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載爵仍肯定這份調查報告提供許多產業分析,比如從中可見圖書出口量的提升彌補了台灣書市的萎縮;報告指出台灣近5成的出版社為年營業額1000萬以下的微型企業,「提醒我們資金少、規模小的產業結構,未來將面臨的挑戰。」
昨天文化部長龍應台親自主持出版產業政策座談,提出產業調查與政策報告,包括林載爵、何飛鵬、王榮文、朱亞君、陳素芳、張天立等數十位出版人與書店代表到場,出席踴躍,討論卻難聚焦。
龍應台從文化部今年預算被刪減至160億的窘境談起,但強調她自2年前上任後,便從閱讀植根、人才培育、出版扶植等層面草創出版政策,已順利推動公部門圖書採購契約機制由最低標改為最有利標,正在草擬《文化基本法》與《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作為未來圖書減稅等制度的法源。
她也提到,台灣圖書出口金額從99年的18.9億元大幅成長至101年的24億元,出口地區以香港占44.4%為最大宗;版權售出則以大陸地區最高占88.6%,「顯示台灣的圖書出版對大陸具有競爭力。」因而提出台灣圖書應「占領簡體字書的市場」,應善用服貿協議開放台灣圖書進口大陸免審批的綠色通道。
針對目前兩岸出版開放不對等,龍應台回應台灣為自由之地,「大陸的紅線是我們不能接受、而且非踩不可的,只是我們還在找方法突破。」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提出要文化部針對台灣出版的三大問題:「紙本書市場萎縮、電子書未有商業模式、無法進入大陸市場」找到解決方法。
現場不少數位出版、漫畫業者則認為未被看重,群傳媒執行長龐文真現場要求龍應台「帶頭授權電子書版權」,引起話題;較有共識的意見為希望文化部推動企業購書減稅、圖書產業減免稅優惠等制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