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曹遠的搜尋結果,共06

  • 從「追趕」到「被追趕」 陸學者揭陸經濟創新之秘

    從「追趕」到「被追趕」 陸學者揭陸經濟創新之秘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前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遠徵在《中國經濟2025:穩預期、促消費與擴內需》一書中系統分析了「中國經濟存在產能過剩嗎?」據觀察者網報導,曹遠徵認為,把發展的成本變成發展的紅利,是中國的創新,也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謎底。此外,超大規模性既是企業發展的過程,也是市場組織的過程,還是產業成長的過程,構成中國經濟創新的底層邏輯。

  • 人民幣支付占比 續居全球第四

    人民幣支付占比 續居全球第四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23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人民幣國際支付占比為3.75%,較11月小幅下跌0.14個百分點,但仍是全球第四大活躍貨幣。

  • 讓人民幣成國際貨幣? 陸經濟學家喊困難:有三大前提

    讓人民幣成國際貨幣? 陸經濟學家喊困難:有三大前提

    觀察者網推出《問診2025中國經濟》專題,邀請大陸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剖析2025中國經濟的六大挑戰及其背後的機遇。原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前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遠徵深入剖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複雜外部局面,當前中美衝突的本質,以及中國可能的應對之法。

  • 不是美國!陸經濟學家預言:中國將成世界最大消費市場

    不是美國!陸經濟學家預言:中國將成世界最大消費市場

    觀察者網推出《問診2025中國經濟》專題,邀請大陸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剖析2025中國經濟的六大挑戰及其背後的機遇。原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前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遠徵深入剖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複雜外部局面,當前中美衝突的本質,以及中國可能的應對之法。

  • 美貿易逆差不可逆?陸學者:全球化結果、關稅無法克服

    美貿易逆差不可逆?陸學者:全球化結果、關稅無法克服

    據觀察者網推出《問診2025中國經濟》專題,邀請大陸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剖析2025中國經濟的六大挑戰及其背後的機遇。專題的開篇,原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前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遠徵深入剖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複雜外部局面,當前中美衝突的本質,以及中國可能的應對之法。曹遠徵提出,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是關稅壁壘無法克服的。

  • 江澤民之子江綿恆 出任上海科技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

    江澤民之子江綿恆 出任上海科技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

    據上海科技大學網站6月5日消息,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召開幹部會議。經上海市、中國科學院批准和同意,江綿恆出任上海科技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封東來出任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恆是中共已故領導人江澤民之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