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屏東科大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屏東科大技學校內及周邊道路時有車禍發生,甚至造成傷亡,內埔分局曾分析轄內10大易肇事路口,其中有4處就在屏科大周邊。屏東縣警察局與屏科大9日共同簽署《推動校園交通安全合作共同宣言》,規畫在校內設置測速照相,希望藉由多項措施建構更安全的校園交通。
屏東科大技學校內及周邊道路時有車禍發生,甚至造成傷亡,屏科大前的壽比路也被列入內埔警分局統計10大肇事路段之一。屏東縣警察局與屏科大昨(9)日下午共同簽署《推動校園交通安全合作共同宣言》,規畫在校內設置測速照相,盼能建構更安全的校園交通。
國外已行之有年的廚餘發電能源化,成為台灣擴大再生能源新選項。鑑於現行廚餘發電效益跟國外沒得比,再利用的廚餘量也少,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蘇忠楨直言,依照台灣多年廚餘去化經驗,最好方式還是直接餵豬。不過,屏東科大生物資源研究所教授蔡文田則認為,在躉購訂價、綠電憑證等誘因下,廚餘發電仍具發展潛力。
行政院推動「大南方新矽谷」,盼以AI帶動南部經濟,對於南台灣職場幸福感是否增加。根據人力銀行昨(18日)最新調查,高達79.3%受訪者滿意工作穩定度,南部幸福感更略高於北部,近兩成外地人選擇南漂,享受低物價、慢步調的生活,透過交叉分析顯示,在「還算滿意」及「滿意」的合計比例當中,南部上班族略高於北部上班族4個百分點。進一步問及南部工作好找與否,結果呈現五五波,有51.6%給予正向評價,認為工作好找,另外48.4%則持相反態度。
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出席鐵道局與鐵道技術研究及驗證中心共同舉辦的「鐵道產業發展補助計畫成果展示會」,對國產化研發成果表示高度肯定,期許早日應用於國內軌道建設計畫或系統維運。陳世凱表示,鐵道國產化可降低維運成本,減少對國外技術依賴,更能帶動台灣業者成為全球鐵道產業供應鏈的一環,期許未來深化產官學研合作。
東海大學壘球隊展現卓越實力,在大專院校壘球錦標賽中以五戰全勝奪下冠軍,不僅連續三年稱霸,更再度刷新隊史佳績。壘球隊教練王士豪老師表示,這份榮耀歸功於選手們強烈的求勝意志、東海優質的訓練場域,以及國彤光電的百萬贊助力挺,讓隊伍得以在賽場上突破自我極限,勇奪冠軍殊榮。
暑假進入下半場,9月即將迎來中秋佳節,餐飲需求仍暢旺,高檔飯店為拚人氣、衝業績,不約而同推出特色新菜創造消費誘因,從馬祖直送的黑金剛淡菜到台南盛產的鮮嫩虱目魚,再到宜蘭員山鄉的精緻日料,為大眾提供更多聚餐選擇,期盼能在暑假尾巴再衝一波營收。
四季分明的馬祖有著得天獨厚豐富的海洋資源,每年6到10月孕育出全台獨有、被譽為「海中威而鋼」的馬祖黑金剛淡菜。連江縣政府今年特別攜手福容大飯店,舉辦「馬祖淡菜美食節」,可品嚐多達20道產地直送的馬祖淡菜美饌,還有3款以馬祖高粱為基底的微醺調酒。民眾將品嚐美味淡菜的照片上傳福容大飯店官方臉書,周周抽馬祖東湧高粱,月月再送福容住宿券,還有機會抽中華信航空馬祖到松山來回機票。
亞太永續博覽會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統一超商旗下關係企業7-11、星巴克、黑貓宅急便攜手聯展,以「日常碳」為策展主題呼應國際關燈節能互動活動、減碳飲食提案、新世代節能運輸車等,展現品牌永續綠實力。聯合利華集團今年首次以40周年全新企業形象,傳遞「讓永續生活普及化」的概念參展,民眾藉由展出資訊和互動遊戲吸收更多正確的永續觀念,從日常生活實踐2050淨零轉型目標。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協助屏東科大研究團隊展開熊鷹調查,推估全台熊鷹僅約1000隻,並完整記錄熊鷹繁殖育幼過程,得知中高海拔的熊鷹會獵食幼羌及小獼猴育雛,與低海拔以飛鼠、蜥蜴為食大不同,紀錄片《雲端上的白鷹》19日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首映。
技職群科繁星申請入學放榜,新北市竹林中學傳出好消息,三年級陳萱妮錄取國立臺灣科大應用外語系,江美儀錄取國立虎尾科大應用外語系,莊博宇錄取國立高雄科大金融系,林暐桀錄取國立屏東科大財務金融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張芷菱錄取致理科大資訊管理系,張潓晴錄取嶺東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黃禹慈錄取弘光科大護理系,陳姸均錄取朝陽科大幼兒保育系。
為精準有效使用農藥與維護消費者食用蔬果安全,農業部(前農委會)多年來催生《植物醫師法》,盼望透過植物醫師診斷病蟲害,提出正確的病蟲害防治,然而由於立法過程受到各方掣肘,未具證照資格的「植物醫師」名實不符,他們穿梭於田野為農民解決病害,卻無力面對自己的未來,只能黯然離開工作崗位。
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被驗出瘦肉精「西布特羅」,中央和地方分別檢驗同批貨品結果卻不同。亞洲大學食安中心主任蔣育錚5日指出,應請台中市政府、中央及台糖3方同時進行複驗,由中央依最終檢驗結果統一判定;大葉大學食品保健系教授宋祖瑩也表示,既然中市府複驗6次都被驗出,應該「有就是有」。
台灣水鹿除了人工飼養外,野生台灣水鹿以往只在人煙罕至的中高海拔山區現蹤,但近年平地卻陸續傳出水鹿竄出馬路的「鹿殺」事件,甚至闖入民宅遭圍捕,不僅彰化縣淺山水鹿現身愈來愈頻繁,台中、南投也時有所聞,人鹿衝突與日俱增,甚至必須在路旁設置「小心野鹿」告示牌,學者則認為減少人鹿衝突的最佳辦法就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