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率由的搜尋結果,共127筆
隨著北美雲端服務巨頭(CSP)陸續公布最新財報與投資計畫,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今(6)日說明,上修今年全球八大主要 CSPs資本支出(CapEx)預測,年增率由原先的61%調高至65%。展望明年,這波AI投資熱潮仍將持續延燒,合計資本支出可望突破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5兆),將激勵AI 伺服器需求全面升溫。
台積電(2330)受惠算力時代起飛,是AI晶片產業最大贏家,21日最高達1,500元,股價創高;川湖(2059)AI伺服器滑軌需求延續強勁、ASIC業務成長帶動營運再上層樓。
台灣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8月份台經院製造業景氣概估,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7月調整後的8.36分,上升0.88分至8月的9.24分,燈號仍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已是今年來的連續第四顆藍燈。惟傳產製造業景氣谷底沒有確立,整體製造業景氣實難真正好轉。
傳產製造業景氣谷底沒有確立,整體製造業景氣實在難以真正好轉。台灣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8月份台經院製造業景氣推估,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上(7)月調整後的8.36分,上升0.88分至8月的9.24分,燈號仍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已經是今年來的連續第四顆藍燈。
過去一個月陸股強勁走揚,主要指數創下今年新高,觀察具代表性的上綜指數、深綜指數截至17日時分別上漲3.89%、7.13%,代表滬、深兩市大型藍籌股的富時中國A50指數上漲6.37%,最新A50指數點位約在15,193點附近,進一步檢視A50成分股,該指數鎖定市值大、最具代表性的A股,布局各產業龍頭,整體獲利表現相對穩定,亦是最直接受惠於大陸政府積極推出的穩增長政策,目前市況仍適合投資人逢回並持續布局。
國銀外幣放款7月年增率大暴發,據中央銀行統計至今年7月,外幣放款衝6,543億元,年增率32.49%、創2021年10月以來的四年新高。國銀指出,今年外幣放款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AI、雲端產業等資通訊及電子產品出口的發展,預估全年外幣放款可望有雙位數成長,但川普關稅後續影響是主要變數。
總經與市場分析:美國就業報告點燃美股「9月魔咒」的擔憂,8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前月7.9萬人下滑至2.2萬人,遠低於市場7.5萬人預估值,近三個月平均值由3.5萬人降至2.9萬人,平均時薪年增率由3.9%降至3.7%,薪資月增率持平於0.3%,失業率由4.2%略升至4.3%,失業率符合市場預期,勞動參與率由62.2%略升至62.3%,美國就業市場顯著出現放緩。
雖然整體通膨狀況逐漸舒緩,不過8月份房租類的租金指數年增率仍達2.29%,年增率仍達2%以上,年增率則出現收斂,寫下近17個月以來新低,由於政策上朝未來續約漲租需參考房租指數年增率方向,倘若這樣計算,兩萬塊租金要漲租可能一個月僅400餘元。
雖然整體通膨狀況逐漸舒緩,不過8月份房租類的租金指數年增率仍達2.29%,年增率仍達2%以上,年增率則出現收斂,寫下近17個月以來新低,由於政策上朝未來續約漲租需參考房租指數年增率方向,倘若這樣計算,兩萬塊租金要漲租可能一個月僅400餘元。
台股在今(2025)年飛高高,8月站穩24000點,陸港股也同步衝高,上證指數越過3800點創十年來新高,恒生指數逼近26000點創四年來高點,陸港股齊飛資金面升溫,帶動國內14檔陸股主題ETF高漲。
打進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技術的特化股,除了從化學廠轉型為全方位材料供應商的長興材料(1717)之外,CTWANT調查,以2025上半年獲利成績來看,上品(4770)已賺逾半個股本,台特化(4772)則年增超過四成,新應材(4749)營收毛利皆創新高,雖受匯損影響獲利仍年增約34%。
過去一個月陸股走揚,主要指數創下今年新高,觀察8月份上綜指數、深綜指數,截至22日分別上漲7.07%、10.5%,代表上、深兩市大型藍籌股的富時中國A50指數上漲6.9%。由於A50指數涵蓋成分股布局各產業龍頭,鎖定大市值企業,是最具代表性的A股,獲利表現相對穩定,亦是最直接受惠於中國政府積極出台的穩增長政策的指數,目前市況仍適合投資人逢回持續布局。
受惠AI題材延燒與資金行情帶動,美股自2023年以來展開多頭走勢,推升美股ETF整體表現。其中,復華SP 500成長(00924)近一年、兩年報酬率分別達13%、47%,勇奪美股ETF績效王;富邦NASDAQ(00662)則為9%、10%,表現亦不俗。法人表示,美股屢創新高,科技與成長股仍是資金追捧主軸,相關ETF可望延續強勢走勢。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下階段,要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全球成長股憑藉其規模優勢和創新能力,以及穩健的獲利與財務體質,在面對市場風險和科技變革時,展現護城河的韌性及強勁的成長力,長期牛市大於熊市,投信表示,統計近15年來6月之後任一個月底進場持有全球成長股,一年正報酬機率達80%,平均報酬為12%,若8月布局一年及二年後平均報酬率分別接近2成及3成,凸顯8月正是進場布局全球成長股絕佳時機。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8日發布統計數據,7月分,由於擴內需政策發力,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3個月來首次上漲0.4%,同比持平,6月為上漲0.1%;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下滑3.6%,連續34個月負成長。專家預期,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出口,PPI年增率由負轉正難度高。
大陸持續推進擴大內需措施刺激經濟,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0%;而受到季節性因素以及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幅為3.6%。其中,官方祭出「反內捲」政策,力拚周期性行業的產品價格回升。
半導體關稅出爐,美國總統川普提前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半導體課徵高達100%的關稅,作為迫使供應鏈回流美國的戰略手段,不過政策設有豁免條件—只要在美國已有建廠或建廠計畫,即可免除關稅,意即如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企業可望避開直接衝擊。市場最擔憂的關稅懸念已正式定案,短期不確定性大幅降低。7日台股大漲556點以對,站穩2萬4關卡,台積電更是收盤1,180元創下歷史天價,帶動含積量高的台股ETF績效長紅。
美國新一等關稅稅率出爐,對金融市場不免帶來影響,統計顯示,上週外資資金對亞股有買有賣,買盤明顯集中在東北亞雙雄,南韓獲得9.31億美元挹注,台股則吸金8.21億美元。東協市場相對失寵,上週僅有泰國維持外資資金淨流入,其餘市場則為資金淨流出,又以印度遭提款超過18億美元最高。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面對大陸同業的步步進逼,冀望以技術加速搶回市占。特斯拉27日在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就透露該公司的智慧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監管版)計畫年內於大陸落地,正等待監管部門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