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垃圾食物的搜尋結果,共81筆
今年928教師節,一項針對教師最想要的禮物調查,「杜絕濫訴」被列為教師們最期待的節日禮物,反映基層對校園濫訴亂象不滿已達高點。教育部長鄭英耀15日承諾,將調整「校事會議」運作方向,不具名濫訴案件將不予受理,預計年底前修正相關規定。
自〈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上路並創設「校事會議」以來,校園內出現各式濫訴現象,現況淪為小案大辦、民粹至上、無差別受理,非但未能有效處理重大不適任教師案件,反而嚴重消耗學校有限的人力與物力,讓全國教師怨聲載道、哀鴻遍野,損害教師士氣與教育品質。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要求立即廢除校事會議調查制度。
減肥一直是現代人的重要話題,其中綠茶減肥也一直被提及,只是科學證據還不夠完整。現在新的發現表明,綠茶中的化合物,可以重新協助肌肉處理糖份,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葡萄糖耐受性,這進一步解釋這種古老的飲料的實際功用。
吃月餅是我國中秋佳節傳統習俗,許多公司行號選購中秋禮盒時,也會考慮贈送月餅。一位網友近日表示,小時候只要中秋節一定會吃月餅,近年來中秋月餅卻逐漸退出流行,讓他忍不住好奇背後原因,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人紛紛點名,價格、熱量、口味是中秋月餅退流行的三大原因。
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吃了很開心,相當吸引人,偶爾放縱無妨,但醫師提醒,若變成日常,等於天天都在給身體、大腦「埋地雷」,研究指出,短短5天的高熱量垃圾食物,就可能讓人反應變鈍、快樂感下降,更難抗拒這類食物的誘惑,垃圾食物真正影響的,不只是體重。
以為吃的是健康食物,但實際卻是血糖波動的元兇?醫師李思賢指出,有患者常吃燕麥片加牛奶,但他所謂的燕麥卻是玉米片,可能讓血糖飆升、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對他來說就像垃圾食品。他也提醒,燕麥片對血糖有問題的人來說仍會有劇烈影響,最好要選擇無加工的燕麥,食用量也要留意。
減重路上最痛苦的是試過很多方法,還是瘦不下來。減重醫師李唐越表示,他也曾胖到94公斤,試過連續3天只喝咖啡、瘋狂運動等極端減重法,隔沒多久還是復胖,身心俱疲的他,直到體悟出「多吃營養食物,減少過度激烈運動」的真理,成功在2年內甩肉25公斤,至今超過10年未復胖。
暑假進入尾聲,家長忙著準備開學用品的同時,也別忘了調整孩子的作息與飲食習慣!有研究顯示,兒童若每日平均睡眠時間減少約48分鐘,攝取的熱量會增加約62大卡,睡得少,垃圾食物吃得更多。專家提醒,若這些習慣延續到開學,不僅影響專注力與情緒表現,還可能導致血糖波動、代謝異常。
面對開學前夕,孩子還是沒辦法收心嗎?研究顯示,若兒童少睡48 分鐘,攝取熱量將增加62 大卡;倘若晚睡習慣帶到開學,不僅影響專注力與情緒表現,還可能導致血糖波動與代謝異常。
日前大陸廣州高鐵站宣布下架泡麵,引發軒然大波,連帶引起對於泡麵市場萎縮的討論。不少陸媒紛紛挖掘原因,表示中國人一年吃掉438億包泡麵,但相比2020年的463億包,仍呈現肉眼可見的下滑狀態,指出背後有2大原因造成。
老是睡不好,問題可能出在吃錯食物。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飲食品質與睡眠息息相關,多吃蔬果、健康蛋白質的人,生理時鐘較穩定,容易睡得沉,愛吃高糖、高脂食物,則會害人睡不好,若想改善失眠,可先從飲食著手,晚餐多吃蔬果、別吃太飽,若想吃宵夜,選香蕉、燕麥,會相對健康。
泡麵可說是人們最喜愛的「垃圾食物」,不少愛好者更是喜歡自己調配口味,加入各式各樣的配料,還有人研發出配布丁的吃法。日前就有網友表示,自己在泡麵中加入了一球奶球後,就升級為一蘭拉麵,引發熱議。
明明不餓,嘴巴卻停不下來,可能不是意志力差,而是身體的油門卡住了。醫師蕭捷健分享案例指出,一名女子因壓力導致食慾停不下來,3個月內暴增7公斤,透過放鬆找壓力來源、蛋白質優先、蔬菜優先、攝取80%原形食物、睡好覺,成功在3個月內瘦下12公斤。
高雄全家海神職業籃球隊于煥亞、蘇文儒、唐維傑,19日現身AQUAS STORE「夏之浪」快閃店,擔任一日店長,除了與神隊友遊戲互動、現場結帳、包裝,也分享避暑秘訣,休賽季飲控及休賽季計劃,並在最後舉辦簽名會,陪神隊友一起過夏天。
7月21日是「國際垃圾食物日」,意味著這天能不忌口,盡情享受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但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提醒,偶爾放縱無妨,不能成為日常,有研究指出,只要連吃5天的高熱量垃圾食物,就可能改變大腦運作,影響自制力與情緒,最後惡性循環吃得更多、胖得更快,健康每況愈下。
中國大陸近年來掀起代餐「若飯」熱潮,主打該濃縮營養餐成分包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只要經過溫水沖泡,3分鐘就能搞定一餐。不過這樣的產品也引起兩派民眾討論,有網友表示「真的很方便!我加班都吃若飯」;也有許多網友表示「活成這樣真悲哀,連吃頓飯都要用『人用飼料』?」
近期在大陸,一種名為「若飯」的代餐產品正受到廣泛關注,這款產品的主要賣點是其濃縮的營養成分,包含人體每日所需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等重要營養素,僅需以溫水沖泡,便可在短短三分鐘內迅速準備好一餐。然而,這類產品也引發了不同意見的討論,部分網友認為其非常便利,表示「加班時都靠若飯解決」,但也有不少網友質疑,「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否過於悲哀,竟然需要依賴這種被戲稱為『人用飼料』的產品來解決吃飯問題?」
減重期間遇到親友邀約吃大餐,總是很難拒絕。減重醫師李思賢分享他通常會在吃大餐前,先在家吃一盤生菜和豪邁地灑上橄欖油,這樣不僅可減少攝取垃圾食物的量,也可以減少血糖的波動;家醫科醫師安欣瑜則提醒,吃大餐感到7、8分飽時,就應該停止進食,不要因盤子還有食物就勉強自己吃完。
近年疫病橫行,追求自我健康的民眾越來越多,消費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功能性益處的天然食品,富含多種益生菌、可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的克菲爾發酵乳,因而成為養生族群新寵,過去5年全球銷售量及市場呈爆炸式增長,從小眾乳飲躍登主流飲品,甚至成為歐美年輕人的時尚飲品,連大型連鎖超市也在2025年推出自創克菲爾品牌,趕搭流行風潮。
女星隋棠與圈外人Tony結婚10年,育有三個可愛子女,經常透過社群分享親子間的溫馨互動。近日她在IG發出長文,紀錄與孩子們一同為家中綠植換土的日常點滴,丈夫Tony的冷笑話與6歲兒子奧里的成熟回應,意外掀起網友熱烈共鳴直呼,「教育從小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