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動物科學的搜尋結果,共202筆
國民黨青年部今舉辦「國民黨動物日」,呼籲各界重視重視日益嚴重的流浪動物、虐待動物等動保議題,黨主席江啟臣也親自出席,並當場捐贈動保團體一萬元認購寵物糧食,以行動支持動保。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調查小組正在大陸調查新冠病毒起源,美國世衛代表於18日(當地時間)呼籲,中國應允許世衛專家小組接觸武漢的醫護人員、前患者和實驗室工作人員,以及醫療數據和樣本;對此,大陸世衛代表則反擊稱,「各國應停止對該專家調查小組施加任何政治壓力。」
1. 瘦肉精的認識
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明日赴大陸考察,與中方科學家就病毒溯源進行合作。不過,世衛強調,專家小組此行是要尋求人與動物間相互傳播的科學答案,而非去找「罪魁禍首」,這項任務屬科學性質未有政治含義。
讀者Jones Wen在2020-12-2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讀完您的三本著作,收益良多,糾正了我一些先前錯誤的認知,非常感謝。在下有一問題懇請林教授解惑,常看到哺乳類動物心跳若快,則壽命較短的論述,所以人類是否也是如此,有科學依據嗎?謝謝您。
花蓮高農畜產保健科三年級的徐凡鈞,自小對飼養動物有興趣,國中升高中時,放棄就讀花蓮女中機會,選擇進入職校培養一技之長,不服輸個性及「絕不能輸在起跑點」座右銘,奮發向學,以第一名成績錄取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來自大陸的論文顯示,貓具有將冠狀病毒傳播給其他貓的能力。水貂更是重災區,全球數百個水貂養殖場爆發疫情,在歐洲還導致人類被感染,眾多養殖場不得不實行撲殺。《科學》雜誌報導稱,目前無緊急使用寵物疫苗的必要。感染新冠病毒的寵物症狀似乎相對溫和,並且目前看來貓和狗在新冠的傳播中沒有扮演重要角色。
2020隨著疫情的影響已經快一年無法出國了,那種乘著飛機翱翔世界的心情在我們心中已漸漸模糊,渴望遠行的心卻不停的蠢蠢欲動,我們將Staycation轉換成為Classcation,課堂渡假將成為2021年冬令營中最時尚的選擇。
國民黨臉書貼出豬隻顫抖影片,指瘦肉精讓豬隻有許多副作用,但提供該影片的美國動保團體說,無證據顯示影片中的豬隻遭餵食萊克多巴胺。對此,國民黨表示,根據《路透社》、美國媒體「DTN-Progressive Farmer」均指出,豬隻因使用萊克多巴胺,無法輸出至大陸,而曾使用該影片的「台灣動物攝為研究會」經查證,也證實豬隻是使用萊劑的高速屠宰場。
國民黨臉書日前PO出「豬隻四肢顫抖、情緒激動」影片,指稱是食用萊劑飼料後的症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該影片是美國動物組織用於探討該國豬隻屠宰流程,內容完全未提到豬隻使用瘦肉精等議題,防檢局已簽文將「中國國民黨KMT」臉書移送中正二分局,成為因萊豬謠言被移送的首例。
農委會防檢局稱國民黨昨晚在臉書粉專公布瘦肉精豬隻影片涉誤導並造成社會恐慌,將移請警調偵辦。國民黨傍晚發聲明表示,影片所提及豬隻餵食萊克多巴胺副作用,都是「有憑有據」的真相,若防檢局認為是假消息,請用專業告訴民眾,影片中哪一個畫面、哪一個旁白是假消息?國民黨強調,世界上只有獨裁政府才會封鎖消息,不讓人民知道真相!
台中市建設局前年8月在南屯區豐樂雕塑公園整建工程,發現1隻「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黿」(音同元)。市議員何文海日前詢問市府各單位,卻遍尋不著這隻「黿」的下落,昨日在市議會公開懸賞10萬元追尋鼋的下落;才發現「黿」送到中興大學由吳聲海教授照養研究,吳教授辭世後興大轉送木柵動物園,疑因傷心未進食6天後死亡,引人不勝唏噓!
「2020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9月19日於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臺北中心舉行啟動典禮,由科技部部長吳政忠親自主持。全臺特色領域研究中心、AI創新研究中心、國家實驗中心、大學實驗室以及科學園區等57個科研場域也隨之同步開放,其中更有超過20個場域的活動主題結合臺灣未來科技願景,引發民眾熱烈回響。
竹南國家衛生研究院為深植高中生科普觀念,特別邀請頭份、竹南地區3所高中學生,安排目前最夯的新冠肺炎病毒等4個議題,由國衛院內頂尖學者帶領學生初探生物科學領域,並將學生分組輪流帶進實驗室實地操作,了解科學實驗如何進行,培養未來生醫科技生力軍。
台灣防疫利器再添獨步全球的候選疫苗!中研院、先知生技3日宣布,雙方歷經四個月成功開發ASD25X新冠病毒RBD次單位蛋白候選疫苗,已完成動物模型攻毒測試,該疫苗具100%免疫保護,且可快速大規模量產。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桃園市政府無視他們檢舉時,一再提供少數不法人士違反動保法虐待、虐殺參與賽神豬豬隻的鐵證,要求政府即刻開罰,停止包庇少數不法虐待動物人士。
畜牧生產的目的已經不僅止於追求量的增加,已進階到改善質的提升,但是提供安全健康乃至於友善環境的畜產品並非一蹴可幾,得仰賴包括遺傳育種、動物營養、組織生理、生物化學、產品加工等各門科學及專業,例如:透過選拔體質佳產能高的動物品系,並善用各種飼料成分以調配出適合各階段生長與維持所需的營養飼糧,過程中必須掌握組織發育與生理反應及分子層級的生化訊息以了解物質代謝機制,才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為引領更多青年學子踏入平日不易觸及的科研場域,透過不同視角增進其對科學的理解,科技部8月19日啟動「2020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並全面開放報名,正式活動預訂於9月19日在全臺閃亮登場。出席這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會,和大家一起用熱情點燃科學火花。
去年台南市學甲區女童因流浪犬導致年輕生命逝去,讓偉哲揪心不捨,台南市政府正努力尋求方法,希望解決學甲在地流浪動物問題,讓居民外出能安心。
台灣大學、東海大學與屏東科技大學等5所大學在內,皆設有牧場讓動物相關系所學生實習,學生談起報讀動機,不外乎是喜歡動物,或是想在畢業後投入農業工作。論及所學最艱困之處,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研究所碩士生劉育誠說:「怎麼把牛餵好,這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