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母子公司的搜尋結果,共82筆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9月自結損益,公司自結9月每股稅後純益達1.11元,年增26%,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2.43元(股票分拆後面額計算),單月獲利逼近第二季獲利的46%,從獲利進度推估,國巨第三季獲利可望欲小不易,全年將逾10元。
日本市場2025年歷經動盪開局,但企業基本面展現韌性,逐步抵銷外部風險,推動日經平均指數創新高。儘管全球貿易與地緣政治風險仍存,日本股市在溫和通膨、薪資成長與企業治理改善等利多支持,表現可望延續,東京證券交易所推動企業改革與解除交叉持股,有助提升資本效率與股東回報。
大昌證券創立於1989年,世界清潔日亦源始於1989年,緣於此種巧合,大昌證特別選擇於聯合國世界清潔日,也就是9月20日,結合旗下關係企業員工及眷屬,共同舉辦「觀音淨山健行活動」,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世界清潔日,與全球數千萬公民共同參與這項意義非凡的國際性環保清潔活動,以具體行動實踐ESG的環境永續,為後代子孫守護家園。
每當季底來臨,台股總會出現一波特殊的行情波動,也就是投資圈熟知的「作帳行情」,現象背後隱藏著法人機構與企業集團的策略性操作,對於敏銳的投資人而言,既是機會也是挑戰,資深分析師陳榮華表示,法人作帳以投信為主力,可關注連買數天的個股,若持股比例續攀,但股價仍在低檔可布局;集團作帳則觀察母子公司的股價聯動性,以及業績捷報、接獲大單、處分資產利益等3大利多線索。
上曜及關聯企業世紀民生公開收購詠昇跨越最低收購門檻,實際成交量10,057,313股,儘管溢價幅度不高,仍順利在9月完成交易,未來上曜擬爭取詠昇五至六席董事席次。
宏達電(2498)公布2025年最新永續成果,從國際評比到與微軟合作導入碳管理平台,展現落實企業永續承諾的決心與前瞻作為,並持續朝淨零碳排長期目標邁進。
中華電信原訂雲端、IDC、及資安三個業務各自挑戰百億元營收計畫,已有突破性進展,雲端IDC率先突破百億,總經理林榮賜27日表示,三大業務營收各百億元已經破200億元,很快就會挑戰300億元目標。
鴻海集團全力朝機器人轉型,旗下廣宇(2328)、鴻準(2354)均啟動史上最大轉型計畫,廣宇收購歐洲軸向電機廠進入協議階段,切入用量龐大的機器人關節馬達;鴻準斥資認購RoBoTemi特別股,介入智慧服務機器人設計,截至今年第二季底,鴻海、廣宇、鴻準母、子公司現金部位合計突破新台幣9,000億元,成為巨變的大環境中,最有底氣轉型機器人的陣營。
詠昇(6418)、英濟(3294)遭櫃買中心列入注意股,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7月自結損益,擺脫新台幣大幅波動干擾,詠昇7月每股稅後純益0.02元,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英濟自結7月每股稅後純益0.304元,年增100%,累計前七月赤字收斂。
連鎖餐飲業者橘焱胡同插旗美國,旗下牛肉丼飯品牌「開丼」在美國首家門市,15日在洛杉磯北部商場美食街試營運,預計本周正式開幕,邁出國際化第一步。橘焱胡同表示,將以加州作為北美拓展起點,未來持續評估多品牌進駐機會,加速推動國際化布局。
餐飲業掀起赴美潮,橘焱胡同(2761)首家美國「開丼」門市已於8月15日在洛杉磯商場美食街試營運,預計本周將正式開幕,為集團首次進軍北美市場。公司表示,將以加州作為北美拓展起點,未來持續評估多品牌進駐機會,加速推動國際化布局。
興櫃連鎖餐飲集團橘焱胡同(2761)正式插旗美國,旗下牛肉丼飯連鎖品牌「開丼」在美國首家門市於8月15日在洛杉磯北部商場(Haven City Market West Covina)美食街正試營運,預計本周正式開幕,橘焱胡同集團正式邁出國際化第一步。橘焱胡同表示,將以加州作為北美拓展起點,未來持續評估多品牌進駐機會,加速推動國際化布局。
中美晶與旗下晶圓大廠環球晶,將於18日出席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兩公司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儘管2025年下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仍面臨美國232調查、美中與歐洲補貼政策變化及供應鏈重組等不確定性,集團整體營運維持「審慎樂觀」。
連接線廠良得電(2462)28日除息0.81元,連同母公司良維(6290)同步展現填息氣勢,母、子公司同步填息,良得電更一日填息,而良得電越南廠受惠於轉單潮,以及泰國稅率高於越南牽動美系筆電客戶標案釋單量,良得電在該客戶未來一年標案訂單大增2~3成,可望挹注下半年營運。
前中央銀行副總裁、前財政部長邱正雄日前辭世,享壽83歲。央行25日發文悼念,指邱正雄任公職期間,帶領台灣解除多家金融機構危機,更被前總統李登輝譽為「亞洲最佳財長」;卸任公職後,領導多家民間金融機構,兼具政策視野與實務經驗,央行稱邱正雄為影響我國金融制度與市場發展的金融大將,在央行任職時,更是貨幣、信用及外匯政策的重要推手。
AI伺服器邁入高功耗、高密度設計,加速散熱產業升級,液冷模組不再是輔助選項,而是主導產品結構的關鍵。奇鋐(3017)與其子公司富世達(6805)正分別以「系統級整合」與「精密部件+接頭模組」雙路徑,發揮集團整合與協作效能,從產品滲透率、產能部署到營運結構優化皆已浮現明確輪廓,市場看好兩公司2025下半年至2026年將迎來黃金成長期。
油電燃氣北基(8927)、綠能環保三地能源(6946)母子公司周五雙雙停牌,下午在櫃買中心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北基為進行組織重組及專業分工,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及集團整體營運布局,對於北基全體股東權益均不受影響。
鴻海集團母、子公司合計六家,市值高達2.35兆元的重磅法說會登場,加上集團內研發單位鴻海研究院,可望釋出下半年的景氣風向,法人認為,鴻海本身為輝達GB200供應鏈重兵、鴻華先進負責汽車組裝,分別扮演AI、車用成長的雙箭頭,未來母公司鴻海切入人形機器人組裝可期,有利於母雞帶小雞引領子公司轉型。
宏達電(2498)今日舉辦股東會,小股東踴躍發言,董事長王雪紅和經營團隊針對股東問題一一解答。由於宏達電帳面現金破百億,股東好奇宏達電資金營運配置,包括庫藏股以及發股利等,小股東積極獻策,宏達電強調,公司整體資金運用會視實際需求在母子公司之間進行靈活配置。
因應2025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皆須每年度發布永續報告書,科建顧問歸納說明企業撰寫報告書流程及重點供企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