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基測每科滿分80分的「分分計較」狀況,教育部設計12年國教會考時,每科成績僅分「精熟(A)」、「基礎(B)」及「待加強(C)」等3級,藉由成績粗略化,減低學生的競爭壓力。會考成績是免試入學的重要依據之一。

但因為基北區等地區競爭激烈,最後會考各科成績除了原先3等級外,又增加「A+」、「A++」、「B+」、「B++」等4個標示。教育部說,4項標示非不得以不會用,以免造成考生激烈競爭。

現在會考結束了,全國15個招生區中,教育部又允許基北區及高雄區公布各科成績標示對應人數的細部統計資料,「分分計較」程度又回到跟基測差不多,讓人傻眼。

今年全國高中職五專共要招收31萬8000個學生,免試入學占91%、特招考試分發入學占5%、特招甄選入學占4%。以會考成績為依據的免試入學招生名額雖達9成,但主要集中在社區高中,明星高中的免試名額多半在25%以下。

明星高中免試入學放出來的名額非常少,考生如果想進這些學校,應以參加7月特招考試分發為主。教育部推估全國僅1成考生會來參加特招考試分發,其中約一半可進入明星學校。

不過這1成菁英學生,也考了會考,他們想先藉此成績以免試入學擠進明星學校,如果不成,之後再來參加特招考試分發,兩個管道都不放過。在菁英學生的家長要求下,教育部允許基北區及高雄區公布更詳細的會考成績統計資料,免試入學管道已被搞爛,12年國教第一步宣告失敗。

#教育部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