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蘋果日報報導,台灣學童的近視率居高不下,調查顯示約有4成的小二生近視,到小六已逾6成有近視,但多年來治療近視的方法仍無新進展。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團隊近期研發一種全新化合物,透過動物實驗證實可避免老鼠近視惡化,預計3年內啟動人體試驗,若能順利製成藥品,將是全球數十年來,唯一沒副作用的預防近視加深的藥水。

高醫大基因體醫學科主任卓夙航表示,現要有效避免兒童近視惡化,藥物選擇上只有睫狀肌麻痺劑(俗稱散瞳劑)可用,但卻有明顯地副作用,長期點散瞳劑,瞳孔會被強制放大,大量光線(含紫外線)進入眼內後,可能造成傷害,甚至導致成年後黃斑部病變早發。

卓夙航說,他本身是高度近視患者,加上兒童近視問題嚴重,激發他不斷研究改善近視的方法,去年終有成果。團隊研發出可抑制微小RNA328的藥水,讓老鼠一眼戴上半透明遮罩、誘發近視,1個月後發現,有點藥的老鼠,戴罩眼睛的眼軸沒變長,沒點藥的老鼠則都近視。

卓夙航指出,實驗未用大劑量藥水,每眼只點30微升、約半滴水珠,每天只點1次,效果便相當顯著;國外雖曾有類似研究,但要在眼球上打針,民眾接受度低,他們設計成使用方便的眼藥水,實驗也沒發現瞳孔變化跡象,等於可防近視惡化,又無散瞳劑害處。該成果獲中央研究院重視,已參與研究,盼能及早展開人體實驗。

#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