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控制台灣的搜尋結果,共82筆
內政部移民署3日表示,因在大陸地區設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迄今已通報戶政機關廢止約50人的台灣戶籍。據媒體報導,名單中包括在福建任教的台籍教師張立齊。張立齊回應,遭陸委會非法剝奪台灣身份,只因為自己持有效期六個月過渡性的大陸定居證,台灣就將他除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這一條嗎?憑什麼擴大解釋,法律是你民進黨說了算嗎?」
為控制台灣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擴大,農業部再擴大全國性豬隻移動與屠宰十日的緊急措施。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撕裂長期自豪的防疫防線,也讓一個原本被視為「風險存在,但可控」的隱憂,瞬間成為現實。
美國總統川普下週即將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外峰會,而雙方當務之急,就是緩解最新一輪出口限制和關稅威脅。不過,川普透露,他很可能與習近平討論台灣問題。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14日發布《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報告,關於如何在台灣問題上保持穩定關係,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應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北京則可澄清,只有出現反分裂法最極端的情況下,動武才會是選項之一。報告也提出大膽建議,建議華府確保台灣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國的支持升級兩岸緊張。
二戰結束美國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七十多年後美國再次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指控中國刻意曲解「開羅宣言」等文件,脅迫台灣,而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究竟美國意欲為何,引起各方猜測。
二戰後初期美國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七十多年後美國再次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指控中國刻意曲解「開羅宣言」等二戰文件,試圖脅迫台灣,而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究竟美國意欲為何,引起各方猜測。
在接受《今周刊》越洋專訪的過程中,才剛過完33歲生日的拉奇(Palmer Luckey),說了超過20次「瘋狂」,絕大多數是用來形容自己。
9月19日,中美兩國元首通了電話,原本混沌的形勢出現明朗,一場大國之間的世紀大交易,正在緩緩揭開序幕。
9月19日,中美兩國元首通了電話,原本混沌的形勢出現明朗,一場大國之間的世紀大交易,正在緩緩揭開序幕。
公費新冠疫苗10月起開打,我國去年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僅20%,不到英、美、韓國一半,最新調查顯示,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有6成猶豫是否打疫苗,主因是擔心疫苗副作用;專家強調,新冠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均獲認證。疾管署長羅一鈞呼籲,今年已備妥300萬劑新冠疫苗,鼓勵高風險族群積極施打。
南韓媒體《韓民族日報》今(29)日刊出分析文,以愈來愈多中國專家呼籲北京加快吸收台灣的時間表為例,評論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的關稅戰,意外讓台海緊張局勢升溫,尤其川普政府混亂的外交政策及漠視盟友,正壯大大陸鷹派人士的聲音。
賴清德上任一年多,各項台獨說法與做法越來越多,不勝枚舉,就連台灣內部的大罷免及拋出的雜質說,也都與反中抗共追求台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台獨是台灣內部一部分人的夢想,有夢最美,但希望不見得相隨,這群人的夢想對台灣、對中華民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都是殘酷的傷害,所帶所來的風險與危機無需多言,這使得台灣和平變成一種必須花錢、花時間還不見得能維持的狀態;而大陸方面啟動依法懲獨的實際動作,把兩岸衝突不斷推向高峰。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今(26)日舉辦記者會,痛訴國民黨金門、馬祖立委陳玉珍、陳雪生雙北的國民黨立委連署6項《離島建設條例》修正草案,為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淪為中共「一國兩制」試驗區鋪路;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中共此舉是想將台灣黎巴嫩化,建立在台灘頭堡「蘇區」或相對親中的「邊區政府」,就如同伊朗在黎巴嫩扶植真主黨,用以操控黎巴嫩的政局。
前言:筆者一生似乎與蘇聯油輪「陶甫斯號」有著不解之緣:年輕時常聽父親談到他於一九五三年在海軍花蓮巡防處任職期間,奉命率「炮六號」炮艇出海臨檢(Visitation)英國商船的往事;然後於一九五四年在《亞洲畫報》上,首次看到海軍拿捕(Seize)「陶甫斯號」之報導;在中國文化學院東語系俄文組(後改制為中國文化大學俄語系)就讀期間,更常聽師長們談到這艘油輪及船員的故事;到了在政大外交研究所就讀期間,筆者開始就國府關閉大陸港口(Closure of port),以及拿捕蘇聯油輪的法律問題進行研究;接著於一九七五年考入外交部後,擔任亞西司蘇聯科長的第一天,凌楚珣司長便命筆者就「陶甫斯號」事件撰寫一篇報告,同時在翻閱全部檔卷後,對此事件的發生原委和時代背景,及其衍生出的法律和政治問題,始真正有所瞭解。
全台約200萬人有氣喘,其中約5%、10萬人為嚴重型氣喘。醫師指出,許多人過度依賴短效緩解劑,恐導致氣喘惡化,治療關鍵為「抗發炎」,呼籲民眾使用吸入性抗發炎藥、生物製劑等,才能有效控制氣喘。
川普政府與中共之間終於在全球矚目下,以令人意外的速度很快地達成雙邊關稅協議。多年來經常發表台海問題分析與預測的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urgerson)在接受訪談時表示,中美貿易戰可以透過談判解決,但是川普任內仍然會與中共之間發生一場台海危機,在川普因關稅爭議而失去盟友的信任後,是否還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台海危機,令人嚴重地懷疑。
中美要對話要和解,兩岸這樣持續對立也不是辦法,雖然和平是雙向的,然而,面對賴政府一周年之際,雖然現今兩岸關係仍沒有任何的曙光,但和平主義者仍不放棄希望,期盼對賴政府及民進黨和綠營支持者仍需要思考一些問題,能否要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是一條無法挽回的不歸路,需要深思;賴清德該怎麼說?怎麼做?恐怕要仔細的琢磨;話一出口就難以回頭,賴清德上任時以民國時期的祖國論來面對中國大陸;一年了以二戰反侵略反專制,以1949年中共建政來回應,期盼放棄對台侵略;未來呢?文革或八九民運來說事嗎?一路走下去,兩岸無解回不去了。
總統賴清德的執政滿意度首次呈現「死亡交叉」,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以47.3%不滿意領先47.1%滿意,其信任度也暴跌8.1%,不信任則攀升6%。此外,這是賴清德上任以來,滿意首次低於不滿意。然而,賴政府還未意識到信任危機已箭在弦上,陷入民調赤字下的三重困局。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在「連胡會」20周年研討會上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只要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兩岸同屬一中、非國與國關係的定位,大陸《反分裂國家法》中的非和平方式就沒有適用的機會,夏立言這段話一針見血點破民進黨反中論述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