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 野鳥的搜尋結果,共369

  • 一銀攜環境教育學會 辦研討會及沙龍論壇

    一銀攜環境教育學會 辦研討會及沙龍論壇

     第一銀行長期關注環境永續議題,於10月25至26日攜手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舉辦「第35屆全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與「第一銀行新(S)的(D)故(G)事(S)沙龍論壇」,展現對永續願景的堅定承諾與前瞻思考。

  • 彰銀號召志工 守護海岸線

    彰銀號召志工 守護海岸線

     彰化銀行長期以來秉持永續核心理念,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11月份起陸續於北、中、南各地接力舉辦淨溪及淨灘活動,活動預計將有超過300位企業志工熱情參與,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生態,為地球永續貢獻心力,展現企業對環境永續的堅定承諾。

  • 美濃湖復育有成 水雉重返棲地奪雙獎

    美濃湖復育有成 水雉重返棲地奪雙獎

     高雄美濃湖溼地復育成果豐碩,成功讓保育類水鳥「水雉」重返繁殖棲地,並在全國171件專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及「資誠永續影響力獎」雙重肯定,展現地方推動生態保育的成果。

  • 高雄美濃湖「水雉」歸來!奪雙料大獎 生態復活全靠這群人

    高雄美濃湖「水雉」歸來!奪雙料大獎 生態復活全靠這群人

    高雄美濃湖濕地復育成果亮眼,成功讓保育類水鳥「水雉」重返繁殖棲地,並在全國171件專案中脫穎而出,榮獲《天下雜誌》「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及「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生態保育獎雙重肯定,展現地方推動生態保育的成果與決心。

  • 北海道道東單車行:探訪摩周、標茶、鶴居之美 濕原騎行、邂逅丹頂鶴 感受自然與野生動物共生魅力

    北海道道東單車行:探訪摩周、標茶、鶴居之美 濕原騎行、邂逅丹頂鶴 感受自然與野生動物共生魅力

    由摩周湖、標茶町與鶴居村觀光協會3單位攜手合作,於2025年9/1~9/5特邀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與本刊記者前往北海道道東進行實地考察,將道東單車旅行的魅力紹給台灣市場。

  • 「鷺境嘉義」親子賞鳥遊開航 秋冬濕地生態旅程超好玩

    「鷺境嘉義」親子賞鳥遊開航 秋冬濕地生態旅程超好玩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台灣西南沿海濕地為候鳥的快樂天堂,而嘉義縣東石、布袋一帶更因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了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落腳點。為了讓親子家庭也能近距離感受這片自然奇景,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特別推出嘉義縣親子賞鳥遊《鷺境嘉義》,透過濕地導覽、在地特色體驗與集章活動,邀請全台大小朋友一同踏上趣味的賞鳥之旅。

  • 宜蘭2大橋改建啟動!公路局承諾定期回報進度

    宜蘭2大橋改建啟動!公路局承諾定期回報進度

    宜蘭縣的蘭陽大橋、噶瑪蘭大橋是連結溪南與溪北地區的重要橋梁,2座橋梁都因為老舊、防洪能力不足需要改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吳宗憲今天(24日)表示,有邀集公路局等相關單位討論改建案、釐清爭議,公路局承諾將定期回覆計畫進度,確保地方建設不會延誤。

  • 澎湖驚現「鳥瑞」!28歲黑面琵鷺創野外存活最長紀錄

    澎湖驚現「鳥瑞」!28歲黑面琵鷺創野外存活最長紀錄

    風神外圍颱風環流和東北季風共伴影響,澎湖縣21和22日連兩日迎來逾150隻瀕危的保育鳥黑面琵鷺過境駐足,更讓前往朝聖鳥友意外發現,其中一隻色環已變色且字環脫落的黑面琵鷺,經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內部討論與核對,應該是1999年台南繫放的「T18」,其年齡已經來到28歲,已是阿祖級的「鳥瑞」,更是目前野外有繫環存活年齡最大的黑琵。

  • 澎湖 逾150隻黑面琵鷺過境 創紀錄

    澎湖 逾150隻黑面琵鷺過境 創紀錄

     東北季風增強,澎湖對外及島際間的藍色公路因海象不佳全面停航。但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列為瀕危保育鳥的黑面琵鷺,22日有逾150隻停棲在馬公菜園魚塭覓食,創澎湖歷史新高紀錄。

  • 東北季風強襲!逾150隻黑面琵鷺現澎湖 創歷史新高

    東北季風強襲!逾150隻黑面琵鷺現澎湖 創歷史新高

    東北季風增強,澎湖對外與島際間的海運藍色公路仍因海象不佳而全面停航,連跨海大橋通梁端的史努比裝置藝術,也被吹翻,因此為了確保裝置藝術安全,澎縣府旅遊處將五鄉一市的史努比裝置先撤離收起來。而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的保育鳥黑面琵鷺,連兩日來則增加到有超過150隻停棲在馬公菜園魚塭覓食,創下澎湖歷史紀錄新高。

  • 台南黑琵創新高 保育季10/26登場

    台南黑琵創新高 保育季10/26登場

     根據野鳥協會普查數據,台南市今年黑琵數達2439隻,連5年突破2000隻創新高。台南市農業局15日提數據認為棲地優化有成效,打臉因設置光電場造成黑琵銳減的質疑聲。今年黑琵保育季系列活動26日登場,包括寫生比賽、藝術展與輕旅行,還推出協尋台南市長黃偉哲任內野放的18隻傷癒黑琵活動。

  • 屏東 外來種家麻雀又現蹤 生態隱憂

    屏東 外來種家麻雀又現蹤 生態隱憂

     去年屏東福安宮出現全台首例外來種「家麻雀」群聚繁衍,縣府獲報後移除11個窩巢並捕捉17隻鳥,但疑有11隻鳥仍在逃。事隔1年多後,鳥友曾建偉在恆春機場周邊再度目擊2隻家麻雀,屏東縣野鳥學會呼籲相關單位持續追蹤、處理,避免自然生態遭破壞。

  • 宜蘭海洋保育績優 小燕鷗繁殖創新高

    宜蘭海洋保育績優 小燕鷗繁殖創新高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工作再傳佳績!去年小燕鷗繁殖成功率高達8成、巢數達791巢,創下近10年新高,因長期投入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也讓宜蘭從全台19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

  • 宜蘭小燕鷗繁殖率8成 創10年新高獲海保績優獎

    宜蘭小燕鷗繁殖率8成 創10年新高獲海保績優獎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工作再傳佳績!今年小燕鷗繁殖成功率高達八成,巢數達791巢,創下近十年新高,因長期投入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的努力,也讓宜蘭從全台19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113年度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

  • 全國首座「防鳥窗殺」綠建築 瑞芳動物之家護野鳥

    全國首座「防鳥窗殺」綠建築 瑞芳動物之家護野鳥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100周年,新北市動保處今(3)日在瑞芳動物之家邀集瑞芳國小師生、台灣猛禽研究會、台北市野鳥學會及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等單位,完成建物最後一面玻璃防窗殺拼貼,將五色鳥、鳳頭蒼鷹、金背鳩等在地鳥類意象融入窗貼,兼具美觀與防治效果,有效降低鳥類撞擊玻璃的風險。農業局副局長劉淑芬宣布,該場域已完成全國首座全面納入「防鳥窗殺」措施的綠建築。

  • 赤腹鷹過境「突破34萬」創紀錄!墾丁、茂林賞鷹季開跑

    赤腹鷹過境「突破34萬」創紀錄!墾丁、茂林賞鷹季開跑

    每年9至10月赤腹鷹及灰面鵟鷹大量過境台灣,恆春半島赤腹鷹日前已突破34萬隻,打破歷年紀錄。墾丁國家公園管處18日、19日兩天在滿州鄉滿州國中舉辦「琅聚滿州・鷹你而來」活動;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0日至19日在瑪家鄉禮納里部落辦理「2025在山那邊賞鷹」活動,屏南、屏北群鷹飛揚。

  • 在山那邊賞鷹!屏東禮納里部落國慶連假迎猛禽大軍

    在山那邊賞鷹!屏東禮納里部落國慶連假迎猛禽大軍

    一年一度的猛禽遷徙潮再度登場!交通部觀光署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於10月10日至19日,在屏東縣瑪家鄉禮納里部落舉辦「2025在山那邊賞鷹」活動,結合賞鷹解說、文化導覽、在地藝術、市集與手作體驗,要帶領民眾感受群鷹飛越天際的震撼。

  •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學生賞鳥比賽登場 刷新記錄共見44種鳥類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學生賞鳥比賽登場 刷新記錄共見44種鳥類

    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與台灣野鳥協會共同舉辦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學生賞鳥比賽,有7校9隊、約50位師生及家長參與,最終記錄到44種鳥類,創下歷屆新高,並由中坑國小黃鸝隊奪冠,比賽讓學生在專業志工指導下學習翻圖鑑、辨識鳥音,讓孩子們在戶外以五感體驗加深印象。

  • 35種保育類鳥類受威脅 環團籲暫緩台南沙崙農場開發案

    35種保育類鳥類受威脅 環團籲暫緩台南沙崙農場開發案

    針對政府規畫於台南沙崙農場推動「生態科學園區」及「沙崙健康園區」,開發總面積超過600 公頃,佔據約950公頃的沙崙農場面積近三分之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南市野鳥學會及高雄市野鳥學會在此提出嚴正關切。並非反對發展,但堅決反對一個在程序、邏輯與事實基礎上皆充滿矛盾的開發案,將一個名為「生態」的園區,選址於公認的生態熱點上,是本案最大的謬誤,要求政府必須正視此爭議,並進行通盤檢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