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懷柔的搜尋結果,共66

  • 古代最長壽皇帝 熬死兒子 孫子也險些撐不過

    古代最長壽皇帝 熬死兒子 孫子也險些撐不過

    在古代歷史上,皇帝多半是「高危職業」,權力無邊卻壽命短暫,能活到70歲的帝王已是極少數,更遑論百歲。然而,南越武王趙佗卻是例外,活到103歲,親眼送走兒子,連孫子都險些撐不下去。

  • 不去5A景區湊熱鬧  這些人愛上「進山打卡」

    不去5A景區湊熱鬧 這些人愛上「進山打卡」

    據公眾號《定焦One》報導,「草原的牛馬一隻沒看到,都市的『牛馬』倒是紮堆了。」大陸國慶期間,一位在內蒙古大青山徒步的驢友如此調侃當下年輕人的「進山熱」。

  • 明朝建內外兩道長城 雙重屏障藏戰略布局

    明朝建內外兩道長城 雙重屏障藏戰略布局

    萬里長城聲名遠播,卻鮮有人知明朝在北方築起內外兩道長城,其目的不僅防蒙古入侵,更兼顧京師安全與藩王防務。明太祖朱元璋依靠宗室鎮守邊疆,朱棣遷都北京後收回藩王兵權,使長城防線內縮;蒙古威脅仍在,朝廷遂在外長城之外增建內長城,形成內外呼應、保護京師的雙重屏障,充分展現明朝中央集權下的軍事智慧。

  • 民國初年最美女漢奸 行刑前掏1紙條 逆轉死刑判決

    民國初年最美女漢奸 行刑前掏1紙條 逆轉死刑判決

    民國最美女漢奸李香蘭,曾以絕美容貌和甜美歌聲,席捲東北舞台,她的命運因身份揭露而發生戲劇性地逆轉。在行刑前關鍵時刻,一張泛黃紙條揭示了她的日本籍身份,使她從死囚一躍成為無罪釋放,最終被遣送回日本,逃過了歷史的清算。

  • 北宋覆滅後 為何南宋能續命百年 南明卻速亡?3原因揭密

    北宋覆滅後 為何南宋能續命百年 南明卻速亡?3原因揭密

    北宋與明朝雖同樣敗於女真政權之手,但兩者後續命運卻大相徑庭,南宋能偏安江南百餘年,而明朝滅亡後的南明,僅存數十年便土崩瓦解,造成這一差異的關鍵有三:其一,南宋擁有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固守江防,而南明多數將領投降或叛變;其二,南宋依託江南富庶與水網天險,物資與防禦俱足;其三,南宋軍民凝聚力強,而南明內鬥頻繁、人心渙散。

  • 鐵漢柔情!台東打鐵匠超暖心 招待40名弱勢童吃鍋

    鐵漢柔情!台東打鐵匠超暖心 招待40名弱勢童吃鍋

    台東打鐵匠林奕帆性格爽朗、樂於助人,平日除專注鑄鐵工藝外,同時兼職經營火鍋餐廳。中秋節前夕,他特別招待阿尼色佛兒童之家40餘名孩童到店享用石頭火鍋,孩子們樂開懷,他則幽默自嘲,「不要看我一臉兇兇的,其實很喜歡幫助人。」

  • 豪雨釀災 北京44死9失聯

    豪雨釀災 北京44死9失聯

     大陸《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大陸北部地區7月23日至29日遭遇極端強降雨致洪澇災害,北京最重,截至7月31日12時,北京因災死亡44人、失聯9人,其中有31位死者是在同一間養老院。山西省8條河流洪水超警戒線致15死,失聯4人,其中大同市客車遇險失聯14人已尋獲10人遇難。河北也有10人死亡,失聯6人。

  • 4天驟降1年雨 華北釀逾40死

    4天驟降1年雨 華北釀逾40死

     大陸華北連日來暴雨肆虐成災,光是北京4天內就下了近1年雨量,造成至少30人死亡,超過8萬人緊急撤離,若連鄰近津冀蒙災情都算上,死亡人數超過40人。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聲令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北京市委書記尹力28日連夜帶頭勘災外,大陸官方也緊急撥放2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8.2億元)賑災。

  • 影》北京暴雨養老院遭洪水包圍   「老人無助趴窗求援」畫面網揪心

    影》北京暴雨養老院遭洪水包圍 「老人無助趴窗求援」畫面網揪心

    大陸華北地區連日暴雨,多地災情頻傳,截至28日24時,北京全市最大降水量543.4毫米,相當於4天下了近一年的雨,因災死亡人數已達30人。暴雨不僅讓路面積水、馬路邊車子全遭洪水滅頂,部分地區水面更淹至近二樓高。北京密雲區更有一間養老院被洪水圍困,一名老人無助趴窗等待救援,畫面在網路瘋傳,也吸引各界關注,紛紛大感心疼。

  • 京津冀洪澇災情慘重!陸急撥8.2億元應急 部分高鐵停駛

    京津冀洪澇災情慘重!陸急撥8.2億元應急 部分高鐵停駛

    中國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號29日消息,近日北京市密雲、懷柔等地持續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陸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回應。據大陸《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緊急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2億元),支持北京市做好洪澇災害災後應急恢復,重點用於密雲、懷柔等災區受損交通、水利、醫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災後應急恢復建設。並對29日京哈高鐵部分列車採取臨時停運措施。

  • 影》連日暴雨恐怖畫面曝!北京累計30人亡   居民急奔屋頂等待直升機

    影》連日暴雨恐怖畫面曝!北京累計30人亡 居民急奔屋頂等待直升機

    大陸華北地區自23日起遭逢連續暴雨,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累積雨量驚人,部份水庫高水位運行、河道堤防出險、積水也淹沒路邊車輛,災情嚴重。北京市多處地區更出現雨水倒灌、存民受困於屋頂,等待鏟車車斗、直升機救援。截至28日午夜,北京因連日極端暴雨造成重大災情,全市因災死亡30人。

  • 雨彈襲北京!今日降水排行榜前十占6位 官方全力救災

    雨彈襲北京!今日降水排行榜前十占6位 官方全力救災

    根據界面新聞報導,北京強降雨繼續,對市民上班通勤造成明顯影響。29日6時至7時,全大陸降水排行榜前十名中北京占六位,朝陽降雨量22.2公釐下至第一;7時至8時,海澱、房山降水量位於全大陸前十,更示警北京大部降雨持續,部分地區雨勢猛烈,可達暴雨量級,局部或現大暴雨。

  • 北京暴雨成災!已知30人遇難 習近平、李強都說話了

    北京暴雨成災!已知30人遇難 習近平、李強都說話了

    大陸央視新聞29日報導,近日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本輪強降雨以來,截至28日24時,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強度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連續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北京全市因災死亡30人,其中密雲28人、延慶2人。

  • 三國猛將名氣輸趙雲 當年沒入蜀漢 否則改寫歷史

    三國猛將名氣輸趙雲 當年沒入蜀漢 否則改寫歷史

    三國群雄割據,名將輩出。提及公孫瓚麾下大將,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常山趙子龍」趙雲。但正史記載中,真正深受公孫瓚倚重、實力不容小覷的,卻是另一位低調的猛將「田豫」。他不僅武藝出眾,治軍有方,更擅長安撫邊境民族,數十年鎮守北疆,無戰事騷動。年少時他曾與劉備相識,惺惺相惜,卻因孝道與時勢擦肩而過。若當年他選擇加入蜀漢,或許荊州不失、北伐不敗,三國歷史也將改寫。

  • 隋末最硬割據王!梁師都撐12年 直到李世民登基才亡國

    隋末最硬割據王!梁師都撐12年 直到李世民登基才亡國

    隋朝末年群雄割據、天下大亂,英雄爭鋒之際,多數勢力迅速敗亡,僅有梁師都憑藉突厥支持,屹立不倒12年。《搜狐網》歷史專欄分析,梁師都雖無強大兵力,卻成為最後一個在唐朝統一前滅亡的地方政權,直至李世民登基後,才正式被剷除,畫下波瀾壯闊的亂世句點。

  • 朱棣篡位後殺紅眼 卻對沐家軍退讓三分 背後原因很現實

    朱棣篡位後殺紅眼 卻對沐家軍退讓三分 背後原因很現實

    自古帝王家無情,皇位之爭從來無涉親情,只有權力與生死的較量。從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到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役,歷史不乏親族相殘、血染黃袍的悲劇。燕王朱棣在奪權過程中大開殺戒,清算建文帝舊臣、血洗朝堂,卻對駐守雲南、實力強大的沐家軍格外謹慎,背後原因很現實。

  • 匈奴不殺漢人俘虜! 做1事「把敵人變自己人」

    匈奴不殺漢人俘虜! 做1事「把敵人變自己人」

    在冷兵器時代,俘虜的命運通常如同草芥,生死往往只在一念之間。然而,匈奴卻採取了出人意表的策略,對漢人俘虜不僅不加以殺害,反而主動為他們配婚,鼓勵生育。這種看似寬容的人道安排,實則隱藏著一場深謀遠慮的民族擴張計畫。從勞力補充到文化融合,從血脈延續到人心控制,匈奴藉由「予妻生子」的手段,巧妙地將敵人變為自己人,既壯大本族力量,也削弱對手根基。

  • 陸攻克世界性難題!成功提濃利用「低濃度煤層氣」

    陸攻克世界性難題!成功提濃利用「低濃度煤層氣」

    大陸《科技日報》8日報導,在煤礦百米深井下,空氣游離瓦斯(煤層氣)如同難馴的烈馬:既是礦井安全「頭號大敵」,又屬清潔能源戰略資源。

  • 上朝總穿補丁衣 朱元璋狂讚清廉 劉伯溫:這人得殺

    上朝總穿補丁衣 朱元璋狂讚清廉 劉伯溫:這人得殺

    明朝建立前,朱元璋曾重用過元朝大官張昶,認為他熟知元朝事務,又相當有才華,且總是拒絕賞賜、穿著補丁過的衣服,形象相當清廉。不過謀士劉伯溫看出了張昶懷有二心,便勸朱元璋殺了他,朱元璋一開始還想給機會,直到看到張昶私通元朝舊臣的信件,才知道一切都是真的,自此變得多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