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鍾熙的搜尋結果,共47筆
美國新關稅政策衝擊台灣生技業,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去年臺灣生技產業營業額達到7754億元的歷史新高。此時此刻臺灣更要加緊腳步,強化自身產業韌性。政府已提出5大策略協助生醫產業創新發展,期盼生技業者與政府、醫療體系緊密合作,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成為未來的兆元產業。
2025亞洲生技大會27日閉幕,總計匯聚來自19個國家代表團、850家參展廠商、超過2,200攤位,吸引來自50國生技專業人士,創下近14萬參觀人次,預計帶動未來千億元的合作商機潛力。
2025亞洲生技大會27日圓滿閉幕,今年總計匯聚來自19個國家代表團、850參展廠商、超過2,200攤位,吸引來自50國生技專業人士,創下近14萬參觀人次,預計帶動未來千億合作商機潛力。
亞洲生技大會今年與外貿協會共同舉辦區域合作論壇,邀請國際生技協會聯盟、澳洲、韓國、美國、日本、荷蘭、菲律賓、加拿大、印度與新加坡等歐美亞超過10國代表齊聚一堂,深入探討生技產業的區域合作契機及發展未來;論壇決議啟動「亞洲區域生技合作工作小組」,作為持續溝通平台,在法規、投資、新創育成及臨床試驗等議題互相交流。
2025亞洲生技大展24日開幕,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率內閣團隊出席。卓榮泰表示,台灣將結合半導體、AI與醫療實力,推動生技產業升級,成為全球生技創新的關鍵樞紐和值得信賴的生醫夥伴。
亞洲生技大會23日由亞洲論壇率先登場。專家認為,生物科技的推進有賴全球合作,一起支持早期研究、確保所需的資金、增進供應鏈的韌性,亞洲將在下一波生技發展趨勢中扮演中心要角;AI結合真實數據,有望加速臨床開發流程更成為熱門議題。
亞洲生技大會23日由論壇率先登場,專家認為,生物科技的推進有賴全球合作,一起支持早期研究、確保所需的資金、增進供應鏈的韌性,亞洲將在下一波生技發展趨勢中扮演中心要角。
2025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論壇活動今(23)日展開。今年大會論壇為期3日的議程,包含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區域合作三大論壇。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於開場致詞表示,2025年全球面臨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諸多的不確定性,包含了全球貿易、地緣政治、關稅政策、生產供應鏈重組等,因此今年大會主題定為「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Next Wave of Biotech Opportunities),除了聚焦亞洲在全球生技領域的影響力,也期許本次大會的參加者都能在快速變動的局勢下,將挑戰化作新的契機。
2025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論壇活動於台北南港展覽一、二館盛大展開,今年大會論壇為期3日,包含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區域合作三大論壇,由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BIO生技創新組織國家安全與國際事務副總裁Kelly Seagraves於23日舉辦論壇開幕,為活動揭開序幕。
亞洲生技大會國際委員會今日揭曉今年的「亞洲生技獎」(2025 BIO Asia Award)得主,個人獎由國際知名醣化學家翁啟惠院士及菲律賓帝斯圖拉博士(Raul V. Destura)獲獎;機構獎則由DCB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獲得。
亞洲生技大會國際委員會21日揭曉今年的「亞洲生技獎」(2025 BIO Asia Award)得主,國際知名醣化學家翁啟惠院士,及專攻感染疾病檢測診斷的菲律賓帝斯圖拉博士(Raul V. Destura)拿下個人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則獲得機構獎。
2025亞洲生技大會7月23至27日登場,今年共計19參展國家、近850參展廠商、近2,200家攤位,預計將吸引超過50國生技專業人士共襄盛舉,合力打造亞洲最具規模的生技交流平台。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這是全球最大生技展會之一,將可助力台灣鏈結國際。
為推動次世代智慧醫療技術,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特邀請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德國傅勞恩霍夫微電子研究所(Fraunhofer IMS)等國際權威機構專家,今(6)日齊聚南港展覽館2館,與國內產業領袖共同出席「2025 BIO DAY 創新醫材技術論壇」,聚焦生物晶片、基因定序、半導體製程與微流體等關鍵技術,深入探討其於精準醫療檢測中的應用潛力與市場商機,促進臺灣與國際的交流合作,助攻醫療科技展業轉型成長。
細胞治療已成趨勢!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之子盧冠達一手創辦美國Senti Bio公司,在細胞療法領域已有重大突破,成功在美國和澳洲執行的1期臨床試驗應用於多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取得正面的治療成效。
AI醫療成新顯學,吸引生醫業者競相卡位分食大餅,明達醫、晉弘鎖定五官產品,長佳智能、雲象、安克攻診斷,安盛生、邦睿則相中不孕症市場。
生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台灣產業也正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生醫專家21日在「2025國鼎生醫論壇」中指出,台灣的生技產業不會成為第二個台積電,但它早已是另一座護國神山;當前最需要的不是「每所大學都設半導體學院」,而是「每個關鍵領域都能培育可用人才」。
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至27日登場,今年主題聚焦「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延續去年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三大論壇,展覽目前已有超過900家指標公司參展、使用2,200個攤位,可望吸引來自50國生技專業人士參與,規模再創新高。
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27日舉辦,已有超過900家指標公司參展、2200個攤位,今年更結合兩項Demo Day及生醫園區參訪,整體活動從五天延長至九天。目前前三大專區分別是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醫藥醫材、細胞及再生醫療專區。
由生物產業協會前理事長李鍾熙創立的信標生醫(Pharus Diagnostics),近日打敗全球超過800個優秀創業團隊,拿下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與匯豐銀行共同舉辦的JUMPSTARTER for One Earth環球創業比賽的總冠軍,展現台灣創新實力。
歡慶30周年,利統(1293)日前舉辦慶祝活動,由創辦人張天鴻博士主持,邀請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親臨致詞,肯定利統為協助推動台灣果農與花農登上世界舞台的幕後功臣,是台灣農業科技領先國際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