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四選三的搜尋結果,共15筆
日本米價飆漲引發各界關注,而據農糧署調查,近日濕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逾1150元,較2021年同期大漲逾20%。農糧署官員坦言,今年稻穀價格提高與公糧政策調整關聯性大,末端零售白米價格也會提高;也有糧商提及,可能與日本市場缺米,出口量增加也有關係。
日本米價近來飆漲引發各界關注,但台灣米價也同樣起漲。據農糧署調查,近日彰化溼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逾1150元,較2021年同期上漲20%,反映到零售價,台北市今年至5月米價增幅近1成。農糧署官員說,今年稻穀價格提高與公糧政策調整關聯性大,日本近來又缺米,台灣出口量增加,恐也助長米價。
國內公糧收購價該不該調高爭議多時,儘管立法院通過「提高公糧收購價格5元」的主決議,農業部還是堅持反對立場,唯所持理由和數據並無法讓外界信服,媒體和學者已多有評論。之後行政院卓院長為求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能順利進行後續付委及審查,明確承諾會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提高收購價格5元」的完整配套方案後,儘管仍有雜音,外界多認為該議題應該已畫下句點。
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農業部在水資源競用區推出「大區輪作」,因近期颱風接連侵襲、各地水庫爆滿,因此近日宣布繼2024年暫停實施後,2025年將再度暫停實施,「稻作四選三」也將專案放寬一期,形同農業部水稻政策棄守。
立法院決議通過公糧收購價格調漲,但農業部痛批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將大幅增加政府財政支出,恐加劇稻作超產、產業失衡等負面影響,堅決反對提高收購價格,並主張現有的政策,始為最佳的稻米產業政策。到底當前公糧收購的成效如何?我們以新近公布的糧食自給率,就讓數字說話。
近年極端氣候導致旱澇不均,造成農業用水緊張,農業部推動雜糧生產,去年與台南市學甲區農會公司協力採種,成功使高粱「台南8號」發芽率高達92%,預計可供應今年高粱1500公頃推廣種植面積所需。
一期稻作價格爆跌!據部分地區回報,近期一期稻作陸續收割,但價格相較去年至少下跌逾1成,立委張嘉郡關心此事,要求應提出相關措施,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非常大的原因為今年取消大區輪作,導致一期作增加2萬公頃所致。
經濟部水利署對桃竹苗中等縣市發布「水情提醒」,外界擔心會不會跟2020年二期作相同,在水稻抽穗期不供灌,導致無法收成,對此,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目前以桃園水情較為緊張,下一個較緊張的階段為抽穗期,但以現在的資訊是會正常供灌。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於立法院國是論壇上表示,近年來萬物齊漲,農委會也都升格為農業部,但公糧收購價格卻已超過12年未調漲。她主張應考量工資與物價等,每公斤應補漲10元,呼籲農業部長從善如流,不要變成犧牲農民的農業「不漲」。
近年受到水情停灌,稻作四選三等機制,使得水稻面積下滑至今年約22萬至23萬公頃,供應量減少,致使今年二期作濕穀價格甚至上看每百台斤1300元以上高價、創下史上新高。但因接下來水情大好,農業部暫緩明年大區輪作上路,預估明年稻作面積可能會重返24萬至25萬公頃。
據統計,過去我國全年稻作面積約26萬至27萬公頃,因生產過剩導致糧價長期低迷、公糧收購難以退場,近年接連受到水情停權、稻作四選三等機制,使水稻面積下滑至今年約22萬至23萬公頃,供應量減少,致使今年二期作濕穀價格甚至上看每百台斤1300元以上高價、創下史上新高,而因今年水情大好,農業部暫緩明年大區輪作上路,預估明年面積可能會重返24萬至25萬公頃、價格可能會下滑。
農業部基於各水庫水量豐沛,決定明年將取消「大區輪作」制度,引發苗栗苑裡地區農民反彈。苗栗縣長鍾東錦19日出席苑裡有機友善米與農產品行銷市集,除推廣在地稻友善米,對此議題他也指出,經過縣籍立委陳超明向農業部反映,確定明年會收購第一期稻作,請農友們放心。
農糧署長胡忠一日前宣布,目前水庫依舊滿水位,明年大區輪作會暫停一年。不過,有台南農民反映,強制停灌、大區輪作、稻作四選三等讓南部許久不能種植稻作,水田生態環境亦受影響,儘管曾文水庫蓄水率至18日下午5時仍有96.67%,但嘉南平原明年春季雜作5000萬噸灌溉用水及1萬8000公頃一期稻作需要2億噸灌溉用水,再加上供應民生及工業用水,明年水情仍無法太過樂觀。
農糧署先前證實,明年大區輪作暫停一年,但稻作四選三依舊持續,但卻傳出明年一期若休耕,領不到補助,不休耕則會被取消繳交公糧,對此,農糧署近日發出公文指出,針對2022年第一期作大區輪作區域,專案放寬同意申報繳交2024年第1期作公糧。
農業部近期基於各水庫水量豐沛,決定明年將取消「大區輪作」制度,不過苗栗縣苑裡地區農民反映,若配合政策休耕,將無法領取全額補助,但如果配合種稻,也將無法繳交公糧,地方痛批政策說改就改,造成農民權益兩頭空,許多農民也感到焦慮又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