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吳崇涵的搜尋結果,共33筆
兩岸過去9年於民進黨政府執政下,逐步邁向兵凶戰危。而賴政府所採取的「以實力換取和平」,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實力」與「嚇阻手段」,並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聯盟,藉由促成區域間的權力平衡來達到兩岸和平。台灣在這9年來的角色,就是藉由美國為主的「軸輻體系」,擔負抗衡中國的「離岸平衡」角色。
兩岸過去9年於民進黨政府執政下,逐步邁向兵凶戰危。而賴清德政府所採取的「以實力換取和平」,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實力」與「嚇阻手段」,並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聯盟,藉由促成區域間的權力平衡,來達到兩岸和平。台灣在這9年來的角色,就是藉由美國為主的「軸輻體系」,擔負抗衡中國的「離岸平衡」角色。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5日首辦「和平推演」,假定民國117年由非綠陣營拿下總統大位與取得國會多數,美陸台3方立場研判的「黑天鵝」與「灰犀牛」風險。台陸看法都將目光放在當準總統520前尚未就職、政權交接之際,台灣內部可能的衝突,以及賴清德卸任前會否發起重大政治宣示,挑起兩岸緊張情勢。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5日首次合辦「和平推演」,假定民國117年由非綠陣營拿下總統大選與國會多數的基礎上,美陸台三方研判「黑天鵝」與「灰犀牛」風險。台陸立場上,都將目光放在520尚未就職、交接政權之前,台灣內部可能的衝突威脅,與賴清德卸任前發起政治宣示挑起兩岸緊張情勢等。
菲律賓德拉薩爾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國際研究系教授狄卡斯楚(Renato De Castro)21日針對「美日菲三邊安全夥伴關係(JAPHUS)」指出,這一新興的安全架構已將焦點明確投向台灣海峽。他直言,JAPHUS關鍵目的之一,是「為菲律賓準備應對任何可能的台海衝突」。
綜觀賴清德總統雙十國慶談話,在兩岸與外交部分,透露國際局勢如何影響國內政局變化。首先,在兩岸部分一共提了台灣53次,中華民國4次;對中國大陸並沒有如去年國慶與就職典禮強調之「互不隸屬」,也未再提「祖國說」。相關國安人士認為,兩岸互不隸屬已成為共識,因此不需再提。
大罷免結果出爐,在野立委一席都沒有被罷免,但整個過程,卻成為台灣政治史上,足供檢證台灣民主發展之最佳案例。一個試圖運用少數選民力量,輔以制度缺陷,動員群眾罷免多數選出的立委。無論理由多冠冕堂皇,對台灣民主發展都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大罷免結果出爐,在野黨立委一席都沒有被罷免。但整個過程,卻成為台灣政治史上,足供檢證台灣民主發展之最佳案例。一個試圖運用少數選民力量,輔以制度上之缺陷,動員群眾罷免多數選出的立委。無論大罷免的理由多冠冕堂皇,其實對台灣民主發展都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川普的對外政策,常常採取所謂「先硬後軟」的「TACO交易」(川普總是臨陣退縮)。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就有先喊價,然後退縮的交易傾向。川普對持久消耗戰並沒有耐心,因此通常高調威脅談判對手,但在最後採取讓步。
川普的對外政策,常常採取所謂「先硬後軟」的「TACO交易」(川普總是臨陣退縮)。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就有先喊價,然後退縮的交易傾向。川普對持久消耗戰,並沒有耐心,因此通常高調威脅談判對手,但在最後採取讓步。
美國國土安全部22日宣布,終止哈佛大學「學生及交流訪問者計劃」的認證,對此,政大外交系教授吳崇涵披露,此時I-20就立即無效,變成非法身分,即使有學生簽證F-1也沒用;國際學生必須立刻想辦法回母國重新申請簽證,問題是現在很難申請。
賴清德總統本月13日定調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因應國安及統戰威脅的策略。《華盛頓郵報》報導,台灣政府示警中國威脅與日俱增,除了講給台灣選民聽外,另一群重要的聽眾是川普政府裡的對中鷹派,盼獲得美國總統川普對台支持,藉此為賴清德及民進黨獲取更多支持。
展望2025年,川普2.0關稅風暴將至。政大外交系教授兼主任吳崇涵指出,台灣與川普政府之間存在顯著價值觀分歧,使台美建立「理念相近國家合作關係」面臨挑戰。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則指出,川普不會放棄台灣,但「他可能會丟掉台獨」,因為川普不會樂見兩岸關係變得更緊張。
今年雙城論壇,台北市長蔣萬安用瓊瑤的「戰爭代表就是流浪與苦難」開頭,在主論壇中又提到「多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用詞優美,寓意深遠。與去年蔣市長用唐朝詩人溫庭筠《望江南》中提到的江水與千帆或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輕舟已過萬重山」,兩相比較,含義相似,都是希望藉由對話來消弭衝突。
今年的雙城論壇,蔣萬安市長用瓊瑤的「戰爭代表就是流浪與苦難」開頭,在主論壇中又提到「多一點對話,少一點對峙;多一點和平的橄欖枝,少一點衝突的酸葡萄。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用詞優美,寓意深遠。這與去年蔣市長用唐朝詩人溫庭筠《望江南》中提到的江水與千帆或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輕舟已過萬重山」,兩相比較,含義相似,都是希望藉由對話來消弭衝突。
川普在2024年大選,無論在普選票或是搖擺州,都獲得領先。幾個觀察重點:首先,在南方「聖經帶」守衛戰,川普在喬治亞與北卡拿下勝利。2020年拜登在喬治亞州,靠著亞特蘭大周邊幾個郡拿下大量拉丁與非裔移民選票。這次賀錦麗並沒有獲得利多,以亞特蘭大所在地富爾敦、迪卡柏與格文內特郡等傳統民主黨票倉,賀錦麗都比當年拜登少了1~3百分點的選票,而川普則比2020年多斬獲1~2百分點。喬治亞翻盤,川普守住南方重鎮。
川普在2024年大選,無論在普選票或是搖擺州,都獲得領先。幾個觀察重點:首先,在南方「聖經帶」守衛戰,川普在喬治亞與北卡拿下勝利。2020年拜登在喬治亞州,靠著亞特蘭大周邊幾個郡拿下大量拉丁與非裔移民選票。這次賀錦麗並沒有獲得利多,以亞特蘭大所在地富爾敦、迪卡柏與格文內特郡等傳統民主黨票倉,賀錦麗都比當年拜登少了1~3百分點的選票,而川普則比2020年多斬獲1~2百分點。喬治亞翻盤,川普守住南方重鎮。
美國總統大選如火如荼,選舉結果將影響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走向。有學者認為,在台海安全問題上,美國兩黨都不會過度介入,台灣則應避免主動創造會使中美藉故交鋒的議題。此外,為了維持台海穩定,「戰略模糊」依然會是美國未來在兩岸之間最主要的策略選項。
未來誰入主白宮,將很大程度決定台海局勢。學者認為,為了維持台海穩定,「戰略模糊」依然會是美國未來在兩岸之間最主要的策略選項。此外,川普是否真正支持協防台灣不無疑問,而賀錦麗若以多邊外交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則可能加劇美中在台海議題上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