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華民國筆會的搜尋結果,共17筆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名家講座,邀得童子賢先生主講「我的社會關懷:科技、人文、創業」,由會長廖咸浩教授主持。活動時間為2025年8月30日(周六)下午2:30-4:30,地點在婦聯會(台北市林森南路19號,捷運善導寺站3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報名參加。
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本名姚朋)於6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0歲。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彭歌以文學筆觸描繪時代精神,亦以新聞專業為社會立言,對其辭世,文化部敬表悼念致哀。
中華民國筆會前會長、作家彭歌傳出6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0歲。中華民國筆會昨晚在臉書證實彭歌死訊。
中華民國筆會前會長、作家彭歌傳出6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0歲。中華民國筆會今晚在臉書證實彭歌死訊。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於6月8日(日)下午兩點到四點,邀得詩人鍾喬與詹澈對談,主題為「止戰之殤」,由筆會會長廖咸浩主持。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今年第一場活動於3月8日(六)晚間七點到九點,邀請作家孫大川與董恕明對談,主題為「原民之眼」,由筆會會長廖咸浩主持。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近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於11月17日(日)午後2:00-4:00,邀請作家王浩威與羅任玲對談,主題為「山林與海洋的心跳」,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3樓。
中華民國筆會舉辦「筆會季刊《譯之華》論壇」,今年第二場於7月21日(日)午後兩點到四點,邀請作家李欣倫與吳妮民對談,主題為「與病共存:文學如何字療」,由筆會會長廖咸浩主持。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飛越文學天際線,台灣文學正透過翻譯向世界發聲。除了邀請專業版權人員在台北國際書展期間來台,或台灣版權人於重要國際書展或版權交易活動推介;出版作為文化內容擴散與跨域加值應用的活水源頭,也透過外譯讓文化黑潮流向世界。
「台灣文學是我們的文學,巨流河的齊邦媛 是台灣永遠的齊邦媛」儘管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以「台灣永遠的齊邦媛」追悼為台灣文學奉獻的「台灣文學巨擘齊邦媛」,近日仍有爭議之聲,認為齊邦媛僅是「滯台流亡中國人」、「在台的中國文學作家」,《巨流河》僅被定義為「民國難民文學」。
作家齊邦媛以101歲高齡辭世,台灣文化界同感哀悼與懷念,追憶她生前事蹟的文章不斷,無不讚揚她的高風亮節、教學成就、台灣文學翻譯之功,以及寫下《巨流河》的深遠影響。古人曾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齊邦媛教授確實當之無愧。
80歲高齡開始撰寫回憶錄《巨流河》,記述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故事,被譽為「一部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記憶史、一部過渡新舊時代衝突的女性奮鬥史、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台灣一代文學巨擘齊邦媛28日病逝,享嵩壽101歲。
著有《巨流河》的知名作家、學者、教育者齊邦媛,28日凌晨1點辭世,享嵩壽101歲。前中華民國筆會會長高天恩指出,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作家齊邦媛近期因高齡身體況狀不佳反覆進出醫院,一些友人欲前往她所長居的養生村探望,都因其病情反覆未能成行。據長期照顧她的看護郭太太證實,齊邦媛已於28日凌晨辭世。
著有《巨流河》的知名作家、學者、教育者齊邦媛,28日凌晨1點辭世,享嵩壽100歲。
從學界走入產業,讓國家級藝術殿堂邁向完備;為了編寫出世界一流的劇本,窮40年之力出版53萬字《西方戲劇史》,一生「為了藝術,為了文化」,台灣戲劇史學者胡耀恆日前過世,享壽88歲。
台大戲劇學系、中華戲劇學院、中華民國筆會均於17日於臉書發出消息,證實台灣戲劇史學者胡耀恆於2月16日過世,享壽88歲。戲劇學者王安祈等亦在臉書上追悼這位著作等身,在台灣戲劇界影響深遠的前輩學者。追悼會相關事宜則待胡家人確認後再行公告。
台灣文學巨擘王文興於9月27日過世,享壽84歲。他曾經踽踽獨行的削瘦身形,在曾與他結緣的文壇後輩眼中,卻是推動大石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