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旭川河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基隆市政府拋出「水岸城市願景」,盼重新串聯港口與市區,市議會議長童子瑋16日表示,要重塑水岸空間,將沿岸規畫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就必須拆除崁仔頂「三連棟」及東岸高架,至於有民眾擔心交通問題,他則提出大眾運輸、貨運專用分流、調撥車道3大配套,盼盡快實現新港都風貌。
基隆市議會19日審查2024年度的決算審核報告,審計部基隆審計室在報告中指出,市府重大建設中,執行率僅36.95%,其中,執行率未達8成的項目占總數的78.13%,甚至有3項未執行、4項執行率不到5%。議員痛批基市府施政效能「極為低落」。市府祕書長方定安表示將加強管考與分工,並針對落後的建設檢討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基隆市汙水下水道工程正進行第3期計畫,陸續進入市中心區施工。基隆市政府工務處表示,將自20日起於愛三路、仁二路口,以及南榮路、精一路口等兩處進行施工,呼籲用路人在行經該路段時,減速慢行,並遵從義交指揮交通。
基隆市區田寮河畔有許多路樹,每年近5月適逢鳥類繁殖期,許多鷺科鳥類聚集築巢,但也導致鳥屎「空襲」問題嚴重。基市府近日委託廠商修剪田寮河畔路樹,但有愛護鳥類的民眾不滿至臉書社群發文,引來民眾正反兩方論戰,有民眾認為適逢繁殖季修剪不合理,但也有民眾大力贊成,認為能杜絕鳥屎問題及提前做好颱風防災準備。
連續下了超過一周的雨,近日基隆的雨勢終於趨緩,基隆市的市鳥黑鳶23、24日一早也傾巢而出在基隆港內港覓食,基隆鳥會初步估計,現場約有50餘隻黑鳶出沒。現場的民眾也驚喜地發現,內港還有一隻海龜載浮載沉地悠閒覓食。
興建於1931年的林開郡洋樓坐落在基隆市中心,為當時西洋風格知名建築,但因建物年久失修,外觀漆黑老舊,屋頂上方還長出大樹,被民眾戲稱為「基隆鬼屋」。基隆市政府為改善市容景觀,由基市都發處與屋主協調後,取得文化部補助將整修、活化建物,施工期間會掛上完工模擬示意圖帆布,預告洋樓「重現風華」的樣貌。
基隆市忠一路人行道與海洋廣場交接處,也就是在旭川河出海口上方,原先規畫港邊人行步道,但因為有段差,卻沒有警示提醒,曾造成身障人士跌倒。基隆市議員痛批這簡直是身障人士的陷阱,要求市府應盡快改善。深入了解卻發現,該工程迄今還沒有驗收通過。市府表示,相關工程還沒有完工,將加強警示。
自4月3日花蓮大震發生後,基隆市也出現部分災情,包括老舊建物發生磚石崩塌等現象。有鑒於此,基隆市長謝國樑23日在市務會議中指示市府祕書長方定安每兩周召開一次「危老建物盤點與改善會議」,徹底盤點基隆現存的老舊建物,並改善其安全問題。
基隆市的愛一路上的明德、親民、至善三棟大樓自1980年完工啟用,迄今已有44年歷史。在0403花蓮大震後,這三棟大樓也出現程度不一的毀損,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11日上午邀集各相關單位進行會勘,呼籲市府應成立一個專責的都更平台,盤點、檢視市內的老舊建築,並進行相關規畫。
基隆市仁愛橋連接仁五路及忠四路,是基隆市重要橋樑,因為年久失修成為危橋,基隆市政府於去年4月封閉重建,歷經9個月的重建修復,將於1月30日完工通車,也讓民眾在農曆新年可以不用再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