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尖牙股的搜尋結果,共249筆
受到美股創新高,以及韓國貿易數字出現好消息雙重激勵,21日韓股也同步上漲,似乎正為連三日收紅做前置作業準備。KOSPI指數暫為3,145.12點,上漲30.57點,漲幅0.98%。
美國小型股在疫情之初遭受重擊,現在不但漲勢凌厲且前景看俏。以小型股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2021年以來躍升10%,上周更創下新高。專家認為,在紓困方案、疫苗與經濟復甦等利多因素加持下,小型股仍可振翅高飛。
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報告指出,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股價表現可望稱霸尖牙股(FANG),主因在於谷歌的廣告客戶基礎更加多元,且雲端事業未來兩年可望推動公司大幅成長。
投資人看好美國新政府將推出更多經濟振興措施,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創近10個月高點。策略師警告,公債殖利率急速攀升,意味股市可能將進入波動期。
疫情讓科技股成為2020年最火紅產業,聚焦在科技股的基金商品,無論主動式基金或ETF,績效均名列前茅,投信法人持續看好今年科技產業發展,尤其5G、AI、電動車相關產業,但鑒於選股難度高,建議投資人逢回可布局相關ETF或科技基金,掌握2021年科技產業的發展契機。
時序來到2021年,在全球市場2020年表現相當強勁的背景下,聯博認為,即使經濟復甦存在變數,但投資人仍有機會找到拓展投資布局的方法。
繼拜登贏得總統大選後,民主黨又在喬治亞州的參議員選舉中擊敗共和黨,取得白宮與國會兩會的完全執政權,藍色浪潮再次席捲美國政壇。不過由於民主黨過去偏向增稅及加強監管科技業的政策主張,造成1/6美國科技股重挫,在美股普遍上漲中表現相對落寞。
ETF被視為「傻瓜投資術」,投資人將選股的工作全交給專業投資人!去年新冠疫情以來,「傻瓜投資術」讓散戶賺錢笑呵呵,ETF投資人打敗很多主動選股的投資績效。包括統一FANG+ ETF(00757)、元大未來通訊ETF(00861)與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00876)等都有令人驚艷的報酬率。
追蹤蘋果多年的矽谷創投資本家蒙斯特(Gene Munster)繼去年神準預測蘋果市值達2兆美元後,近日又預言蘋果股價可望衝上200美元,屆時市值將突破3兆美元,成為五大尖牙股(FAANG)中表現最佳的公司。
美股頻堪稱2020年的大黑馬,在尖牙股的領漲激勵下,不僅漲幅為全球最強,三大指數也頻創歷史新高,法人表示,2021年投資美股更要重視選股。
新冠疫情攪亂全球市場,但基金追蹤機構晨星(Morningstar)資料顯示,今年幾檔績效卓著的美國共同基金及ETF,都是重押科技股和加密通貨而表現亮眼,反觀押注能源股的基金績效最差。
新冠疫情攪亂全球市場,但基金追蹤機構晨星(Morningstar)資料顯示,今年幾檔績效卓著的美國共同基金及ETF,卻因重押科技股和加密通貨而表現亮眼,反觀押注能源股的基金績效最差。
統計所有上市櫃原型ETF近一年、近二年定期定額報酬率表現,以海外產業型平均報酬率23.18%、33.24%居各類型之冠,主要是此類型ETF追蹤指數多是投資於FAANG尖牙股、半導體、AI與5G等科技股,擁有高成長動能,能創造出高報酬。其中又以統一FANG+ETF定期定額一年報酬率44.97%、二年報酬率75.98%排名第一,其次為富邦科技ETF、國泰費城半導體ETF,一年都有超過三成的報酬。
政策上終於出現打房動作,替房市降溫,不過國際資金成本依然低,日本再度釋金、歐盟甚至準備進一步寬鬆,台灣錢還是很多,有機會趁此轉進股市,尤其在爆出4000億元以上大量後指數持續創新高,以半導體及航運族群為主,輪流推升股市,加上今年台灣企業大多獲利佳,明年配息率可望提高,拉回仍可注意業績股。
進入12月第一個交易日,台股加權指數1日開盤,開高在13,810.55點,站回13,800點關卡。台積電(2330)開在489.5元,大漲9元,帶動大盤漲幅一度擴大逾百點,MSCI季度調整結束,台股重回個股基本面表現。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奏捷為11月美國股市掀起強勁漲勢,專家認為12月可能難有大規模的「耶誕行情」,不過年底時美股可望高於目前水準。
台股度過最強11月後,年底具備消費旺季、資金行情、作帳、作夢、軋空等五大利多做後盾,一鼓作氣攻克萬四成法人圈共識,惟面臨電子股漲幅過大及出貨旺季已過的隱憂,法人提醒逢高應儘早獲利入袋,提防最後一段噴出後的下殺修正。
台股度過最強11月後,年底具備消費旺季、資金行情、作帳、作夢、軋空等五大利多做後盾,一鼓作氣攻克萬四成法人圈共識,惟面臨電子股漲幅過大及出貨旺季已過的隱憂,法人提醒投資人逢高應盡早獲利入袋,提防最後一段噴出後的下殺修正。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公布新內閣名單,新冠疫苗接連傳出好消息,激勵美股道瓊工業平均指數24日站上歷史新高的三萬點,其他美股指數也同步大漲慶祝。投信法人表示,美股雖創新高,但各類指數並非都超漲,其中尖牙股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目前都還在合理區間,並未有太貴之虞,未來相關科技股有上漲空間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