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戰區指揮的搜尋結果,共96筆
國防部長顧立雄5日下午於國防部博愛大樓主持「樺加沙颱風救援有功官兵」表揚大會,親自頒發救災紀念章予陸、海、空軍等101位官兵代表,表彰他們在颱風侵襲期間,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展現國軍「保國衛民」的核心價值。
總統賴清德昨日視導國軍「陸勝1號操演」部隊,實地了解戰備訓練情形,除肯定國軍在烈日、風雨及長時間訓練中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充分展現堅毅不拔的戰鬥精神與專業素養;並強調,政府會持續支持國軍建軍備戰,唯有積極投資國軍,厚植國防實力,才能真正確保臺海的和平與穩定。
為確保後備旅能迅速銜接體系運作,第3作戰區指揮官陳中將昨日前往北部地區視導後備旅移編整備作業,由指揮部高勤官、各處(組)長及地區後備旅旅長與會,期透過整合後備體系,使作戰區在戰時能迅速納編後備旅,強化整體作戰效能,共同肩負國土防衛任務。
因應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為協助災區民眾恢復日常生活,第3、5作戰區及海軍陸戰隊指揮部增援兵力,昨日搭乘臺鐵專派列車趕赴花蓮災區,協力部分救災兵力輪替,並執行任務現勘會銜,持續擴大救災效能;目前計逾3000員兵力及各型裝備機具全力投入救災。總統賴清德昨晚也在臉書貼文,感謝辛苦的國軍弟兄姊妹,並特別謝謝在背後默默支持官兵的家人們,「因為有你們,前線更有力量。」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災情,近日有不少熱心民眾紛紛自備鏟子等器具,自發前往災區,協助當地居民整理家園。而賴清德總統日前也在勘災現場當場授權國防部、戰區指揮官與鄉公所,只要取得共識,就可進入民宅幫忙。軍方也表示,視受災戶家中情況,原則上「3人一組清到好」,人員不會換來換去,盼藉此讓災民安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不過救災工作還沒完,外界究責聲音此起彼落。前立委沈富雄認為,事後調查中央、地方都有責任,但在現場救難時不要搬出這些事來說。
賴清德總統26日到嘉義慰勞陸軍步兵257旅精北營區、水上基地空軍四聯隊,提到明年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達到GDP的3.32%,可望於2030年前達到GDP的5%,提升國軍的待遇,強化本土國防工業量能,打造國防的優質台灣品牌。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嚴峻,各縣市及國軍紛紛搶進救災,賴清德總統25日前往勘災,災民請求國軍進入住宅清淤時,不同於今年7月他在台南勘災對災民表示「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當場授權國防部、戰區指揮官與鄉公所,只要取得共識,就可進入民宅幫忙。他指示國軍「救災視同作戰」,全力支援災區。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傷亡慘重。賴總統災後第3天才至現場勘災,只見國軍暫時放下救災工作,因總統要逐一擊掌,還說這次他授權國軍破例進屋救災。顯見之前賴至台南勘災引爆的國軍救災爭議是心中一道陰影,才會在滿目瘡痍的現場與國軍「give me five」,畫面顯得格外突兀!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已釀14人罹難、30多人失聯災情。賴總統災後第3天才至現場勘災,只見國軍暫時放下救災工作,因總統要逐一擊掌,還說這次他授權國軍破例進屋救災。顯見之前賴至台南勘災引爆的國軍救災爭議是心中一道陰影,才會在滿目瘡痍現場與國軍「give me five」,畫面顯得格外突兀!
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等縣市,賴清德總統面對災民請求時,解釋國軍依規定不能進入民宅,但今天(25日)賴清德前往花蓮縣光復鄉勘災,由於不少災民家戶都是淤泥,賴總統授權國防部、戰區指揮官,在避免誤解狀況下,可幫助災民搬大型家具、清除淤泥,國軍也還可以增加人力。
中科院自主研發的「快奇」攻擊型無人艇,在今年8月於國軍精準彈藥射擊操演中,以創新「無人機/艇海空聯合作戰」戰術戰法進行實彈射擊,已在台北國際航太展中登場亮相。
強烈颱風「樺加沙」發威,為花蓮帶來致災性豪雨,今(23)日下午釀成重大災情!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於下午2時50分驚傳壩頂溢流,洪水如猛獸般宣洩而下,僅短短50至70分鐘便抵達下游的馬太鞍溪橋,狂暴洪峰在2小時內直撲橋體,最終導致溪橋應聲斷裂,道路中斷,滾滾泥流更一路漫淹至光復市區,景象怵目驚心。
中國最新、最先進的航母「福建」艦預計即將服役,軍事觀察家指出,它的母港很可能設在南海。
為追思國軍先烈為國犧牲奉獻精神,國軍各作戰區昨日至忠烈祠、忠靈塔等地舉行秋祭國殤典禮,由主祭者率官兵及遺族代表,向先烈靈位上香、獻花、行禮致敬,表達對先烈將士的感念與崇高敬意。此外,主祭者於典禮結束也逐一向先烈遺族與家屬慰問,表達無限追思與緬懷。
總統今(22日)上午前往宜蘭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時宣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GDP 3.32%,也可望在2030年前比照北約的標準,達到GDP 5%目標。針對立法院提出的軍人待遇提升,他說,後續若大法官解釋合憲,將追溯補齊;倘有違憲,將另循其他方式照顧國軍。據估計,未來五年國防預算若達GDP 5%約可達1.8兆元。
賴清德總統今(22日)前往宜蘭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時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GDP3.32%,展現守護國家安全、保護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政府也將持續修建營舍空間,改善國軍福利待遇,並支持國防自主,讓台灣的軍工產業強化國防力量,達成永續雙贏。賴清德並期勉國軍持續秉持忠義軍風,成為一支「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繼續守護自由民主的日常生活。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在開羅舉行三國會議,商討打擊日本的戰略及戰後國際秩序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會後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向被侵略國歸還一切侵占的土地,根據公平正義原則規劃戰後東亞新局面。「開羅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是由羅斯福總統提議,確立中國為世界「四大國」之一,中國在戰後世界秩序重建中享有與美國、英國、蘇聯同等重要的政治權力與地位。羅斯福作出這項決策,既是出於戰爭形勢的考量,中國戰區在整個太平洋戰爭體系中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位置,蔣介石領導的中國軍隊對日本展開的全面戰爭牽制住了日本近兩百萬軍隊;也是出於威爾遜式的理想主義構想,深信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一定能夠按照憲政方式完成政治改革,使中國成為與美國一樣的民主國家。羅斯福首次在中美關係史上,不是像以往那樣將美國視為中國的拯救者,而是將中國塑造為決定戰後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力量。開羅會議把中國問題置於首要位置,彰顯出羅斯福政府對華政策的理想主義色彩和現實意義。羅斯福高度評價了蔣介石的優秀品質:「他是一位有遠見卓識、英勇無畏、對目前及將來的諸多問題有獨到見解之人」;同時,他展望了「四大國」的合作前景:「英國、蘇聯、中國、美國以及其他盟國的人口占了世界總人口的3/4還要多。只要這四個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團結一心,堅定地維護世界和平,就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夠再次挑起世界大戰。」
柬埔寨軍方於30日發出嚴厲指控,直指泰國的軍隊在雙方已達成的停火協議生效之後,仍然「違背承諾,出爾反爾」。柬埔寨軍方表示,泰國軍方以邀請柬埔寨士兵一同拍照作為藉口,誘騙柬方人員靠近,隨後發動突襲,強行挾持了20名柬埔寨士兵。
總統賴清德昨日視導「M1A2T戰車換裝實彈射擊訓練」,肯定該款戰車強大的打擊力與機動力,並表示,相信結合無人機等各種新式武器,以及在戰術、戰法上的創新,將更能落實國家戰略目標;賴總統也強調,政府會做國軍後盾,盼團結合作守護國家主權,維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