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投資利益的搜尋結果,共156

  • 《光電股》TPK第三季獲利年增124% 前3季EPS增至2.55元

    宸鴻科技TPK-KY(3673)公布2025年第三季自結營運成果。TPK-KY今年第三季營收雙減約13%,而產品組合、成本降低,單季獲利4.46億元,季增2.76%、年增124.12%,稅後稀釋每股淨利為新台幣1.09元,持平5年以來單季高檔;TPK-KY今年1-9月累計稅後稀釋每股淨利升為新台幣2.55元。TPK-KY同步公布10月營收,單月43.03億元,月減16.54%、年減19.86%,創下今年度單月次低;前10月營收527.38億元,年減9.69%。

  • 壽險業避險比重 創歷史新低

    壽險業避險比重 創歷史新低

     「花大錢避險」與「不花錢直球面對未來匯率波動」,讓壽險陷入兩難,現況是壽險業明顯偏向先止血,把避險成本降低。保險局28日公布保險業9月損益、外價金水位、避險狀況等數據,壽險業避險比重驚見降到60.1%,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不過,9月外價金也創下史上次高達3,419億元成了壽險業不砸錢避險的底氣。

  • 壽險避險比重掉到60.1%史上最低 金管會曝原因

    「花大錢避險」與「不花錢直球面對未來匯率波動」總讓壽險陷入兩難,不過,現在壽險業明顯偏向先止血把避險成本降低。保險局28日公布保險業9月損益、外價金水位、避險狀況等數據,壽險業避險比重驚見降到60.1%,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不過,9月外價金也創下史上次高達3,419億元成了壽險業不砸錢避險的底氣。

  • 新壽為何態度丕變?2大痛點被踩只能放棄 專家完整分析

    新壽為何態度丕變?2大痛點被踩只能放棄 專家完整分析

    針對北士科T17、T18基地地上權轉移爭議,新光人壽昨(22日)宣布願意與北市府談合意解約,前提是能夠拿回已支付的相關成本。新壽一改先前強硬態度,放棄追求未來投資利益,讓輝達能夠進駐,不動產專家分析背後原因直指,新壽陷入「打輸了沒土地,打贏了沒時間」的困境,且輝達手上有許多替代選項。

  • 金管會助攻見效!三大境外金融中心前八月賺21億美元、年增66%

    金管會不斷鬆綁助攻,境外金融中心也起死回生。據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OIU8月終於破蛋賣出1張保單,終結連14個月掛蛋的窘境,而今年前八月的三大境外金融中心(3O)獲利也大爆發,突破「2字頭」達21.6億美元(約661億元新台幣),年增66%。

  • 彭金隆下周赴財委會報告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報告,根據書面報告顯示,聚焦六大重點,強化金融業資本韌性與風險監理、健全金融市場發展、落實消費權益保護與普惠金融、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加速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落實永續金融驅動低碳轉型,其中,壽險業接軌ICS、亞資中心進展、虛擬資產服法、亞洲那斯達克計劃等都是財委會關注焦點。

  • 彭金隆13日赴財委會報告 六大「必考題」出爐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報告,報告聚焦六大重點,也將成為「必考題」,包括:「強化金融業資本韌性與風險監理、健全金融市場發展、落實消費權益保護與普惠金融、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加速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落實永續金融驅動低碳轉型」,其中,壽險業接軌ICS、亞資中心進展、虛擬資產服法、亞洲那斯達克計劃等都是財委會關注焦點。

  • 《金融股》玉山金逆揚 前9月獲利創新高

    金控9月營收陸續發布,玉山金(2884)9月稅後盈餘29億元,前9月稅後盈餘262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率達25.51%,EPS為1.62元。玉山金股價反應營收成長今(8)日開高維持漲勢,嘗試穩住5日線。

  • 《金融》金融三業前8月衰退幅度收斂 銀行業續登同期高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2025年前8月稅前淨利6040.81億元,年減2151.79億元或26.27%,衰退幅度較前7月36.75%收斂。其中,僅銀行業受惠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而逆勢成長,以4316.2億元持續改寫同期新高。

  • 金融三業 前八月獲利分歧

    金融三業 前八月獲利分歧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八月獲利,整體獲利6,040.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192.6億元,大減2,151.79億元,年減幅度高達26.27%。不過,銀行仍續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率達5.8%,保險業則是大減74.2%,證券期貨年減11.5%。

  • 匯損衝擊 金融三業前8月獲利年減26%

    匯損衝擊 金融三業前8月獲利年減26%

     金管會公布今年前8月金融三業總計獲利6040.81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8192.6億元,年減26%,不過減幅已經有所收斂;銀行與保險業呈現兩樣情,銀行前8月獲利創新高;惟保險業獲利萎縮逾8成,仍未擺脫年初匯損的陰霾。

  • 金融三業前八月獲利分歧 銀行獨占鰲頭、保險業慘摔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八月獲利,整體獲利6,040.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192.6億元,大減2,151.79億元,年減幅度高達26.27%。不過,銀行仍續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率達5.8%,保險業則是大減74.2%,證券期貨年減11.50%。

  • 8月達3,726億 壽險外匯準備金 衝史上最高

     壽險抵禦力來到史上最強,保險局30日公布8月保險業獲利與避險、外價金狀況,8月受惠新台幣貶值、台美股市大漲挹注獲利,其中壽險業稅前獲利達新台幣330億元、產險業34億元,雖然平淡無奇,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底壽險外價金餘額來到3,726億元,創史上最高水位,金管會表示,主要是新台幣貶值加上外匯準備金新制與暫行措施壽險加倍提存,因而推升外價金水庫滿水位。

  • 陸反擊!對墨西哥貿易壁壘開啟調查行動

    墨西哥日前宣布擬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徵最高50%關稅,對此中國決定做出反擊,中國商務部宣布,25日起,對墨西哥涉中限制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 銀行業前七月獲利 冠金融業

    銀行業前七月獲利 冠金融業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七月獲利,整體獲利4,866.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693.99億元,大減2,827.82億元,年減幅度高達36.75%。不過,銀行業仍續創史上新高,賺近3,700億元、年增率達3.5%,保險業受到匯損影響,僅賺424億元、較去年大減86.7%,證券期貨投信顧業則賺743億元、年減20.45%。

  • 金融三業前7月獲利大減36.75%!銀行業逆勢創高 保險業慘衰86.7%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前七月獲利,整體獲利4,866.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693.99億元,大減2,827.82億元,年減幅度高達36.75%。不過,銀行仍續創史上新高,年增率達3.5%,保險業則是大減86.7%,證券期貨年減20.45%。

  • 《金融》保險業7月賺230億元 前7月仍驟減近87%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獲利及匯兌損益最新統計,由於新台幣匯率微貶、台股及美股同步回穩,保險業2025年7月稅前獲利197億元,連2月繳出獲利表現。累計前7月稅前獲利424億元、雖年減達86.7%,但衰退幅度較前6月91.6%收斂。

  • 台股回神 保險業7月賺230億

    台股回神 保險業7月賺230億

     受惠台股、美股7月上漲,保險業連二月賺錢。保險局主秘古坤榮28日公布,7月保險業賺230億元,包括壽險業賺197億元、產險業賺33億元,主要是台股當月漲逾5%、美股那斯達克漲逾3%,因此壽險未實現損益增加千億元,拉升壽險獲利,壽險淨值月增更因此達1,276億元,新台幣雖小貶,但避險成本仍高,壽險仍出現756億元匯損。

  • 股市回神  保險業7月賺230億 壽險淨值月增千億

    股市回神 保險業7月賺230億 壽險淨值月增千億

    受惠台股、美股7月上漲,保險業獲利也維穩、連二月賺錢。保險局主秘古坤榮28日公布,7月單月保險業賺230億元,其中,壽險業賺197億元、產險業賺33億元,由於台股七月漲逾5%、美股那斯達克漲逾3%,因此壽險未實現損益增加了千億元,拉升了壽險獲利,壽險淨值也較上月增加了1,276億元,7月新台幣雖小貶,但由於避險成本仍高,壽險單月仍出現了756億元的匯損。

  • 和碩Q2匯損衝擊 Q3迎三活水

    和碩Q2匯損衝擊 Q3迎三活水

     和碩公告第二季財報,第二季營收2,673.36億元,季減1.9%、年增5.4%,然受匯損影響,毛利率3.1%,稅後純益2.87億元,年減94.9%、季減93.3%,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11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