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22日)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執政10周年紀念日,但這位歐盟國家馬首是瞻的政壇鐵娘子,因在難民政策上採接納開放的立場,引起國內輿論與黨內自家人反彈,尤其上周五巴黎遭恐攻血洗後,德國內部對難民危機的疑懼更加高漲,使梅克爾正面臨政治生涯最大考驗。
儘管歐洲的反難民聲浪升高,梅克爾仍不為所動堅守立場,駁斥躲避戰火和迫害的難民會對歐洲構成安全威脅的說法。
梅克爾昨日出席土耳其G20峰會時指出:「我們比恐怖主義還強大。」她矢言德國會全力支持打擊伊斯蘭好戰份子暴力威脅,但也堅持讓德國成全世界難民的庇護所。
德國經濟體質強勁,加上在全球危機處理上扮演關鍵角色,梅克爾在《富比世》本月初公布的全球最具權勢人物排行榜,超越美國總統歐巴馬排名第2,僅次於俄羅斯總統普丁。梅克爾亦為歐盟在任最久的國家領袖。
不過梅克爾9月時決定開放邊界接納湧入歐洲的中東、北非移民後,她的國內民意支持度直線下滑。在梅克爾主導的開放政策下,預料德國光是今年就會湧進100萬難民尋求庇護。
民調顯示,梅克爾領導的保守派執政聯盟聲望重挫,支持率僅剩34%,遠不如2013年大選時的41.5%。反觀新近崛起的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 Alternative for Germany),支持度竄升到10.5%。不願具名的梅克爾資深幕僚表示:「無庸置疑,這是梅克爾執政時代所遇到的最大挑戰。」
在德國深具影響力的媒體《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指稱,難民危機恐成為梅克爾時代「結束的開端」。《明鏡週刊》(Der Spiegel)認為梅克爾總理越來越「被孤立」。
然而梅克爾執政生涯瀕臨終結的預測,分析師斥為言之過早,主要是放眼目前保守派聯盟並無可取代梅克爾的接班人,而與執政基民盟結盟的社民黨,也不足以撼搖她的執政地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