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位婦女帶著稚女搭機。她忐忑不安,因孩子有自閉症,二個小時的航程會很辛苦。她希望看似慈祥的老婦人坐旁邊,可是失望了。最後坐在孩子身邊的,是她不抱期待的男士。可是奇蹟發生了。

後來,這位母親Shanell Mouland寫了封公開信,《給第16排C座親愛的「把拔」》。網路媒體《哈芬頓郵報》披露後,各方轉載,點閱率奇高,幾乎每小時都有5萬人閱讀、收看。

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親愛的「把拔」:我不知道你的姓名,但是上星期那段航程,凱悌全程叫你「把拔」。你好仁慈,始終沒有糾正她。你可以糾正她,可是你沒有,讓她有安全感。

3歲的凱悌有自閉症。開窗、關窗可能刺激她,因此我讓她坐在中間的座位,也就是說,免不了有陌生人坐在她旁邊。

天普大學籃球隊登機時,我盤算著會不會有一位大高個兒坐在她旁邊,她很喜歡那些球員,可是整隊都走到後邊去了。我又看到很多慈祥的老太太登機,我盤算著會不會有哪位坐在凱悌旁邊,可是她們也都到後邊去了。

後來你來了,拿著公文箱及重要文件,坐下。我心想,凱悌可不要打翻水杯,弄濕你那些價值百萬、千萬的合約。等你坐下後,凱悌開始撫摸你的外套袖子,因為很軟,她很喜歡。你對她微笑,然後她說,「嗨,把拔,這位是我媽咪」,她就賴上你了。

你可以作態顯得你不舒服;你可以不搭理她;你可以給我一個眼色,「請管管妳的孩子」;可是你都沒有做。你和凱悌講話,問她問題,問她有關她的烏龜玩偶。她也許沒有真正回答你的問題,可是她樂在其中,一直看著你,一直很專注的聽你的問題。我看著,微笑著。

當她對你的iPad感興趣時,你問她,「要不要看看?」後來你告訴她,「我也很喜歡妳的電腦,紫色的外殼好漂亮」。

這樣的互動一直持續著,你沒有一點不耐煩。有幾分鐘,她放你休息,因為她與兩個洋娃娃玩。我猜你一定也有小女孩。

快要降落時,凱悌的極限到了。她開始吼叫,哭鬧,一再要我打開機門。你拿著她的玩具試著逗她,希望轉移她的注意力。收效不大,但是你努力幫你這位剛結識的小朋友,讓我好感動。

我們下機時,她已經好了。謝謝你讓我們先下機,她當時需要的就是趕快離開機艙以及好好抱抱她。

所以,謝謝你。謝謝你讓我不必像通常那樣一再向周圍的人道歉。謝謝你一直陪凱悌玩,讓這次飛行成為她迄今最成功的旅程。還有,謝謝你把你的公文撇在一旁,和我的小女孩玩她的烏龜玩偶。

#把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