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消費指數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市場消息: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對支持法案僵局難解,聯邦政府關門短期仍無解決跡象,市場預期政府停擺至少十天至三周,迫使聯準會關注替代數據,如ADP私部門就業報告和密大消費指數等。其中ADP數據顯示9月聘僱人數減少3.2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就業市場疲弱,需求動能放緩,有望提升聯準會10月降息1碼預期。
據公眾號《鋅刻度》大陸高考(大學聯考)成績出爐後,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但最期待這個假期的,要屬3C產品商家們。從高考換機潮到手機、電腦、平板三件套,再到手錶、耳機也要配上的電子全家桶,「高考後經濟」呈現出的消費指數越來越高,而這屆「00後」也正在重新定義「電子全家桶」的消費邏輯。
民眾對景氣樂觀程度和股票投資信心雙雙回溫。國泰金控20日發布的6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庶民指標)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揚,消費意願同步回升,股票投資方面,因中美緊張情勢趨緩,股市樂觀情緒短期上揚,25%的民眾表示,願意增加現金或定存拿來投資股票。
針對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旁昨發生嚴重車禍,賴清德總統今(20日)發表就職周年談話時除了對死者及家屬致哀外,也表示事發後行政院已成立專案小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對此表示,還記得賴清德去年就職演曾說,「大家重視交通安全,我會打造符合人本的交通環境,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如今一年過去,這些承諾格外諷刺,徒增辛酸、失望和無奈。
美商Coupang酷澎台灣聯合各大民生品牌公布第一季食品飲品、泡麵餅乾、保健品熱銷排行,揭示台灣消費者的飲食選擇正快速轉向「更健康、更抗老」,部分品類銷售變動不大,不過少數冠軍品牌漸有消費飽和的趨勢,無糖茶、瓶裝水、維他命、魚油等機能補給品全面竄升,顯示消費者選購時不只講求味覺,更重視養生與個人化需求。
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研究團隊指出,川普政府持續大打關稅戰,市場對於關稅與通膨議題仍待時間消化。在市場不安情緒與美國經濟保持穩定下,具固定收益特性,票面利率相對高、債信品質相對穩健的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可作為投資人配置另一個核心選擇。
洛杉磯大火已燒掉萬餘棟房屋,死亡人數超過24人,1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當局仍在努力控制火勢。這次大火焚毀的不是荒野、農地,而是美國人文薈萃的精華區。大火過後,洛杉磯將不再是以前的洛杉磯。問題是:美國還會是以前的美國嗎?
台股1日高檔震盪,指數一度大漲逾百點,但權王台積電(2330)及航運、塑化等傳產股盤中相繼走跌,導致指數由紅翻黑,所幸終場仍守住紅盤,終場上漲26點收23,058點,台指期上漲11點收22,991點,逆價差擴大67.57點。
MSCI中國指數EPS在過去18個月中僅下降了約2%,表現優於其他新興市場(下跌約8%)。瑞銀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策略師Sunil Tirumalai表示:「瑞銀上調中國股票市場評級至超配。我們目前對盈利更加樂觀的原因在於消費回升的早期信號顯現,從年初至今強勁的節假日消費資料、上市消費企業的表現好於中國整體消費中可以看出。對我們而言,消費者信心的任何反彈都意味著家庭儲蓄可能流向消費和市場。」
大陸又一家外資百貨熄燈。日系百貨伊勢丹25日宣布,上海梅龍鎮店因租約到期,將於6月30日終止營業,之後僅剩天津店。這是去年8月上海太平洋百貨關門後,又一外資百貨閉店。百貨業態在上海乃至全中國,都面臨經營壓力。
19日是大陸A股龍年首個交易日。能否「開門紅」?澎湃新聞引述分析人士認為,在港股春節期間連續3個交易日保持上漲、海外市場普遍上漲的鋪墊下,疊加經濟數據改善、消費復甦和春節期間消息面總體平穩等因素,龍年A股首個交易日很大機率會延續春節前的反彈趨勢。
春燕來了,民眾亦有感。國泰金控22日公布其元月調查,有38.4%受訪民眾認為未來半年景氣會比現在更好,同時有29.1%認為未來半年薪資會比現在增加,樂觀程度都創近24個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