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防產業供應鏈的搜尋結果,共15筆
有最純軍工股之稱的全訊科技(5222),去(113)年整體營收13.01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4%,該公司自結去年營收與獲利,約與前年相當,而今(114)年在國防部實施「軍品認證」作業下,恐影響今年標案及出貨時程,雖年營收受影響,但中長期仍不改其成長軌跡。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接見「美國台灣商業協會」(USTBC)訪團一行時表示,台美經貿關係持續深化,期盼美國新政府上任後,台美雙方能在既有厚實的基礎上,發展出更多、更新、更好的雙邊關係,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卓榮泰也期盼USTBC持續向美國政府表達解決臺美雙重課稅問題的重要性,並期待「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批協定談判能儘早展現成果。
有最純軍工股之稱的全訊科技(5222),今(2024)年10月營收1.02億元,雖較去年同期稍減11.78%,然累計今年前十月營收達10.7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19%,累計前三季盈餘達3.78元,若以目前在手未出貨訂單及第四季為國防單位出貨旺季看來,該公司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與去年相當。
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21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小型企業計畫辦公室(OSBP)正研擬推動「安全雲」(secure cloud)測試計畫,藉由提供雲端存儲空間、安全管理軟體與保護資料工具,協助承包中小型民間承包商,提升網路資安能力。
烏俄戰爭揭露了美國國防產業供應鏈和人力有多脆弱。美國國防部近日公布了今年第2份且更為詳細的計劃,旨在強化國防工業,並指出最關鍵的武器以應對中國大陸的威脅,本週二(29)發布的實施計劃延續了今年一月的戰略報告,當時描述了國防產業萎縮的現狀以及國防部應該如何重振此產業。
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不過仍有許多軍售案交貨延遲。AIT處長谷立言坦言,歐洲與中東地區的衝突讓美國國防產業很吃緊,不過台灣是美國優先供應名單,至於台灣是否能合作生產軍備,他則說,不能排除這個可能。
中東地緣政治對國際金融走勢影響重大,加上俄烏戰爭等,帶動國際軍工產業。國內近年也積極發展軍事建設,公股銀行分析,在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商用軍規無人機量產等計畫下,有助於國內軍工產業維持成長動能,趨勢包括無人艦艇、水下無人機、低軌衛星及太空通訊,AI科技應用也將是重點。
亞航公司(2630)為專業MRO公司,同時是台灣航空維修業中品質系統最完備的業者,取得包括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AS9100航空品質系統、AS9110航空器維修廠品質標準、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NADCAP特殊製程認證及14個國家民航局認證以及十餘家原廠授權許可。亞航以各項品質管理系統貫徹於軍機、直昇機、商用飛機維修,以高品質、高效率、高信賴度深受客戶肯定。
美國總統大選重頭戲的變化,讓全球股市波動加大,市場關注川普重返白宮的影響,投資引出川普經濟學2.0方向,投信法人認為,台股產業焦點留意金融、生技、能源與航太軍工等方向,半導體、科技產業短線可能面臨漲多修正壓力,不過趨勢投資方向不會改變,大幅回檔仍是長線布局的好機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新任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卓榮泰指出,近年來台美透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對話機制強化雙方在供應鏈、數位貿易、科學、技術及電信安全等各領域合作;這次已是谷立言第三度來台任職,是台美間重要溝通橋梁,將見證台灣持續與美國及其他世界民主夥伴國家保持穩定關係,共同維持亞太及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以及台海和平發展。
近幾年,在前總統蔡英文所主張國防白皮書中的「國防自主」政策下,臺灣國防力量與時俱增,不管是國機國艦國造或防禦型軍備的品質與數量,都呈現穩定並且大幅度的成長。然而國防部為了控管軍品的品質一致性及防範利益弊端叢生,推動國防部軍品認證,即「列管軍品廠商資格級別認證」,推動至今不僅民間企業望之卻步,就連已經是與國防部緊密合作的軍工廠商也怨聲載道,國防部軍品認證此一作為,實在有檢討改進之必要。
根據國防部送達立法的報告,在台美軍事合作上,美方於112年7月28日以PDA調撥美軍戰備庫存,無償提供我3.45億美元軍事裝備;另將我國IMET等級調升,使我得以較優惠價格,赴美執行軍事教育訓練。
副總統賴清德今(29日)在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陪同下訪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全盤了解台灣國防科研及國防自主進展。賴清德肯定中科院戮力推動國防自主、建構國防科研能量的付出與貢獻,並期勉持續提升我國在先進軍事科技、武器系統的研發與製造量能,讓台灣自主防衛能量更加強大。
準總統賴清德今下午訪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賴清德表示,期許國防部及中科院全體同仁持續結合國內產學研界科研能量,充分結合國防產業供應鏈發展,擴大整體產業規模及量能,共同為我國國防科技及自主能量提升努力。
美國國防部於今年1月11日公布首份《國防工業戰略》(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al Strategy)報告。這項戰略報告旨在為未來3到5年美國國防部門在基礎工業領域的參與,以及政策制訂與投資提供基本指導。並且強調美國政府、私人企業和包括台灣、日本與印度國際盟友之間合作的必要性,因應印太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以期強化美國現有的國防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