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投信投顧事業的搜尋結果,共09

  • 卓榮泰決心打造 台灣經濟創新體質

    卓榮泰決心打造 台灣經濟創新體質

     行政院長卓榮泰決心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創建「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將其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全力推動,目標是2030年時,要讓台灣財富管理規模將翻倍至60兆元。為此,他支持「2年有感、4年有變、6年有成」的具體時程,全台第一個試驗點高雄金融專區,定位為點燃此一計劃的聚焦點。

  • 彭金隆加快鬆綁 拚亞資中心兩年有感

    彭金隆加快鬆綁 拚亞資中心兩年有感

     為一改以往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有宏偉企圖卻未能具體落實的情況,這次捲土重來,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喊出「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的三階段目標,期許2030年時,台灣金融業資產管理規模從目前約30兆元,翻倍達到60兆元。因此,近一年來金管會加速鬆綁各項限制,並展現二大成果:高雄資產專區、TISA正式上路。

  • 亞資高雄專區試辦 揭5亮點

    亞資高雄專區試辦 揭5亮點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的首個示範區「高雄金融專區」,試辦辦法1日正式出爐。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指出,這次鬆綁範圍相當廣共有38項業務可試辦,如開放可銷售未具證境外基金、銀行可辦理保單融資、保費融資、金融資產組合融資(Lombard Lending)、投顧可辦理外部資產管理業務(EAM)等都可以做。預計4月開始接受申請、7月可正式開辦,原則上觀察半年至一年間。

  • 《金融》集保結算所成立投信輔導部 助落實內控內稽制度

    集保結算所在金管會支持與指導下,14日正式成立「投信輔導部」,專責辦理境內外基金募集案件審查及投信業的查核與輔導作業,以協助金管會督導投信業落實內控及內稽制度,保障投資人權益,進而推動安全及發展並進的基金市場。

  • 境外基金總代理 限制放寬

     助攻財管2.0,金管會2日宣布修法,擴大境外基金總代理行政服務範圍。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指出,原本境外基金總代理只能對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SU(國際證券分公司)提供「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基金」行政服務,現擴大到可協助「銀行(DBU)、券商(DSU)」辦理相關業務,可提供五大行政服務,預計38家境外基金總代理投信投顧可受惠。

  • 警示帳戶解凍 有望加速

    警示帳戶解凍 有望加速

     看中金融行動法規調適平台的速效,國銀提案熱烈。金研院指出,9月10日銀行業的提案方向非常廣泛,由於金管會函釋令非常多,有時會造成行政流程重複、第一線櫃檯人員、客戶不便,透過金融行動創新法規調適平台就可快速解決,其中,與民眾最切身相關的警示帳戶解凍有望加速。

  • 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 得獎揭曉

    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 得獎揭曉

     由「財團法人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彭博Bloomberg」與「今周刊」共同合辦第「二十七屆傑出基金金鑽獎」獲獎名單昨(21)日揭曉並舉辦頒獎典禮。本屆符合評選標準的國內外基金及ETF基金共高達1,692檔,經過熱烈的競爭下,最後「國內基金獎」總計有7家投信公司發行的5檔基金得獎、9檔基金入圍。「ETF基金獎」有3家投信公司發行共8檔基金得獎,1檔基金入圍。「海外基金獎」則有15家投信投顧公司所發行或總代理的23檔基金得獎。

  • 《金融》防堵投信經理人弊案 金管會擬修法重罰

    投信經理人近年違規跟單炒股弊案頻傳,由於現行對於投信投顧業未建立及落實執行內控,僅能處限制性措施,金管會在參酌各國監理制度後,宣布規畫透過13項措施,分三階段強化防範經理人利益衝突,新規上路後若再出現違反內控規定,最高將可重罰1500萬元。

  • 上市ETF財報申報 邁無紙化

    上市ETF財報申報 邁無紙化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為配合主管機關推動對投信投顧事業申報資料數位化改善措施,並減少上市ETF發行人的申報負擔,已於13日公告修改相關辦法,簡化上市ETF發行人的ETF基金財報申報相關規定,自即日起實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