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廣汽的搜尋結果,共111筆
在上海車展於今日正式開幕後,Honda 聯合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帶來了全系電動化車型及智慧化領域最新技術。除了率先於全球市場發佈全新的SUV e: prototype 以外,廣汽本田首款 PHEV 車款皓影(BREEZE)銳・混動e+ 也於現場亮相,不過很可惜的是 Honda Civic 第 11 代車型並沒有在現場進行全球首發的動作,猜想應該是刻意留給北美市場。
隨著 2021 上海車展即將於 4/19 開幕,陸續的有許多車款的「資訊」被一一曝光。前幾天豐田中國曾宣布將會在這次車展帶來一款 e-TNGA 純電 SUV、廣汽豐田 Highlander 與一汽豐田 CROWN KLUGER,正當外界猜測「皇冠」是否真的變成高級子品牌的時候,這次大陸媒體則在會場外面的廣告「意外發現」了即將推出的另外一款「皇冠」:皇冠威爾法 CROWN VELLFIRE!
隨著 2021 上海車展即將到來,Toyota 將攜手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Lexus 品牌共同參展,並且帶來多款全新車款。在 Toyota 方面除了將於全球首次揭幕旗下全新純電動專屬系列,首款純電 SUV 也會在現場展示,而 7 人座 SUV 先驅 Highlander 國產版本「漢蘭達」也將出現在會場,同時一汽豐田兄弟車款「皇冠。陸放」也會全球首發!
隨著全球車市回溫,汽車零組件3月營收亮麗,其中,麗清(3346)3月營收達3.4億元,年增171.86%,創歷年同期新高;劍麟(2228)3月營收3.8億元,年增5.24%;廣華-KY(1338)3月營收7.05億元,年增87.16%。
從去年第4季開始爆發的汽車晶片短缺問題一直持續至今,且情況仍未見好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副祕書長李邵華表示,疫情、暴雪、地震、火災等不可抗拒因素在短期內陸續爆發,也進而影響晶片產能,最早預期晶片短缺6個月可緩解,現在來看,可能需要9個月到1年時間。
大陸電訊設備生產商華為擬與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已著手聯合開發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雙方各投入逾百人的研發團隊。
美股上周五收黑,港股開低走高。中國第四季經濟成長超過市場預期,為港股造好。 \n 周一香港恆生指數漲288.91點或+1.01%,為28862.77點。國企股(H股)漲141.99點或+1.25%,為11462.52點。交易所今日總交易金額為2243億港元。 \n 半導體股表現最佳,大漲8.89%。中芯國際大漲5.7%;華虹半導體漲13.7%。 \n 科技股強勢,騰訊漲1.8%,小米漲1.0%,美圖漲5.6%。 \n 廣汽集團跌8.1%。然廣汽在A股大漲5.4%。廣汽表示,石墨稀電池的電動車實車已經在量產測試,後續將根據進行項目發布訊息。 \n \n 恆大物業大漲26%。公司周日召開大會,提出新的考核目標。 \n \n
大陸電動車後起之秀蔚來上上週末發布品牌首款配置自動駕駛系統的新款房車NIO ET7,並稱明年可提供的150kWh(千瓦.小時,即台灣電費計價單位「度」)版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但專研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節能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周末卻稱這不可能,暗諷其吹牛,引發熱議。 \n \n歐陽明高身兼清華大學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年入選中科院,還是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2008年起連3屆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他16日在電動汽車百人線上論壇說:「如果某一位說,這輛車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幾分鐘充滿電,而且還特別安全,成本還非常低。那麼大家不用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n \nNIO ET7的150kWh版本聲稱不再採用液態鋰電池技術,而是改採固態電池技術,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說,新電池可以實現50%能量密度提升。但在歐陽明高發言否決此可能性前,業界就有人懷疑該技術能否這麼快進入商用,國聯汽車電池研究所董事長熊柏青稱:「全固態電池現在距商業化還很遠,現在甚至做個演示都還很困難。10年內完全攻克全固態難度挺大,反正至少這5年沒戲了,我們也做這東西。」 \n \n蔚來去年交車43728輛,年增112.6%,自2018年6月起累計已交付75641輛,公司股價也隨實體銷量增漲而升高,去年全年漲幅約10倍,李斌被問到為何ET7售價44.8萬人民幣起比降價至33.99萬人民幣的特斯拉(Tesla)Model Y還貴,當時甚至嗆「特斯拉不是真降價,是本來就只值那個價。」 \n \n上周一(11日)蔚來在紐約股價創下盤中66.99美元、收盤62.70美元2項歷史新高,但隨後股價就開始滑坡,上周五(15日)收跌幅度達7.56%、報56.27美元。 \n \n除了蔚來NIO ET7被網路點名,廣州汽車集團Aion(或簡稱廣汽埃安)的石墨烯電池也被認為可能是歐陽明高諷刺對象。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隔天就在同論壇緩頰,說:「大家不要錯誤理解歐陽明高院士的話,過去即便電池可以滿足8分鐘充滿1000公里,充電樁未必能承受得住。技術與營運推廣是2個問題,大家還是要科學地對待技術的進步。」 \n \n廣汽董事長曾慶洪稱石墨烯超級電池已經進入實車測試階段,正在黑龍江黑河做冬季測試,首款搭載車型是Aion V,預定今年9月可以量產。宣布後同樣造成廣汽和石墨類股在陸、港股大漲,不過也有聲音質疑,石墨烯無法儲能只能用於電池負極而且成本比鋰電池材料貴數十倍,廣汽宣布的新電池可能只是名稱叫石墨烯,本質仍是鋰電池或其他介質,廣汽是老題材講新故事,有炒作股價之嫌。 \n \n股市投資人對廣汽似乎意見分歧,今天(18日)至上午11時30分,廣汽在港股早盤跌幅逾5%,暫報8.91港幣;在深圳交易所A股(普通人民幣股票)卻跳高近9%,暫報13.64人民幣。
陸港兩地上市的大陸知名國有車企: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汽集團)15日盤中傳出,其石墨烯電池已進入實車量產測試階段,並將於本月底發表有關石墨烯電池技術的詳細資訊。在此消息激勵下,廣汽集團A、H股當日尾盤急拉飆漲。 \n 電動汽車是當前全球資本市場的寵兒,相關概念如汽車電池也因此成為投資人關注重點。15日廣汽集團A股盤中窄幅震盪,利多消息傳出後,尾盤快速拉漲直奔漲停,收報人民幣12.52元。廣汽香港H股上午一度大跌5%,午後由跌轉漲,尾盤更一度飆漲28%至10.66港元,最終收報9.38港元,上漲19%。 \n 財聯社報導,2021年剛開年,隨著全球電動車霸主特斯拉(Tesla)在大陸市場開出降價30%的雷霆促銷手段,讓大陸電動車大戰提前開打,近日各家業者更頻頻推出自家「黑科技」,除了博取市場眼球也為自身造勢。 \n 譬如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日前發表新房車「ET7」,聲稱搭載最大的150kWh版本,續航里程達到了驚人的1千公里,號稱超越特斯拉現有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約500至840公里),但需要等到2022年才能問世。 \n 時隔數日,廣汽集團旗下子公司廣汽埃安15日發布官方海報表示,其搭載石墨烯超級快充電池的車型8分鐘即可將電池充滿80%,續航里程為1千公里。 \n 海報還稱,這一全新動力電池科技「即將量產搭載,不用等到明年(2022年)」。針對蔚來汽車的意味十分強烈。 \n 報導並稱,廣汽集團的石墨烯電池已進入實車量產測試階段,並將於1月底發表有關石墨烯電池技術的詳細資訊。 \n 廣汽集團在2005年6月成立,主要經營汽車整車及零組件設計與製造、銷售與物流,以及汽車金融、保險及相關服務。 \n 在大陸的大型國有控股汽車集團中,廣汽是第一家完成「A+H股」整體上市的業者。目前廣汽旗下擁有廣汽乘用車、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駿威客車等品牌。
全球汽車晶片短缺狀況日趨嚴重,衝擊大陸等造車大國的生產運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3日坦承,缺芯(晶片)問題已影響大陸汽車產業的穩定性,對2021年首季有很大影響,且可能進而影響第二季生產。 \n 綜合陸媒報導,中汽協副祕書長陳士華13日表示,汽車晶片短缺問題自2020年12月下旬開始出現,對2021年第一季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且可能對第二季產生影響。由於不到一個月前,中汽協高層才強調晶片短缺的問題沒有外界說的這麼嚴重,陳士華最新談話,一方面完全扭轉月前「影響不大」的說法,更被業界視為最新示警。 \n 另據第一財經引述中汽協簡報指出,2021年大陸汽車行業銷量預計逾2,600萬輛、實現4%年增長,但需要注意近期晶片供應緊張的問題。未來一段時間,「缺芯」將會影響全球汽車生產,進而影響大陸汽車產業運行的穩定性。 \n 在車用晶片短缺的情況下,近期多家車廠開始暫停全球產線的運作,南北美洲、日本都有工廠受到影響。而在大陸,12日傳出豐田因為缺乏晶片,已停止了廣汽豐田部分產線的運作,市場盛傳是位於廣州的第三條產線,且有供應商稱廣汽豐田在1月可能減產多達30%。唯中汽協最新談話披露後,澎湃新聞引述廣汽豐田說法稱,工廠確實因部分零件供應問題而暫停一段時間,但目前已經恢復運作。 \n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造車大省的廣東也陷入車用晶片供應不足難題,據消息人士透露,廣東省領導層已與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高管商議,希望恩智浦率先將更多的晶片供應給廣東車企,以滿足當地造車需求。恩智浦此前曾表示,正努力增加產能滿足車企需求。然業界預估,當前產能吃緊的狀況短期難以舒緩,車用晶片漲價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
麗清(3346)11月合併營收達4.77億元,改寫近兩年單月新高,年成長27.68%;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38.44億元,年成長3.97%。主要進入汽車產業傳統旺季,且11月大陸新車銷售市場實現連續5個月年增率8%左右的速度增溫,帶動麗清LED車燈模組的拉貨力道增加,尤其在新車款廣汽GS4訂單自7月開始加入量產後,催動LED車尾燈需求更為強勁,貢獻公司上海廠產能利用率保持95%以上。 \n 今年受疫情影響,各品牌廠商對於今年銷量目標普遍皆下調,但至年底各品牌車廠的促銷策略及新車款也開始加速推出,然目前大陸汽車市場面臨缺工缺料的狀態,汽車產業供應鏈皆謹慎面對2021年新車銷售市場表現與大環境不確定性的因素。 \n \n 麗清指出,面對車用晶片短缺問題,由於公司皆是依客戶年度訂單進行備料,目前料件庫存仍足以支應未來半年以上訂單,另一方面,品牌車廠加速發展新能源車、電動車、智慧化等的技術進程,將帶動新車應用LED車燈模組及車頭燈控制器的滲透率提升,有助於麗清營收正向成長。 \n \n
Toyota 雖然近年來一直大幅縮減房車產品線,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這麼做可不行!由於目前 Toyota 於中國的房車產品線僅有 Vios、Corolla/Levin、Camry、Avalon 四款車型,為了迎戰品牌形象逐年下滑的Volkswagen,這次廣州車展上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紛紛拿出最新的 C+ 中型房車產品:Allion/Levin GT 凌尚,皆是以 GA-C 平台加以改進,軸距拉長 2750mm,外觀上也進行小幅變動,就是為了迎戰 上汽大眾 Lamando/一汽大眾 Sagitar 速騰! \n \n就外型來說,無論是 Allion 或是 Levin GT 凌尚,皆維持過去 Corolla/Levin 的設計元素,其中 Allion 車頭導入類似現行日規 Premio/Allion 的倒梯形水箱罩,搭配鍍鉻橫輻飾條,擺明是向更高級別的Avalon 靠攏,力圖提升整車的豪華感;至於Levin GT 凌尚修改幅度比較小,僅針對保險桿進行大面積橫幅式樣的修正。 \n \n雖然軸距加長至 2750mm,但 Allion/ Levin GT 凌尚 側面造型四平八穩,只是前後三角窗可以看出加長的痕跡。車身尺寸目前還沒有公佈,已知的是軸距2750mm,介於 Corolla/Levin 的2700mm和 Avalon 的 2870mm之間。至於現場展示的原型車採用更高級的 18 吋多輻輪圈,為提升豪華感畫龍點睛,搭配 Michelin PS4 輪胎,規格為225/40 R18。 \n \n至於車尾造型和Corolla 如出一轍,車型名稱放在尾燈中間藉鑑了 Avalon 設計。 “Allion”也沿用日規車型的意涵“ALL IN ONE”,不過Levin GT 凌尚沒有搭配日規 Allion 兄弟車名 Premio 倒是令人意外,尾燈組也沿用 Levin 的設計。 \n \n動力系統方面,Allion/ Levin GT 均搭載2.0 Dynamic Force 搭配M20A-FKS 2.0 Dynamic Force 引擎,同時升級成新型 Direct-Shift CVT 無段變速系統,最大馬力為178hp、最大扭力 210Nm,懸吊系統也維持前麥花臣、後多連桿設定。 \n \n這次中國市場這次推出的 Allion 或是 Levin GT 凌尚,在定位上相當接近過去 Toyota 傳統的 Corona/Carina 中型房車(現在為 Premio/Allion),但在房車市場萎縮的今天,只有中國市場才有本錢推出這種「加長軸距」的兄弟車款,目前這二款車型都只是先行亮相、尚未進行量產的動作,但可以想見的是在過去呼風喚雨的 Volkswagen 房車系列,現在正準備面臨極大的挑戰了! \n值得一提的,是這二款車都是以中國現地部門為主體研發的TNGA車型。目前,導入到中國的TNGA車型都是由豐田本社研發的。為了更迅速地對應市場變化,為中國顧客提供更貼心的產品,這一次的全新TNGA車型,是在豐田本社的協助下,從商品企劃階段開始就由中國員工為主體,整個研發過程也是按照統一的豐田標準,由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分別協同一汽豐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與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為主導進行。 \n \n日規版本: \n \n
麗清(3346)公布第3季合併營收12.54億元,營業利益0.42億元,稅後淨利0.57億元,每股盈餘0.75元,單季營收與獲利都創歷史同期新高;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29.66億元,營業淨損0.86億元,稅後淨損0.5億元,每股虧損0.66元。 \n 第3季因大陸新車銷售市場回升,麗清頭燈、尾燈、晝行燈的LED車燈模組產品需求增溫,第3季營收的占比分別為18%、49%、27%。而在新車款廣汽GS4訂單自7月開始加入量產,不僅帶動LED車尾燈營收明顯增加,也拉升上海廠產能利用率到95%以上。 \n \n 麗清前3季主要客戶華域視覺、大茂偉瑞柯、廣州小糸、OLSA等的營收比重分別為51%、14%、12%、7%,其主要供應的終端品牌車廠已涵蓋上汽大眾轎車款-朗逸、長安汽車-逸動、東風本田-新思域等,從目前在手訂單來看,合資品牌車廠與自主品牌車廠的比重約為7:3,隨著品牌車廠於大陸新車銷售量拉升,推進主要客戶的拉貨力道,對整體營運正向發展。 \n 麗清10月合併營收為4.1億元,雖遇十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影響,但在LED車燈模組出貨暢旺,年成長39.62%;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33.67億元,年增率由負轉正為1.3%。 \n 目前上海廠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同時規劃在今年年底再陸續投入產線,以因應訂單的增加需求。此外,桃園觀音新廠獲得LED車頭燈控制器訂單,年出貨至少250萬個,能見度長達10年,正進行工廠認證及設備調校,明年第1季陸續出貨。 \n \n
大陸國務院2日公布未來15年的新能源車發展規劃,要求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要達新車銷售量的兩成,銷量將較目前大增三倍,相關產業將迎來龐大機遇。 \n 國務院2日公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闡述當前發展狀況、未來市場規模願景,以及提升技術能力與相關產業生態系的部署。 \n 股市相關類股2日提前反應利多,比亞迪股價再創新高,A股漲逾5%、H股漲逾6%。電池一哥寧德時代漲逾5%。新能源車與充電樁相關的匯川技術、通合科技、奧特迅等漲停。 \n 對於市場方面的願景,該規劃提到,品質方面要求到202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有重大突破,安全、充換電服務要有明顯提高,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要降低至每一百公里12度。 \n 市場方面,規劃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整體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爭取在2035年將純電動車成為銷售主流。 \n 規劃還在多項技術方面多有著墨。第一財經引述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說法稱,規劃有明確技術路線,不會讓企業在多條路線選擇上搖擺,是好消息。比亞迪指出,規劃重視技術,對比亞迪等技術高度集中的車企是利多。 \n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也在這15年規劃押注未來技術,強調氫燃料汽車技術、供給體系的突破和建設。相關類股福建雪人股份2日便宣布與豐田達成氫燃料電池合作,股價飆漲停。 \n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4年時大陸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逾7萬輛,2015年增速逾300%,2016全年銷量破50萬輛,2016年至2018年均以逾50%增速成長。不過在2019年,隨著汽車市場遭遇瓶頸,大幅衰減8.2%,新能源車當年也首現銷量下滑,跌4%至120.6萬輛。 \n 中汽協指出,2020年大陸汽車銷量衰退幅度有望收斂至4%,全年銷量約2,473萬輛。 \n 而新能源車在疫情後銷量提振,全年截至9月破73萬輛,年內銷量可望破百萬。 \n 大陸日前延長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等措施,加上此次的發展規劃,市場預期新能源車將出現快速成長,以2025年整體車市銷量2千萬輛為基準估算,意謂著該年新能源車銷量將破400萬輛,較當前100萬輛水平增幅逾300%。
說到 Hybrid 系統,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一定是 Toyota。由於過去 Toyota 將油電混合車型相關技術卡死,使得其他車廠必須要繞過技術專利,造成成本增加、連帶使得 Hybrid 油電混合車型無法順利普及,不過在 2019 年的時候,Toyota 曾宣布免費提供自家 Hybrid THS II 混合動力車相關技術專利與權利,如此一來所有車廠都能夠使用 Toyota Hybrid THS II 技術,而且不僅能讓相關零部件銷售增加、進而將成本下降,還有助於提升主要零部件相同的 EV 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 \n \n由於中國自2021年起將 Hybrid 車定位為低燃耗車,表示與純電等新能源車一樣予以優待,就算純電車銷售量較少,只要油電混合車生產比例高也能過關。中國此次提出的長期普及目標能夠實現,將促進 Hybrid 車需求進一步擴大,而日本企業包括零部件企業在內,在這塊領域有優勢。因此 Toyota 決定將向中國大型汽車廠商:廣汽集團提供 Hybrid 的核心系統,也是 Toyota 第一次將自家油電混合技術賣給中國車廠。 \n \n全球市場各家車廠均面臨到「CAFE(平均燃油經濟性)」的規定,也就是對各企業銷售的全部汽車的平均燃費表現加以限制定,通常 Hybrid、純電車型比例越多的話越能夠滿足嚴苛的 CAFE 標準。只不過純電車型要全面普及,電池成本的下降、續航距離延長和電力基礎設施完善等都是相當麻煩的課題。 \n \n除了歐洲與北美市場以外,日本市場則在 2020 年開始導入。而全球最大市場中國也早已強力要求推行「油耗積分」與「新能源積分」的「雙積分制」。假設汽油車數量愈多,積分便隨之減少;但反之純電車型、PHEV車型數量越多,積分也就越來越多。假設你沒辦法達標就必須花錢向其他車廠購買新能源車積分,當然這個積分每年都會歸零。 \n \n目前 Toyota、Denso 電裝和愛信精機共同出資的電動車驅動裝置開發銷售公司 BluE Nexus 已就向廣汽集團提供 HYBRID 系統達成協定,之後也會針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吉利汽車就售予 HYBRID 系統達成基本協議。 \n \n而販售給廣汽集團的油電系統則是大舉運用在 Prius、Corolla 上面的 HYBRID THS II(具備發電用與行駛用雙馬達)系統,與使用單馬達的混動系統相比,節能效率更高。根據 Toyota 統計,今後5年的供應規模可用於10萬~20萬輛車,未來力爭進一步擴大對外銷售。 \n目前新車銷量世界第一的中國市場必將對世界汽車廠商的戰略産生影響,2035年之前新車銷售全部必須為環保車。50%為純電動汽車,剩餘50%的汽油車則為 HYBRID 車型。而目前積分制納入 HYBRID 車型的政策將有利於包括 Honda 與 Toyota 在內的日資企業。未來中國還在探討構建不依賴他國的零組件供應鏈,也就是未來 Hybrid 車型的逆變器和馬達等基礎零部件將以「中國製造」優先,因此未來日本車廠將有可能會增加中國本地的生産和採購。 \n \n
因為武漢肺炎而延期的北京車展即將於9月26日正式拉開帷幕。Honda則搶先公佈了旗下展車陣容,將聯合廣汽Honda和東風Honda帶來多款新車,尤其是為了應對中國市場新能源政策與「雙積分制」,這次Honda帶來多款電氣化產品! \n \n作為Honda在電動化領域的最新成果,未來在中國市場投放的首款Honda品牌純電動概念車將於本屆車展全球首發。同時, 搭載Honda獨創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的全新CR-V SPORT HYBRID e+車型也將首次亮相。而廣汽Honda也將帶來第十代ACCORD(雅閣)星空限量版、新款VE-1等車款。 \n從預告圖上雖然很難看出這款概念車是一款SUV還是轎車,但至少可以確定這款概念車不再走復古可愛的路線,凌厲的線條和菱形的前大燈造型讓人感覺相當前衛,此外車頭還採用了封閉式的設計,加上貫穿車頭的LED燈和發光的廠徽,都明顯看出想要引領新世代Honda電動車設計語彙的企圖。 \n \n此外,Honda旗下全系SPORT HYBRID混動家族產品將悉數登場,屆時,Honda展台將以全面涵蓋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領域的強大電動化產品陣容,展現Honda於中國市場電動化事業新進程。與此同時,2020年剛上市不久的人氣車型——廣汽Honda第四代飛度(ALL NEW FIT)SPORT潮跑Pro版和CROSSTAR潮越Max雙系列,以及東風Honda全新CIVIC思域Hatchback也將閃耀亮相,展現Honda獨有的運動信仰和駕控新樂趣。 \n \n \n \n \n
鉛酸電池大廠廣隆光電(1537),產品主要應用在UPS(不斷電系統)、汽機車(含電動)、代步車、高爾夫球車領域,近期瞄準5G基地台所需電池,布局台、越電信標案,並跨足醫療呼吸器及手術室電力所需鉛酸蓄電池,擴大營運布局。 \n 廣隆光電是傳產績優生,近四年每股稅後盈餘都在10元以上,今(2020)年上半年因鉛價下跌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業績衰退15.5%,影響獲利,但H1每股盈餘仍達4.96元,營運表現在傳產股中仍極為亮眼。 \n 鉛酸蓄電池具有技術純熟、安全、價格便宜及高溫特性佳等優點,短期內不易被其他電池全面取代,即使鋰電池在動力電池市場已是主力,但不需長程使的載具或備用儲能電源,如代步車、輕型電動機車(自行車)、高爾夫球車、UPS、通訊基地台等,在成本考量下,鉛酸電池仍是主力供應電池,市場需求不減反增,這也是廣隆營運持續亮眼的原因。 \n 廣隆主要生產基地在越南,針對疫情後的商機,廣隆公司認為,未來訂單能見度高,為擴大生產規模,該公司已計畫興建越南第11座工廠,為後疫情商機做好準備。
儀豐貿易公司從代理銷售轉型走向自我品牌路線專業銷售檢測儀器,長久累積許多產業採購應用,近期因國內多家汽、機車零配件知名大廠採用該公司檢測儀器,引起業界跟進風,尤其EF-4035V-CNC 2.5D- CNC影像量測儀更是廣受青睞,不僅奠定汽機車零配件業量測儀器專業銷售地位,也打響儀豐在各產業界的品牌名號。 \n 儀豐貿易總經理溫明輝表示,過去從事代理銷售檢測儀器累積很長的時間與經驗,尤其透過銷售模式深知客戶的需求與產品間的落差,所以投入自我產品的建立才能依照市場需求而積極開發出功能更強、使用更方便、量測更簡單、更自動的軟體與機台,因此在自有產品上市後產品普獲相關業界肯定。 \n 而如何針對各產業需求推出量測儀器,須斟酌產業需求、製程需求以及產品需求推介給客戶,如近期廣受汽機車業關注之「二次元影像量測儀器」產品來說,其功能從手動-1A機型、半自動3A機型、全自動CNC機型,甚至可修正人為誤差之最高階AUTO機型一應俱全,量測範圍更是從最小(X軸行程)200mm~到最大1,500mm都有,相當適合電子、模具、線切割、塑膠射出、PCB板、導電橡膠、撓性板、導線架、電子零件組、沖壓彈簧、螺絲、刀具、塑膠、橡膠、閥類、照相機、腳踏車零件與汽機車零件等精密加工業。
為落實大陸經濟穩就業、保民生的「六穩」、「六保」工作,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到東北地區吉林省考察,在長春參訪大陸汽車製造重鎮一汽集團時,習近平強調,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受此激勵,陸港汽車概念股24日一度強彈。 \n 新華網24日報導,為了確實做好、落實「六穩」、「六保」工作,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任務,習近平於7月22日至24日先後到吉林省四平市、長春市考察,了解當地農村、企業、科技園區發展現況。 \n 23日下午習近平在一汽集團考察時,在企業展示廳里察看「紅旗」等一汽最新款式的整車產品,並走進整車硬體測試實驗室,了解新技術研發情況。他並與現場幾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交談,詢問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 \n 習近平表示,當今世界製造業競爭激烈,資訊化、智慧化等趨勢不斷發展,對大陸可說是有危有機,危中有機,當前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彎道超車。車企要加強推動大陸汽車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必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他並強調,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n 受到習近平力挺加持,24日陸港股市開盤汽車股明顯走強。但之後受到中美緊張情勢升溫影響,汽車股由漲轉跌。上證綜指當日重挫3.86%,汽車股整體下挫3.25%,其中東安動力、雪龍集團仍力收漲停,廣匯汽車、長城汽車A股收漲逾5%,長春一東收漲3.41%。 \n 港股汽車股同樣先盛後衰,多檔個股由漲轉跌。其中,長城汽車H股漲勢最為淩厲,盤中股價一度漲逾一成,收漲7.23%。吉利收跌1.37%、廣汽收跌0.16%,北汽收跌2.07%,比亞迪跌8.87%。 \n 報導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與中美衝突升溫影響,自今年4月以來,習近平已先後考察浙江、陝西、山西和寧夏等地,除了瞭解當地經濟產業情況,也頻頻強調「脫貧攻堅」的決心。
麗清(3346)第2季營收重回10億元之上,由於6月大陸超過40款新車推出,加上麗清已經量產及在手訂單超過50款電動車、新能源新車款的專案,法人預期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持續呈現逐季攀升表現。 \n 麗清第1季面臨傳統淡季加上疫情封城影響,單季營收掉到6.57億元,產能利用率偏低,每股虧損1.71元。不過,隨著大陸車市好轉,營收在4月起恢復正常,第2季營收回到10.53億元,年增0.4%。 \n \n 麗清第1季LED頭燈14.2%,尾燈51.4%,晝型燈34.4%,第2季尾燈出貨量季增7成,頭燈季增4成,上海、東莞兩大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回到9成。而今年上半年麗清供貨LED尾燈給上汽大眾驕車款朗逸,該款車今年上半年在大陸新車銷售量高達18萬台以上,挹注麗清出貨動能。 \n 中汽協將2020年大陸汽車銷售量目標,由原先的衰退15~25%上修至衰退10~20%,大陸品牌車廠也在6月積極推出新車,累計達到40多款新車問市,而新能源車比重提升,包括廣汽新能源Aion V、上汽通用五菱新寶駿E300/E300Plus等,皆為新能源車與電動車款。 \n 目前麗清手上接單50款電動車、新能源新車款LED車燈專案,有望隨著客戶需求增加出貨。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