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柏林导演在花莲意外遭遇空难身亡,各界哀悼叹息,感慨台湾痛失伟大纪录片导演,痛失真正爱台者。齐导最早是因为八八风灾过后搭乘直升机深入灾区,看到小林村满目疮痍的景象,意识到民眾因为影像不足,无法深切感受到环境保育的重要,因而萌生拍摄《看见台湾》的念头,决心辞职投入纪录片拍摄工作。
陆生用行动支持齐导
其实和眾多台湾人一样,来自大陆的笔者对齐柏林的认识同样始于4年前的那部《看见台湾》。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台大陆生们还自发组织,集体用行动「支持票房」,有些陆生朋友甚至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一度热泪盈眶,只因确实透过镜头和故事,看见这片土地的美丽与哀愁。
还记得那时是在学校附近的东南亚剧院观影,当时初到台湾读研究所的笔者通过《看见台湾》,惊喜台湾也有大山大川大海,并非大陆人刻板印象中的「小」;二是惊讶于一向认为环境极佳的宝岛,同样遭受了超出我想像的现代力量的折磨。
大陆民眾对《看见台湾》的了解,可能超出不少台湾朋友的想像,齐导罹难的噩耗很快传到大陆,笔者最早是在微信上看到大陆记者朋友发布的「朋友圈」得知消息。
不少曾经到过台湾,或关注纪录片的大陆朋友,也都以转发《看见台湾》相关链接的方式,表达敬佩、缅怀与哀悼。
台湾反而有些令人遗憾的事,这样一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奋战在《看见台湾》事业上的导演,竟还遭到某大学副教授呛声,从而引发一场辩论。据《中国时报》整理报导,正当各界对齐导的离世纷表悲伤与不舍之时中兴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张明强日前在脸书上PO文,声称齐柏林的看见台湾完全忽略中国国民党党国结构对台湾所造成的伤害,齐自己又常和党国人士交往,还说这样的纪录片,只有抢发言权,而真正伤害到台湾,愿齐柏林安息且灵魂得到反省。这番冷血言论引来不少鞭挞,淡江大学包正豪教授更说重话,批评张明强为了政治而失却人性,别说担任教职,就连继续留在这个世界,都是多余的。
爱台与否省籍决定?
而后又看到齐柏林之子说起父亲作为外省二代「比很多本省人爱台湾」。这种种情境不禁令笔者感到一种莫名的荒诞,一个台湾人难道到生命的尽头还逃不过政治的划分、蓝绿的争吵乃至本省外省的区分?一个真的「用生命在爱台湾」的人,竟然往生之后还因外省身分遭受「爱不爱台湾」的质疑。悲凉乎?可笑乎?
《看见台湾》让人看见了家园的千疮百孔,提升了民眾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但台湾社会的、人心的裂痕,却在掌镜者遭遇不幸的悲痛时刻再一次赤裸裸地暴露。试问齐柏林如何瞑目?试问台湾人真的看见台湾的哀愁?又真的能记住齐柏林的苦心吗?
6月16日齐柏林先生头七法会上,吴念真忍着悲伤问到:「谁来延续这件事呢,谁可以去完成他的心愿呢?」笔者也真的想问,台湾社会能不能少一些「你爱不爱台湾」的空谈与质问,少一些划分立场和差别对待?难道纷纷扰扰、了无尽头的争吵与内耗,不是曾经领跑亚洲的台湾,如今最说不清道不尽的哀愁吗?
(作者为台大政研所陆生)
(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