如果蔡英文在520也仿照陈水扁在2000年时提出「四不一没有」,或是2.0版,两岸关系能现曙光吗?
2000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宣示「四不一没有」。当时因为这个重大政治宣示,以及台湾正处于921大地震后的哀伤重建情绪中,让两岸之间可能的衝突暂时消沉。同年6月20日陈水扁在接见美国亚洲基金会访问团时,曾明白表示愿意接受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一个中国」共识,两岸机会之窗再起。
但就在次日,蔡英文以陆委会主委的身分发表「紧急澄清」新闻稿,明确表示两岸从来没有在「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过共识,公开打脸陈水扁,否定「九二共识」。陈水扁接受李远哲的建议,在2001年元旦文告中提出「两岸统合」的主张,让两岸关系又有了想像的空间,但是当时的蔡英文、邱义仁均不认同,统合的实践因而根本没有起步。2002年陈水扁公开提出「一边一国」后,「四不一没有」走入歷史,后来的6年,两岸处于不信任的状态,虽有零星的互动,但整体而言,两岸关系是冷飕飕的。
纪录显示,曾经是在两岸关系有可能由寒回春时却扮演「急冻人」的蔡英文,如果再提出类似的「四不一没有」或2.0版,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她人格与诚信的检验。
「四不一没有」内涵为「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以及「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由于16年来两岸内外环境的改变,这些主张的内涵也发生了质变。
首先、当时还没有「中华民国主权独立在台湾」的「独台」概念,但是这16年来,民进党已经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独台」论述,对待中华民国的方式已经从「借壳上市」到「登堂入市」。不同于国民党,民进党认为中华民国的主权宣示仅在台澎金马,而且已经是个主权独立于中国大陆之外的国家,因此,民进党自然可以宣示「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如果蔡英文再说这三个「不」,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其次,民进党认为,中华民国/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就是「现状」,因此,没有独立的问题,而只有是否要统一的问题。换言之,民进党不认为还需要「台独」公投,只有「统一」时才需要公投,因此,如果蔡英文再说出「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那等于是变相的吃北京豆腐,因为连「统一」公投也不会推动。再者,有关「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的宣示,最后证明,虽然没有废除,但却是让两者坏死的冻结,连马英九都没有将其解冻还生。
蔡英文的「2.0版」,或许是在压力下,会用宪法来解套,即宣示依循中华民国宪法来推动两岸关系,但是她可能的「宪法说」也将只会着重在有关治权的「现行宪政体制」,而不会接受宪法有关主权范围的宣示。
另外,16年前后两岸关系的性质也有很大的不同。「去中国化」的「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认同已是台湾目前有关「身分认同」的政治正确,「中华民国的主权仅在台澎金马」的错误认知也成为泛绿支持者的「国家认同」。16年前中国大陆的经济还在奋起阶段,而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6年前两岸的经贸交流并不密切,台商还是大陆经济发展的主力,如今,两岸经贸紧缩将会严重影响台湾的经济,而台商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辉。
16年来,蔡英文一直是拒绝接受「九二共识」的急先锋,如今她站上大位,而对岸的习近平又已经亮出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和平发展的底牌。不论两岸曾经用什么形容词或对应句来描绘「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就是「整个中国的主权不可分裂」与「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两个基本点,而这恰恰是蔡英文16年来难以接受的重。如何面对北京,16年后的蔡英文比当时的陈水扁要难得多了。(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