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華文明的搜尋結果,共220

  • 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張學良侄孫李大壯:台灣光復歷史在台被肢解 籲加強兩岸經貿文化合作

    張學良侄孫李大壯:台灣光復歷史在台被肢解 籲加強兩岸經貿文化合作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張學良侄孫李大壯29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光復節本應是兩岸共同紀念的日子,卻被賦予了對立甚至割裂的色彩。他認為唯有團結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呼籲兩岸應當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合作,讓台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兩岸關係改善帶來的實惠。

  • 旺旺孝親獎頒獎 兩岸共揚孝道文化

    旺旺孝親獎頒獎 兩岸共揚孝道文化

     2025年旺旺孝親獎「孝親楷模推薦暨孝親短影音大賽」頒獎典禮29日於湖南長沙北辰國薈酒店舉行,典禮共頒發120個獎項,表彰在弘揚孝親文化方面表現突出的作品與個人。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總裁蔡紹中出席致詞,呼籲兩岸同胞共同弘揚孝道文化、凝聚中華情感,讓孝順成為生活習慣,讓愛實現「雙向奔赴」。

  • 中時社論》不忘根本 讓孝親文化傳承不墜

    中時社論》不忘根本 讓孝親文化傳承不墜

     「孝」,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道德之魂。為鞏固這份華人的共同價值,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28日率集團同仁赴湖南舜帝陵致祭,捐贈旺旺「孝」字碑,彰顯中華民族「孝順父母」的美德;而旺旺集團主辦的第四屆「旺旺孝親獎」於29日重陽節舉辦頒獎典禮,這場盛事更在全球華人地區掀起熱潮,讓孝親獎已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一股讓在家盡孝、為國盡忠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得以綿延的推動力量,讓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得以傳承不輟。

  • 從反共到重新定位中國

    從反共到重新定位中國

     陸委會近日針對中國大陸立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批評北京強調「民主與專制不能並存」。幾乎在同一時間,民進黨再度質疑國民黨「不再反共」,彷彿只要反共聲音不夠大,就等於背叛台灣的民主價值。這些熟悉的政治語言,讓人彷彿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冷戰現場。

  • 海納百川》從反共到重新定位中國(何啟聖)

    海納百川》從反共到重新定位中國(何啟聖)

    陸委會近日針對中國大陸立法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批評北京強調「民主與專制不能並存」。幾乎在同一時間,民進黨再度質疑國民黨「不再反共」,彷彿只要反共聲音不夠大,就等於背叛台灣的民主價值。這些熟悉的政治語言,讓人彷彿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冷戰現場。

  • 海納百川》十五五時代的中國方向與台灣的機會(李蕾)

    海納百川》十五五時代的中國方向與台灣的機會(李蕾)

    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一個清晰的訊號出現了:中國大陸的發展重心,正在從「創新驅動的科技興國」邁向「實體經濟與文化自信並舉的強國戰略」。這不僅標誌著大陸經濟模式的下一輪轉向,也為周邊經濟體——尤其是擁有成熟製造鏈、文化創意力與華人語境優勢的台灣——開啓了新的參與窗口。

  • 海納百川》中共十五五規劃 開展六大戰略布局(廖明輝)

    海納百川》中共十五五規劃 開展六大戰略布局(廖明輝)

    本周召開的中共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習近平並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會議後正式釋出《會議公報》不僅對中國未來五年國家發展方向給出戰略指引,也為明年即將啟動的「十五五」規劃定下主軸。在全球政經秩序重塑、中美博弈持續延燒、科技與綠色轉型壓力驟增背景下,「十五五」規劃的重要性與政策分量,甚至超越過去任何一個五年規劃。對兩岸關係與台灣未來布局而言,值得密切關注的,不僅是經濟走向,更是全局性的戰略定位與轉向。

  • 黨主席辯論》區桂芝犀利問「重建課綱?」5候選人答案全說了

    黨主席辯論》區桂芝犀利問「重建課綱?」5候選人答案全說了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今(11)日由中天舉辦最終場,候選人張亞中、蔡志弘、羅智強、郝龍斌、鄭麗文出席。北一女教師區桂芝透過影片犀利提問,請教候選人是否承諾重建課綱,對此,候選人也都做出回應了。

  • 一眼千年!從大運河到良渚文化 探索美麗中華博物之旅

    一眼千年!從大運河到良渚文化 探索美麗中華博物之旅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隨著文化旅遊熱度持續升溫,博物館不再只是靜態展覽空間,而是旅人探索城市風采的方式之一。跟著「美麗中華」的腳步,透過具代表性與話題性的博物館,走進運河文明、王朝歷史、絲綢美學與運動紀錄,串聯江蘇、安徽、河南、北京、浙江與山東,打造一趟文化深度兼休閒體驗的博物之旅。

  • 元朝國祚不只98年 1關鍵延續363年 超越明朝

    元朝國祚不只98年 1關鍵延續363年 超越明朝

    元朝歷史常被認為僅存在98年,但事實上其國祚可能長達363年,甚至超越明朝,關鍵在於元朝皇室北遷後仍在漠北草原保有完整的政權體系,延續大元國號和皇帝尊號,直到1635年才正式終結。明朝雖承認元朝在中原的正統地位,卻堅決否認北元繼承權,反映出古代獨特的正統觀念與王朝合法性思維。

  • 鄭麗文要當接地氣黨魁 台灣勿陷民進黨對立陷阱

    鄭麗文要當接地氣黨魁 台灣勿陷民進黨對立陷阱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29日出席紀念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誕辰160周年活動,持續爭取軍系支持。鄭直言,她帶領的國民黨要讓台灣人都能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國民黨要有清楚中國認同,不要再掉入民進黨的陷阱。鄭也強調,唯有國民黨可扛起兩岸和平的重責大任;兩岸強強聯手,「不但要和解,還要合作」。

  • 三星堆七項科研新成果發布  更精確發現鑄造新技術

    三星堆七項科研新成果發布 更精確發現鑄造新技術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以「考古學視野下的文明互鑒」為主題的2025三星堆論壇,27日在四川德陽開幕。論壇期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七項三星堆遺址多學科研究最新成果,進一步明確祭祀坑埋藏年代為商代晚期,首次發布青銅器鑄造中獨特的「芯骨—條形芯撐」技術,為揭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提供了有力實證。

  • 海納百川》從台灣故宮赴捷展覽看兩岸文化是否一脈相承

    海納百川》從台灣故宮赴捷展覽看兩岸文化是否一脈相承

    據捷克媒體網站《iportaL24.cz》報導,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所策劃的「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已於本月12日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展。展覽展出來自台北故宮精選的131件文物,包含國人耳熟能詳的「翠玉白菜」,展期將持續至2025年12月31日。

  • 青藏高原確認發現    中國海拔最高秦代刻石

    青藏高原確認發現 中國海拔最高秦代刻石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文物局消息,在青海省發現目前已知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這姓氏非炎黃後代?血脈可能來自波斯「安息國」

    這姓氏非炎黃後代?血脈可能來自波斯「安息國」

    在中國百家姓中,安姓雖排名第79位,不算大姓,但全國仍有逾百萬人口。《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除了本土起源,安姓更與古代西域的「安息國」息息相關,部分安姓後人可能源自波斯移民,他們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原,帶來文化、宗教與貿易影響,最終在中華文明中落地生根。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