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業增長的搜尋結果,共625筆
西門子公布上一財季的財報預測,2021財年第一財季核心業務表現明顯優於預期,儘管新冠疫情爆發,營收有所增長。特別是數位產業(工業自動化)方面,其在9~12月營收成長5%,顯著優於分析師預期,來到38億歐元,調整後營業利益(EBITA)增加57%,來到8.48億歐元,甚至高於分析師預測43%,EBITA獲利率高達22.5%,遠優於前一年的14.4%。
今年(2021年)元月迄今A股開紅盤,場內紅紅火火,春季躁動如期而至,更吸引市場眼球的是2021年1月以來中國A股市場基金發行爆款不斷,2020年截至1月17日,偏股型基金已成立約30支,募集總規模已超人民幣(下同)2,000億元。當中19支基金在發行時設定了募集上限,其中14支都在1日或數個交易日內快速達到上限後結束了發行。
據《深圳特區報》報導,深圳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賈興東透露,深圳做好疫情防控,加快復工複產,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增長2%,規模以上總產值3.7兆元( 人民幣,下同)左右,連續2年位居大陸大中城市首位。
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多項經濟數據。2020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7.3%,不僅高於市場預期的6.9%,增速較11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顯示整體工業復甦步伐穩健。
站在2021年的新起點,疫情下半場的復甦新格局以及中國「十四五規劃」下的轉型升級,可能會成為貫穿全年的結構性趨勢。雖然市場上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2021年仍將是回歸常態的一年,這主要歸因於中國經濟的復甦態勢向好,消費和科技將成為中國增長的動力。
根據統計,自2006年以來,黃金、白銀元月上漲機率高達80%,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平均漲幅3.96%,道瓊白銀ER指數平均漲幅5.18%。元大黃金ETF研究團隊表示,大陸、印度的金飾市場需求往往出現在年初,而白銀具經濟復甦工業需求拉升題材,建議投資人可利用黃金、白銀ETF參與投資機會。
2021年開年以來,儘管歐美陸續傳出變種病毒影響多個主要國家、城市重新封城,但中國股市表現強勁,三大主要指數都呈現上漲,主要還是來自於基本面推動的行情,許多龍頭企業創下10多年來的股價新高,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提升。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計,大陸經濟將快速回升,估計2021年全年GDP增速約8.5%。
根據最新韓國官方數據,由於出口漸有改善,韓國11月工業生產也較10月增加。不過,疫情嚴峻下,韓國零售銷售卻連續二個月都呈現下滑局面。
雖然新冠疫情在歐洲出現變種病毒,導致全球再度收緊入境管制措施,但受到中國11月工業利潤率大幅上揚15%、及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影響,外資對亞洲股市再度出現分歧的行動;經過連續數周的反彈後,東協股市的樂觀行情在上周暫告中斷,反觀東北亞股市卻再度重獲外資青睞。
大陸工業延續復甦態勢,但獲利速度放緩。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工業企業利潤年增15.5%,為連續第七個月正成長,不過增速較10月的年增28.2%明顯放緩。統計局專家分析,11月的工業呈現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長較快,以及部分傳產業盈利狀況改善等特點。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28日預計,2021年全年GDP增長8.8%左右,財政赤字率將小幅回落至3.2%左右,地方專項債增量也可能較2020年有所減少。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人民幣(下同)7,293.2億元,年增15.5%,增速比10月回落12.7個百分點。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11月利潤增速回落主要是由於10月同期基數較低,11月低基數效應減弱所致。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統計今年來國內投信發行的股票型基金類型平均報酬率,以陸股與台股基金績效表現最為突出;根據統計,2020年績效第一強的股票基金類型,以大中華基金的37.15%拔得頭籌,第二強的A股基金則以34.22%報酬率緊追在後。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消費及前11月投資年增速均創年內新高,工業增加值增速更創2019年3月以來最高。分析認為,11月經濟數據顯示復甦動力強勁,大陸第四季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2020年11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今年第4季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第3季繼續加快,大陸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淩暉今表示,從11月主要數據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因為無論從生產還是需求,都在穩步回升。「從下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最新統計,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率7%,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增速創2019年3月以來新高,符合市場預期的7%。從累計來看,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2.3%。
大陸社科院14日發表「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內容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建議財政赤字率按照3%左右安排,繼續發行專項債券,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2019年全球軍火銷售》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過去5年來,中國武器銷售額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俄羅斯和歐洲主要國家。中國今年仍有4家公司名列全球前25大軍火商,其中有3家繼續蟬連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