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檢查點的搜尋結果,共79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傳統醫藥研究所林東毅所長領導的團隊,近期證實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anoderma microsporum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GMI)可透過促進PD-L1降解,達到抑制腫瘤生長並強化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效果。此項研究不僅揭露GMI作為可食用真菌蛋白的新型抗癌機制,更在臨床轉譯與功能性食品開發上具有重大潛力,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金融業最具指標性的金融科技盛會「2025國泰金控技術年會」20日盛大登場,聚焦生成式AI(GenAI)創新應用、雲原生架構、科技治理與人才轉型等核心議題,全面展現國泰金控在AI與雲端轉型上的前瞻策略與創新成果。
58歲張阿姨退休後積極參與社團,卻忽略近月來多次陰道異常出血,直到下腹嚴重疼痛才趕忙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癌且出現擴散跡象,評估後決定手術切除子宮、卵巢,同時搭配化療輔助,醫療團隊指出,隨著精準醫療科技進步,同時針對腫瘤的多種關鍵致病途徑或抵抗機制進行治療,可提高療效、延緩抗藥性。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肺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為讓肺癌病友及家屬獲得最新醫療資訊與心靈支持,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肺癌病友座談會」,現場參與踴躍,氣氛溫馨感人,充滿希望與正能量,座談會最終在大合照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透過此次活動不僅獲得了最新的醫療資訊,也在彼此的生命故事與互相扶持中汲取勇氣與力量。
肺癌長期蟬聯國人癌症死因榜首,其中約70%為肺腺癌病人。過去因健保給付限制,約30%無基因突變的第4期肺腺癌病人,只能選擇傳統化學治療或自費接受免疫治療,治療方式相對受限。健保署從今年6月1日起,將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胸腔內科醫師謝為忠表示,這項政策不僅與國際治療指引完全接軌,更為病人帶來治療新希望。
生華科(6492)旗下候選藥物Pidnarulex(CX-5461)攜手國際大廠PD-1藥物,進軍全球超過千億美元的免疫療法抗癌新藥領域。今(17)日多頭樂不可支,股價跳空鎖在漲停板39.45元。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今(8)日在臉書痛批,高雄市政府對「美濃大峽谷」違法砂石開採案處理消極,質疑市府聲稱早在2022年10月就知情並開罰的話,為何農地仍被挖成20米深坑?而市府只會「開罰→要求改善→再開罰」的無限循環根本是「麻痺」而非執法,痛斥這種作法「不是荒謬,而是可恥!」
藍委柯志恩昨(5)日再度前往高雄美濃「大峽谷」會勘土石盜採案,現場狀況比先前更加怵目驚心,被回填的土石中竟發現大量磚頭、磁磚、鐵條等廢棄物,讓她痛批,政府單位執法消極。對此,高市府經發局回應,已整合各單位依法查處,與檢方共同嚴查嚴辦,絕不寬貸。
高雄市美濃區近日爆發大規模盜採土石並回填廢棄物事件,多處農地遭挖掘成巨型天坑,被當地居民形容為「大峽谷」,檢警雖已出手偵辦,並將地主與掮客羈押禁見,但立委志恩今(5)日再到現場會勘,發現坑洞遭填滿磚頭、磁磚,甚至是鋼筋、玻璃等廢棄物,以「比先前更怵目驚心」來形容,讓當地居民擔憂擔心土地遭汙染,卻無人過問與處理。
長聖(6712)受惠自有細胞療法製備與儲存服務持續穩健成長,8月合併營收9,054萬元創同期新高,年增3%、月增10%;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5.7億元,年增14.3%。長聖透露,目前訂單已排至明年以後,法人看好下半年營運會比上半年更好,全年獲利成長可期。
52歲邱先生長期飲食不正常,又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車感覺屁股腫痛但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才發現已是大腸癌第三期,不適合開刀,陸續接受多種治療仍兩度復發,後來採用三合一的創新療法,在局部腫瘤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搭配精準放療、熱療,2項腫瘤指數皆下降,影像檢查也有明顯進步,症狀幾乎完全消失。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舉辦「探旅新北定向越野」系列活動,自2023年啟動以來,歷經3年、跑經13個行政區,累積吸引逾2萬人次參與、總里程逾百公里,結合運動、旅遊與在地文化,打造最具規模與特色的定向越野賽事。壓軸「淡水場」24日舉行,吸引逾千位民眾參加,活動還串聯晚間在漁人碼頭的「仲夏繽紛樂」民歌演唱會與高空煙火,帶動北海岸觀光熱潮,打造全方位的淡水體驗。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在氣爆事件後,積極配合專業建築師、結構技師與營造團隊,提報「整體整建修復至可供使用計畫」,並依規展開工程作業,將安全列為最高優先。新光三越強調,此次檢修不限於受損樓層,而是針對全館進行系統性檢視與更新,以「開設新店」的嚴謹態度重新打造,確保市民、消費者、廠商與員工皆能在最安全的環境中往來。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在氣爆事件後,積極配合專業建築師、結構技師與營造單位,提報「整體整建修復至可供使用計畫」,依規進行相關作業工程,所有作業均以安全為第一優先原則。
MIT抗癌新藥報佳音!工研院攜手生技龍頭藥華醫藥合作,針對國內首創「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 ITRI-501」展開策略合作,推動創新技術從實驗室邁向臨床應用,加速新藥商品化進程。雙方將在臨床試驗、製程開發等緊密合作,促進免疫治療技術落地,帶動臺灣生醫產業與國際接軌。ITRI-501臨床前試驗中,對於實體腫瘤及高度表現TIGIT靶點的血癌,具有顯著治療潛力,療效優於國際同類藥物。
生技中心(DCB)7日宣布,自主研發台灣首發的CD73抑制劑候選抗體藥物DCBPR2201,專屬技轉藥華藥,目標2027年進入人體新藥臨床試驗,目前已鎖定將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併用於非小細胞肺癌、胰臟癌與三陰性乳癌等CD73高表現的三項適應症,潛在市場商機超過百億新台幣。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技中心)今(7)日自主研發的CD73抑制劑候選抗體藥物DCBPR2201,專屬技轉予藥華藥(6446)。目前DCBPR2201已完成全球專利佈局,並取得台灣與美國專利核准。
漢康生技以自主研發的技術平臺開發HCB303,是創新型多靶點三功能融合蛋白生物藥,致力於同時啟動及整合先天與後天免疫反應,並全面提升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活性,期望突破目前現有藥物效果的局限性,並減少患者需併用多種藥物的治療負擔。目前HCB303已通過了體外及體內(癌症動物模型)的多種藥效學試驗證,加速進入了新藥臨床試驗用藥申請(IND-enabling)階段,是繼HCB101、HCB301之後,第三個邁入IND階段的創新融合蛋白生物藥,也是繼HCB301之後,漢康生技所開發的第二個三功能的first-in-class(全球首創)高難度融合蛋白,HCB303將同步展開製程開發,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為後續臨床試驗與商業化布局奠定關鍵基礎。
華上生醫(7427)28日宣布,針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全新強效免疫活化多重激酶抑制劑GNTbm-TKI的臨床前數據,將於2025年歐洲腫瘤醫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年會上以海報形式發表,該會議將於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