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第一大的搜尋結果,共875筆
歐洲經濟政策保持不變,主要經濟刺激計劃保持不變,仍有近9000億歐元的預算正在醞釀之中,因為歐盟經濟在與COVID-19大流行的激烈鬥爭中落後於美國和大陸。
全球最大車用零組件供應商博世(Bosch)周四表示,預計今年的銷售和獲利都將成長,但是警告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問題將衝擊全球汽車生產。
3月全球資金重回風險性資產,帶動國內投信基金規模單月增加1,187億元,達4兆6,515億元,創單月新高。投信法人表示,低利率環境籠罩、景氣復甦訊號明確,將形成一推一拉的力量,促使資金流向成長型股票或收益性較佳的債券資產,投資人應把握本波震盪機會,進場布局。
今年台灣入榜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的機構數創新高,除持續蟬聯的工研院及廣達電腦外,還有首次進榜的華碩電腦與金寶電子共5家,拉抬台灣在全球躍居第三,僅次於美國、日本。其中,華碩更以具第一分位的影響力成為亮點。
全球汽車業在低碳或零碳排技術上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為搶食電動車市場大餅,日本第一大車廠豐田汽車(Toyota)19日宣布,2025年前要在全球推出15款電動車搶市。
全拜中國大陸強勁需求之賜,日本3月出口創下3年多來,最強勁一次的單月成長。同時,市場也希望日本的景氣,能夠就此慢慢步上復甦正軌。
在科技業積極併購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推波助瀾之下,2021年第一季全球併購交易額達1.3兆美元,較一年前同期大增逾九成,交易額已連續三季跨越1兆美元大關。
美股財報季登場,兩大研究機構FactSet、Refinitiv路孚特都預估,美企第一季獲利將成長約25%,創2018年以來最佳表現。投信法人認為,隨著企業獲利逐步走高,將為股市投資人增添信心,化解短線股價過高疑慮、疫情不確定性因素,支撐美股震盪走高。
在科技業積極併購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推波助瀾之下,2021年第一季全球併購交易額達1.3兆美元,較一年前同期大增逾九成,交易額已連續3季跨越1兆美元大關。
長榮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902.36億元,年增107.79%,季增39.7%,由於上一季合併營收約為645.82億元,單季EPS為2.79元。基於長榮第一季營運及當前產業概況推估,宏遠估長榮今年EPS可達20.31元,13日引起市場側目,主因國內法人專攻電子研究為主,傳產投入的研究資源少,但事實上依據當前的貨櫃航運市場現況,EPS超過20元是相當有機會的。
第18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4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召開,在「雲與計算,開啟數字化轉型新階段」峰會上,華為公布2020年雲與計算業務進展:華為雲在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位居第二、全球IaaS市場位居第六,全球增速最快。華為存儲市場占比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從技術方面來看,由於大基金挹注,主流中國封測代工廠商於2014至2019年陸續透過併購如星科金朋、AMD蘇州與馬來西亞檳城封測廠等國際知名封測大廠等方式,成功提升整體市占排名並取得部分先進封裝技術實力,從而將業務範圍嘗試跨足於國際版圖。
受惠運動鞋品牌之電商通路建構完整,銷售業績由去年第三季逐步恢復,拉抬南寶(4766)鞋材黏著劑營收逐步攀揚,3月營收16.99億元,月增77.2%,年成長25%,創歷史新高;第一季營收42.93億元,年增15.1%。
新冠疫情催化醫療技術革新,諮詢機構KPMG看好,診斷設備製造商、創新轉型生技製藥公司、遠距醫療照護等,今年表現將最出色。投信法人認為,這3大領域都是屬於精準醫療範圍,未來3年獲利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0%,將扮演生醫產業的投資新主流。
全球智慧型手機大廠排名洗牌,三星與蘋果仍穩居冠亞,第三名的位置卻從華為變為小米。數據顯示,小米手機全球市場份額於2021年2月份達到13%,躍居大陸第一大手機廠商。
美債殖利率走揚、對沖基金Archegos爆雷,引發市場恐慌。衡量投資人情緒的CNN Money恐懼與貪婪指數本周大幅下滑,來到「恐懼」區間。投信法人表示,短期市場尚未脫離震盪格局,但伴隨著景氣進入擴張循環,企業獲利成長動能轉強,短線大跌正提供逢低加碼進場的絕佳機會。
今年第一季即將結束,這表示特斯拉很快將揭曉其第一季的交車數據,在全球晶片大缺貨之際,投資人將特別關注特斯拉這一次的成績表現。
台股今(31日)開低走低,16500點宣告失守,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權值股走弱,電子股回檔,金融、傳產無力撐盤下,台股2021年第一季最後一個交易日殺尾盤,收跌下跌123.77點,報在16431.13點,月線連5紅。3大法人總計賣超逾180億元,今年為止,外資賣超台股近3200億元,其中晶圓雙雄慘遭拋售,金融股則是受到高殖利率題材,獲得存股族買盤力挺,但總體來看,金融股也成為外資提款的目標之一。
喬山(1736)26日董事會通過2020年度財報,去年度合併營收283.67億元、年增11.8%,創營收歷史新高,但屬於高毛利率的商用健身器材第四季營收占比降至45%,加上去年度營業毛利率降低及營業費用增加,使得2020年度稅後盈餘6.79億元、年減47.44%,EPS2.24元,低於2019年度4.26元。
南韓29歲知名女星NANA(林珍兒),以甜美臉蛋與一雙大長腿聞名。近日NANA除了為新戲《Oh!珠仁君》站台外,也在個人IG上曬出多張火辣穿搭照,吸引網友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