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獲利貢獻的搜尋結果,共471筆
融資租賃龍頭中租-KY(5871)11日召開法說,表示三大市場的新增延滯均趨於穩定。董事長陳鳳龍表示,目前營運策略仍聚焦改善資產品質,將持續觀察改善趨勢是否穩定且持續。股利政策則將維持40~50%配發率,並視市場期待與公司需求調整。
台股上市櫃企業第三季財報緊鑼密鼓公布中,第三季獲利表現優於預期,且前景持續看俏的績優股準備重新擔綱盤面主軸。凱基投顧指出,長榮航太(2645)無人機獲利貢獻有機會逐年提高,給予186元推測合理股價;金控旗下投顧則看好宏捷科(8086)第四季營運向上。
美股頻創新高,帶動國內美股ETF買氣。根據統計,10月美股ETF受益人數增加最多的基金,前五名都是今年掛牌上市的新兵,其中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主動摩根美國科技單月受益人數增加逾萬人,人氣最旺。投信法人持續看好美股由基本面推動的長線多頭行情,建議可持續透過美股ETF掌握。
大研生醫(7780)前3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2.38億元,年增51.38%,稅後淨利為新台幣2.13億元,年增躍增316.7%,每股盈餘(EPS)達3.44元,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展望第四季,隨電商旺季到來及雙11購物促銷檔期啟動,將持續挹注整體營運動能。
廣明(6188)公告第三季財報,第三季營收22.8億元,年增34.91%,每股稅後純益0.98元,為六季以來新高。該公司表示,第三季獲利提升主要來自於匯兌收益及股利收益。展望未來,第四季為傳統旺季,今年亦也不例外。
瑞儀(6176)第三季毛利率衝上23%,創單季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3元,累計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7.41元。然第四季展望保守,全年營收年減。董事長王昱超表示,前光板、車載等高毛利產品出貨增加,2026年持續拉升,至於超穎光學產品今年出貨破百萬顆,明年將擴充檳城產能,迎接2027年正式量產。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在本業表現緩步回溫、業外大幅轉盈挹注下,稅後淨利跳升至21.94億元、每股盈餘1.44元,雙創近1年半高。不過,前三季稅後淨利31.38億元、每股盈餘2.06元,仍為近6年同期低。
記憶體價格反轉向上、產能逐步回歸滿載之際,華邦電(2344)27日董事會通過核准355.09億元資本支出預算,涵蓋生產設備、廠務設施與研發設備三大領域,資金將由自有資金與銀行融資共同支應,預計自今年10月起陸續投入,較年初2月公布資本支出預算53億元,調高近5.7倍,更是近期罕見的大規模擴產動作。
中工(2515)史上規模最大的開發案「陶朱隱園」,上周五(23)日終於拍板成交,董事會也正式決議通過處分案,若完成入帳,可望挹注每股0.07元獲利,再加上下(11)月10日將配發股票股利0.503元,在雙喜臨門加持下,今(27)日一開盤即開平走高,強鎖漲停,攻高至12.25元,漲幅達9.87%,成交張數逾3.7萬張,躍居營建股盤面焦點。
號稱史上最貴旋轉豪宅的中工陶朱隱園,完工迄今遲遲未有交易,23日終於開胡,68號17樓299.45坪和停車位4個,以總價12億元拍板成交,拆算每坪成交價逼近400萬元,創下住宅市場單價最高、總價第三高的紀錄。
今(23)日最震撼房市的交易案,即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陶朱隱園」,在完工多年後,終於出現第一位非關係人買樓的真正買家,某自然人豪擲12億元,買下「陶朱隱園」17樓,房市專家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今(23)日表示,這筆交易已創第三高總價新紀錄,單價逼近400萬元則刷新史上最高單價紀錄,「這個成交價是合理價格!」「買家是買到讓利價!」預期若後續還有成交,高樓層將有機會「成功挑戰每坪400萬元大關。」
國巨*(2327)已於2025年5月9日正式對芝浦電子(TSE:6957)發動公開收購,國巨已於10月20日成功完成公開收購。國巨與芝浦電子舉行國際聯合記者會,合作展現兩大產業領導廠商的策略契合,雙方在溫度感測器未來成長動能、企業文化及管理理念上的高度契合,秉持「攜手更強」的共同信念,展現深度合作的決心。
華固(2548)昨日宣布以112.2億元售出南港「華固中央置地」全棟商辦,交易對象為航海王陽明海運(2609),換算每坪賣價為99萬元,寫今年以來全台最大金額的全棟商用辦公室交易案。法人估該筆交易每股獲利貢獻上看7元,華固有望搏翻身,獲利重回一個股本,利多發酵,早盤跳空上漲近4%,連二日守穩百元關卡。
在AI、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持續強勁、新台幣貶值與先進製程放量的多重助力下,台積電第四季毛利率有望穩站「6字頭」,全年獲利將續創新高。
上任屆滿周年,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不僅帶領公司提前達陣兆元市值目標,2024年營收獲利更創七年新高。第二年新任期,簡志誠聚焦「精簡、務實、智慧化」、及「營收獲利穩穩超前」兩個主軸目標,看好IDC雲端、資安、AI、網路韌性(尤其是衛星)、轉投資事業等五大業務增長營收又有獲利。
金管會9日已核准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合併案,合併後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新光投信為消滅公司。這是台新新光金控7月24日完成合併後,第一家取得合併核准的子公司。
AI新星輩出接替美股科技七雄引領市場多頭,包括博通、甲骨文、Palantir等標的成為投資市場新寵,國內投信發行的科技基金提早看準科技新趨勢,紛紛將其納入主要持股,帶動績效表現亮眼。
由於股票在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南港(2101)1日公布自結8月稅後純益1.32億元、年增14%,每股稅後盈餘0.16元。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放話,喊出台美晶片產能要五五分,增添市場不確定性,再加上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干擾,短線操作難度提高。不過,時序進入第四季,迎接電子股的最旺季,且今年還有輝達GB300、台積電2奈米同時量產加持,法人看好AI相關供應鏈仍是盤面主流,聯鈞(3450)、均豪(5443)等中長期展望樂觀。
公股銀行積極衝刺財富管理業務,高資產客戶資產管理規模(AUM)更在所有銀行中名列前茅。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指出,金管會推動財管2.0以來,截至2025年3月底,公股銀高資產客戶AUM占整體比率多在5成以上,八家公股銀辦理金錢信託及店頭結構型商品等財管業務的AUM,逐年穩定成長,但成長幅度與民營銀行相比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