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揭露制度的搜尋結果,共36

  • 巴菲特最後的股東信 狠批薪酬揭露制度

    巴菲特最後的股東信 狠批薪酬揭露制度

     即將卸下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執行長職務的「股神」巴菲特,於10日發表感恩節致股東信,談及個人遺產規劃與接班安排,也批評美國監管機構的薪酬揭露制度。

  • 《產業》觀光署強化碳管理法規概念 助旅宿業邁低碳永續

    交通部觀光署為協助旅宿業者及早因應環境部碳排新規,並銜接氣候與碳管理法規、提升產業永續經營能力,日前於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舉辦「旅宿業溫室氣體擴大盤查法規說明會」,超前部署攜手旅宿業者邁向低碳永續之路。

  • 新北環保升級!AI辨識、數據治理:每年減碳273公噸

    新北環保升級!AI辨識、數據治理:每年減碳273公噸

    新北市環保局13日市政會議專案報告,環保局長程大維指出,環保局以數據治理、AI辨識、大數據整合等「五力」方式,運用科技升級環保服務,讓環保工作更即時、更聰明、更貼近市民需求,展現「環境服務零距離、環境保護零容忍、環境永續零負擔」的智慧升級行動力。

  • 大罷免大失敗 賴17條部分暫擱置

    大罷免大失敗 賴17條部分暫擱置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針對5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限縮人員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宗教等各領域交流,隨即引爆寒蟬效應。但在大罷免全面失敗後,據了解,為免觸及敏感神經、製造民間緊張氣氛,陸委會擬將「賴17條」部分暫擱,不積極限制民間交流,只對公務員赴陸做必要措施,緩解民怨。

  • 中時社論》劉世芳自走炮 傷人權危兩岸

    中時社論》劉世芳自走炮 傷人權危兩岸

     最近內政部一連串限縮人民權益的修法和以行政權解釋法令的舉措,不僅傷害人民的法定權利,也引發其他部會起而效尤,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尤大。面對內政部長劉世芳這門自走炮,行政院確實必須加以節制,否則在內外局勢艱困的情況下,不僅民心盡失,兩岸關係也會愈走愈遠。

  • 價值提升-企業價值提升計畫 永續資訊不可少

    價值提升-企業價值提升計畫 永續資訊不可少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2024年10月正式上線「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鼓勵上市櫃公司深入分析資金成本、獲利能力、市場評價與公司治理現況,並與同業市場評價指標進行比較,說明差異成因。

  • 法律觀點-看似合法,其實掏空?關係人交易的真實樣貌

    法律觀點-看似合法,其實掏空?關係人交易的真實樣貌

     「董事長的朋友開了一家公司,價格比市場低一點,難道也有問題?」、「退休的副總經理繼續以顧問身分參與公司決策,也會被視為違法?」——這些看似普通的情境,實際上可能已踩進了關係人交易的灰色邊緣。

  • 華南永昌證 支持投票逐案揭露

    華南永昌證 支持投票逐案揭露

     為讓投資人能更透明地掌握企業治理態度,集保結算所推動「股東會投票逐案揭露」制度,自2023年起試行並於今年正式上路。該制度讓每一項股東會議案的贊成、反對及棄權比率都能公開揭示,投資人不再只能被動接受結果,而能清楚了解市場觀點與公司治理表現。華南永昌證券率先響應,積極參與並配合集保所推動「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藉由實際行動支持,強化與企業的雙向溝通,展現對誠信治理與責任投資的堅定承諾。

  • 台股迎主動式ETF元年

    台股迎主動式ETF元年

     隨著全球ETF市場多元發展趨勢持續推進,台股於2025年迎來主動式ETF元年,揭開資產管理創新里程碑。自金管會2024年底開放主動式ETF以來,已有三檔主動式ETF掛牌上市,涵蓋智慧選股、產業聚焦及成長導向等策略,顯示市場對多元投資商品的高度期待與接受度。

  • 僅一成企業承諾淨零 民團批轉型怠速:排碳成本全民買單

    僅一成企業承諾淨零 民團批轉型怠速:排碳成本全民買單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今(27)日公布最新盤點結果,檢視全台1829家上市櫃公司與排碳大戶的氣候表現,發現僅約10%企業承諾2050淨零,填報2030中期減碳目標者不到9%,高達八成企業未揭露具體減碳行動,呼籲政府強化ESG資訊揭露,並加速產業低碳轉型腳步。

  • 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上路滿月 累計登錄案件250筆

    因應總統賴清德提出「國安統戰威脅十七項因應措施」,內政部建置「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鼓勵各級民選公職人員、宗教及人民團體將赴中國起訖時間、地點、事由等相關資訊於平台登錄,以建立公開透明制度,並保障國人赴中國交流安全。內政部表示,平台上路至今,已累計登錄案件250筆,平均每週新增40筆,包括民選公職人員129筆、宗教團體69筆、人民團體52筆。

  • 赴陸資訊公開專區登錄達250筆  內政部:提供必要協助與服務

    赴陸資訊公開專區登錄達250筆 內政部:提供必要協助與服務

    因應「賴17條」,內政部建置「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內政部今天(26日)表示,該專區自4月13日上路迄今,累計登錄案件250筆,其中民選公職人員129筆、宗教團體69筆、人民團體52筆。未來將持續精進公開專區功能,以利團體赴中國期間若遇突發或緊急事件,政府能即時取得聯繫,提供必要協助與服務。

  • 十年逾300名公務員違法赴陸 監院糾正政院、教育部

    十年逾300名公務員違法赴陸 監院糾正政院、教育部

    監察院指出,近十年高階文官違法赴陸55人,基層文官違規赴陸263人,機關未確實調查及追究違法違規赴陸公務員之行政責任,已是國安隱憂,公務員違法違規前往中國大陸事例未能有效遏止,赴陸管理機制顯有闕漏,並衍生重大國安隱憂,監察院通過林文程委員調查報告,提案糾正行政院及所屬各權責機關,籲請積極因應妥速改善。

  • 證交所 防堵內線交易

    證交所 防堵內線交易

     近日市場頻傳內線交易,為強化上市公司對內線交易的正確認知並落實遵循相關法規,保障證券市場公平與透明,臺灣證券交易所5月在北中南舉辦4場次「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證交所指出,內線交易行為若遭查獲,將面臨刑事處罰及民事賠償責任,嚴重時更會重創企業形象與股東信任。

  • 股票主動式ETF系列報導2-主動式ETF交易規範一次看

    股票主動式ETF系列報導2-主動式ETF交易規範一次看

     為打造多元化的資本市場並強化臺灣資產管理能量,金管會自2024年底正式開放「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主動式ETF)」,與既有的被動式ETF一同構築更完整的ETF產品架構。此類商品承襲ETF的市場交易特性,並結合主動操作策略,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配置選擇。

  • 邱垂正:兩岸互不隸屬是台海現狀

    邱垂正:兩岸互不隸屬是台海現狀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喊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再加上部編教材「識讀中國威脅」惹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8日強調,那是一般人的通稱,但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現實、台海現狀,他也肯定教育部推動編識讀中國的教材,對反中國認知作戰、統戰滲透助益很多,將提供必要協助。

  • 賴下令 黨公職到陸港澳需報備

    賴下令 黨公職到陸港澳需報備

     民進黨陸續爆發黨員涉入共諜案,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16日在中常會下令,立院黨團支持盡速通過反滲透相關國安修法,法制尚未完備前,針對黨公職及黨工祭出三手段,包括若出入中港澳或與具中共官方身分人員接觸,應事前報備、事後報告。陸委會也表態,擬修法增加立法院人員赴大陸申報揭露制度。

  • 共諜案頻傳 陸委會擬修法增立院等民選公職人員赴陸申報制

    共諜案頻傳 陸委會擬修法增立院等民選公職人員赴陸申報制

    近期台灣共諜案頻傳,陸委會表態擬修法增加立法院赴大陸申報揭露制度。總統賴清德提出「賴17條」要強化公職人員赴大陸的揭露制度,陸委會副主委、發言人梁文傑1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未來民選公職人員都可納入相關規範,現在也在修改相關規定包含修法。

  • 碳足跡標籤規範法制化 誇大產品減碳效益恐挨罰百萬

    碳足跡標籤規範法制化 誇大產品減碳效益恐挨罰百萬

    市面上產品標有環境部的「碳足跡標籤」,民眾便可知道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排碳量,目前已有636件食品、飲料、清潔用品等取得,為了加強管理、法制化,環境部20日公告相關辦法,業者未經核定逕行使用碳足跡標籤,或者取得碳足跡標籤後,誇大、不實陳述產品的減碳效益,將面臨最高100萬元罰鍰。

  • 賴清德硬起來有內幕?謝金河高度懷疑:跟「這人」有關

    賴清德硬起來有內幕?謝金河高度懷疑:跟「這人」有關

    大陸《反分裂法》實施20周年,賴清德總統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針對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之處罰、申請來台定居須放棄陸籍、建立宗教等團體赴大陸交流揭露制度,並將加強對赴陸藝人的輔導與管理。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賴清德這次硬起來,可能與美國總統川普有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