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嫘祖的搜尋結果,共10筆
沉睡三千載,一醒驚天下。位於大陸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遺址,在古蜀國覆滅三千年後才被發掘,讓人驚歎的是,屬於青銅器時代、遺跡內的古蜀文明,其青銅人面像在出土時仍光彩亦然。其中一青銅巨型直立人像,長2.62米、重達180公斤,身著三層華麗的織繡紋樣禮服,正是古蜀國名聞遐邇的「絲織工藝」的代表,直至現代,川蜀地區仍流傳著關於嫘祖的神話傳說。
熱愛中華文化並且重視綿延傳承的馬英九,2024年一如往昔,在清明節時祭祀黃帝,不過今年他不再是隔海遙祭,而是親自到陝西橋山的黃帝陵,參與隆重的祭祀盛典,接續還有參訪「伏波將軍」馬援祠的相關行程。
熱愛中華文化並且重視綿延傳承的馬英九,2024年一如往昔,在清明節時祭祀黃帝,不過今年他不再是隔海遙祭,而是親自到陝西橋山的黃帝陵,參與隆重的祭祀盛典,接續還有參訪「伏波將軍」馬援祠的相關行程。
3月9日上午,第九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台灣中華民族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海峽交流基金會前董事長林中森,綿陽市政協主席李亞蓮分別致詞。四川省台辦主任劉曉晨、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英、台灣中華婦女黨主席涂明慧、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郭啟民等出席。綿陽市委常委李南希主持開幕式。兩岸專家學者、青年學生、文化藝術界人士、經貿界人士及海外僑胞代表等近400名嘉賓齊聚嫘祖故里,共同緬懷華夏之母嫘祖,共話海峽兩岸同胞骨肉親情。
中華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協會致力推動「嫘祖母親文化」,認為如此對於弘揚中華文明,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素質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它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文化中國」是新儒學大家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在1980年代提出的,當時的「文化中國」主要指以儒家價值觀為主的華人世界,甚至包含新加坡、日本、韓國等都可以樂觀其成,經過30餘年,「文化中國」的意涵更廣、更深、更常民化。
「文化中國」是新儒學大家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在1980年代提出的,當時的「文化中國」主要指以儒家價值觀為主的華人世界,甚至包含新加坡、日本、韓國等都可以樂觀其成,經過30餘年,「文化中國」的意涵更廣、更深、更常民化。
第八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4月18日在嫘祖故里四川鹽亭舉行。今年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先秦史學會、四川省嫘祖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並邀請兩岸專家學者、文化藝術界、工商業界代表及青年學子、當地群眾齊聚嫘祖故里,共襄盛舉。
作者/陳睿、蘇洽帆出版社/時報文化
第七屆大稻埕『秋穫季』剛落幕,引發熱烈迴響,因為本屆主題--回稻未來BACK TO THE FUTURE時裝秀,霞海城隍廟首度與服裝設計師黃秀瑾品牌「Jin Garden」聯名合作,推出38款融入廟宇圖騰文化的服裝,包含潮東方以及台灣之美和美魔女系列,呈現在地文化與時尚的完美結合,成為今年『秋穫季』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