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拓寬的搜尋結果,共883筆
清水地熱公園是近年來宜蘭縣最熱門的遊憩景點,但也常造成附近交通大打結,三星鄉公所希望縣府能將通往地熱公園的狹小道路拓寬並進一步安排接駁車,對此,縣府相關單位表示,要拓寬道路有困難,或許加裝號誌管制方式較為可行。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1年2月22日上午前往楊梅區,視察「榮平路拓寬工程(台66以北)」時表示,榮平路是連接快速路5段及復旦路的重要路段,原路幅狹小,尖峰時段易交通壅塞,因此市府專案補助楊梅區公所辦理道路拓寬及邊坡改善。整體拓寬工程分為2期,道路寬度從原本4.5公尺,拓寬為12公尺,工程總經費約559萬元,於2020年11月開工,預計在2021年3月底竣工,拓寬後可望提升用路人行車安全性,順暢的車流也將帶動平鎮及楊梅高山頂生活圈的結合。
桃園市楊梅區榮平路為通往快速路五段及平鎮區復旦路重要通路之一,因路幅狹小,汽車行駛會車困難,導致每逢上下班時段壅塞,有鑑於當地交通流量日益增加,市府進行瓶頸道路改善拓寬,整體工程預計3月底完工,可望提升用路人行車安全性,車流順暢也將帶動平鎮及楊梅高山頂生活圈結合。
大甲殯儀館是台中市海線的主要殯儀館,服務範圍從北邊苗栗縣苑裡到南邊彰化縣,每逢吉日殯葬隊伍眾多,由於東側聯外道路僅4米寬,不僅會車困難且曾造成車輛跌落田間。台中市政府編列3480萬元將把道路拓寬為8米,19日舉行動工。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預計7月下旬完工,拓寬後會車不再卡關。
台中市大甲殯儀館是海線主要殯儀館,服務範圍從北邊苑裡到南邊彰化,每逢吉日殯葬隊伍眾多,由於東側聯外道路僅4米寬,不僅會車困難且曾造成車輛跌落田間,市府編列總預算3480萬元將道路拓寬為8米,19日舉行動工典禮。市長盧秀燕表示,這是地方10多年來的心願,預計7月下旬完工,道路拓寬後將讓會車不再卡關。
彰化縣政府推動的東彰道路全長28公里,僅剩南延段瓶頸,交通部帶來新春賀禮,17日傳出已正式核定,將從溪州鄉榮光路拓寬到二水鄉民生路,總經費4億9500萬元,全線通車後,將串聯台74甲線、台76線及台3線,可望紓解國道1號、3號的中部車流。
為了改善彰化東側缺乏南北向快速路網問題,彰縣府推動闢建八卦山麓之東彰道路,分北、中、南段,全長28公里。中段已經完工通車,北段8月要動工土,南延段終點僅至榮光路,勢必要拓寬,交通部帶來新春賀禮,2月2日正式核定,6月也要動土,全線通車後,串聯台74甲線、台76線及台3線,發揮區域路網功能紓解國道1號及國道3號中部車流。
《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美國接連對香江祭出一系列金融制裁,比如取消香港特別待遇、加強在美上市中概股審查、禁止美國人投資有軍方背景的陸企等,一度讓不少人「看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從客觀新形勢來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僅難以被取代,反而因更多開放舉措,金融中心地位反而愈加更穩固。
台中市潭子區福貴路38巷面寬原6米,因地主提告要求市府還土,路寬從6米縮為2米,市議員賴朝國與立委楊瓊瓔2日邀集相關單位現勘,為居民請命。建設局指出,預計4月底前洽地主協議價購,用地取得後即刻進場施作。
通往觀務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竹122線(南清公路)五峰鄉段九彎十八拐,沿途有清泉風景區、張學良故居及霞喀羅古道等景點,每年農曆春節吸引很多遊客造訪,縣府已加緊改善31K處瓶頸路段,預計春節前可竣工雙向通車。
基隆市中正區潮境公園一帶景色優美,吸引數十萬遊客打卡朝聖,但從北寧路過平浪橋的路幅狹小,時常發生人車爭道,市府與公路總局研擬將道路拓寬,增加自行車道及行人空間,目前初估9月中能完工。
木麻黃是綠化金門,打造「海上公園」的大功臣,卻也一直是地方爭議的焦點。金寧鄉盤山村民今天再赴縣議會陳情,痛批護樹團體罔顧人命,無視環島北路4年來近百件大、小車禍的事實,一再用民粹手段向縣府施壓,導致車流量最大的金大段至瓊林迄未能拓寬,強調每天提心吊膽過日子的居民,早已忍無可忍了。
台南市府為利區域發展及民眾通行便利,編列預算辦理南53線(台19線至西寮排水分線)後段道路的開闢拓寬,市長黃偉哲關心工程品質,22日特地前往視察,要求完善更好的品質,強化交通安全與舒適。
拜登新政府上任,國安高層分析「拜登新政府的國安團隊核心」、「拜登新政府的挑戰與亞洲戰略佈局」人事與政策兩大面向表示,從龐培歐的放寬限制,可以視為把「道路拓寬」,雖然道路拓寬了,但台美關係仍要「安全駕駛」。
新竹縣長楊文科為打通竹縣交通任督二脈,全力推動十大交通建設,其中新豐、竹東和新埔3地均急需改善道路,規畫以第2預備金支應經費以節省時間,3項規畫案去年底已獲中央核定補助經費,將可提早進入設計和發包作業。
新竹地區通往科學園區主要道路,交通尖峰時段都壅塞,峨眉北埔通往園區的竹43-1線,20年前曾局部拓寬,但有200米「卡」在民宅和邊坡成瓶頸路段,行車險象環生,縣府年底前將完成拓寬,解決長久以來的塞車窘境。
苗栗縣苑裡鎮121縣道舊社至山柑段,原既有路寬僅8米,1983年間陸續辦理拓寬,但其中5路段遭周邊地主反對,遲遲無法開工,事隔2、30年,其中1段18K+780至18K+830拓寬工程終於露出曙光,工務處表示,花費1年多時間向受影響住戶釐清疑慮,近日取得共識,預計於3月12日開工。
新竹地區通往科學園區主要道路,交通尖峰時段都壅塞,峨眉北埔通往園區的竹43-1線,20年前曾局部拓寬,但有200米「卡」在民宅和邊坡成瓶頸路段,行車險象環生,縣府年底前將完成拓寬,解決長久以來的塞車窘境。
台中市大甲區孟春里重要聯絡道路經國路1866巷,狹窄巷口坡度達30度又緊鄰灌溉溝,行人必須緊貼牆壁或站在溝緣避車,是一極度危險路段,13日開始進行改善工程,為水利溝加蓋拓寬巷道,工程預計農曆年前完成,市議員吳敏濟提醒用路人施工期間注意安全。
連通埔里鎮麒麟里與仁愛鄉中正村的投70線最後一段800公尺瓶頸,南投縣府採用懸臂式工法,克服上下邊坡陡峭的地形困難,以最少開挖最高施工品質達到拓寬減災的兩大目標,不僅原本憂心未獲益先受害的沿線地主一改反對轉而全力支持,工程順利如期完工後,並獲得第20屆全國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5日縣長林明溱與與地方人士共同剪綵同慶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