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博鰲論壇的演說,為對外開放的政策方向做出明確的定調,也在中美正值貿易戰煙硝飄搖之際,率先遞出友善的訊號。國泰中國A50正2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近期美中局勢緩和,貿易大戰的機率降低,股市也為此上漲,中長線來看,在開放利多的加持下,國際資金將更有意願投資中國,對整體金融環境都會產生正面的效果。
習近平首先提到,將放寬銀行、證券及保險業外資持股的比例限制,讓外資在中國投資有更高機會取得主導權,而製造業方面,也同樣進行開放,特別是針對汽車業的相關限制,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此外,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十分在意的智慧財產權議題,也宣示將重組國家智慧財產局,提高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最後,承諾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增加經貿透明度。
A股迎機構投資時代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隨著A股納入MSCI,及市場對外開放和國際資金不斷地配置A股,將使得A股迎來機構化投資時代。習近平日前在海南博鰲論壇上首度發表講話,承諾開放保險和金融行業,後續可否實施雖還要關注,例如香港的國際大銀行,過去一直受到中國金融業監管條例的限制,因此開放將對香港金融業有利。
持續吸引資金青睞
陳沅易表示,截至3月底,A股股價整體較H股溢價25%左右,而港股在低評價及高股利率優勢下,也將持續吸引內資(北水南下)及外資推升,有利於多頭續行。產業上持續看好受惠中國消費升級的機場類股,以及銀行、保險及資產管理等金融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大陸已透過分散出口目的地與推動一帶一路政策積極擴張經濟腹地,降低對單一國家的出口曝險,出口依賴度也逐步下降,出口佔GDP比重自2006年的35.4%降至2017年的18.5%,應對外部衝擊能力提升。官方不再強調經濟高速增長,對於透過製造業出口拉抬就業的倚賴程度降低,因此大陸對美國貿易具有一定的讓步空間,可擴大進口與市場開放、保護智慧財產權與停止強制技術轉讓政策,對照近期大陸領導階層的談話與政策宣示,此次美中貿易摩擦事件確實有利加速大陸改革開放進程。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整體而言,仍看好中國股市未來表現,2018年實質經濟成長率可望維持於6.5%水準,在新經濟產業強勁成長動能與銀行業獲利前景改善驅動下,MSCI中國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今年企業獲利預估有望分別達到23%與16%,搭配評價水準偏低優勢,以及中國存託憑證(CDR)與MSCI納A題材發酵,中國股市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青睞。
(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