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玉山青年學者的搜尋結果,共14

  • 別把AI當醫師!台大公衛研究:3大模型臨床表現低於60分

    別把AI當醫師!台大公衛研究:3大模型臨床表現低於60分

    不少民眾習慣透過AI尋求預防保健、醫療資訊。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玉山青年學者李達宇今(6日)發表一項7月刊登於《npj Digital Medicine》的研究,針對ChatGPT、Claude、Gemini3大主流模型在中風照護資訊的提供表現進行系統性評估,發現這些語言模型的臨床表現都低於60分,提醒民眾別把AI當醫師,緊急情況下的微小誤判,也會危及生命。

  • 台師大8教師獲國科會學術研究獎項肯定 創歷年最多紀錄

    台師大8教師獲國科會學術研究獎項肯定 創歷年最多紀錄

    國科會於4月29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台灣師範大學本年度共有8位教師獲國科會學術獎項肯定,創下該校歷年得獎人數新高。

  • 陽明交大突破淨零技術 小分子催化劑有望助二氧化碳變天然氣原料

    陽明交大突破淨零技術 小分子催化劑有望助二氧化碳變天然氣原料

    隨著全球逐步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永續目標,如何有效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成為當前的關鍵挑戰。陽明交大成功開發全球首創「三唑有機小分子催化劑」,提升二氧化碳轉換為甲烷的效率,為實現負碳技術開啟了全新可能。而這項研究成果已獲刊於《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獲得全球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高度關注與肯定。

  • 清大募11億發展基金 教授年薪上看500萬

     為攬才留才,不少大學推出研究補助或人才發展基金計畫,國立清華大學藉由募得11億元,提供全校超過三分之一教師,3萬至100萬元的學術獎勵,再加上彈性薪資加碼,教授年薪最高上看500萬元。國立台灣大學則提供上限1000萬元研究補助申請等方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師大青年學者講座」,最高可獲得150萬元研究經費補助。

  • 玉山學者計畫助力 台師大攜手美日名校頂尖學者開講

    玉山學者計畫助力 台師大攜手美日名校頂尖學者開講

    為持續精進學術能量、提升國際影響力,台灣師範大學自6年前獲教育部玉山學者計畫補助以來,成功聘任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香港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的13位頂尖學者,來校任教及學術交流,強化研究實力和跨域合作,也為師生提供向「典範」學習的機會。

  • 防偽再升級!陽明交大研發高色彩純度防偽標籤

    防偽再升級!陽明交大研發高色彩純度防偽標籤

    陽明交大一項突破性的超穎介面技術,能有效提升防偽標籤的色彩表現,解決目前防偽標籤顏色單調和色散效果不理想的困境,大幅提升信用卡、護照等重要身份識別文件的安全性。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8月成為國際期刊《奈米通訊》封面文章,獲得全球學界與業界高度關注。

  • 校友捐千萬助攬才!台師大成立青年學者講座 扶植科研新秀

    校友捐千萬助攬才!台師大成立青年學者講座 扶植科研新秀

    為獎勵優秀學者及建立完善攬才、育才機制,台師大今天宣布成立「師大青年學者講座」,經核定為師大青年學者後,最高可獲得新台幣150萬元研究經費補助。

  • 玉山學者計畫砸16億 短期交流逾5成

    玉山學者計畫砸16億 短期交流逾5成

     為協助大學延攬國際人才,教育部自107年度起推動玉山學者計畫,執行迄今耗資經費超過16億元經費,但審計部質疑成效,並點出申請件數減少、聘任學者人數降低,且當中逾5成更為短期交流教研人員,不利學術能量累積等問題。教團直言,政府如有意改善國內學研環境,應從調整制度與勞動條件做起,而非只是期待用高空煙火式的手法攬才,作法根本是搞錯重點。

  • 玉山失衡 6成聘理工 人文藝術4.2%

    玉山失衡 6成聘理工 人文藝術4.2%

     玉山學者計畫執行以來成果備受質疑,如今不僅被審計部點出過半數都是短期交流人員申請,前立委陳學聖更點出,歷年聘用學者近6成集中在理工科,人文與藝術領域僅占4.2%,恐導致我國較為弱勢的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領域處境更困難,呼籲教育部平衡各方人才占比。

  • 「玉山學者」理工領域近六成  藍智庫憂弱勢學科更困難

    「玉山學者」理工領域近六成 藍智庫憂弱勢學科更困難

    教育部日前宣布,113年「玉山學者計畫」通過55件,為歷年最高,通過率達4成5也是歷年次高,同時有3名玉山學者獲得外加年薪500萬元。對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該計畫歷年聘用學者近六成集中於理工領域,人文與藝術領域則僅佔4.2%,可能使我國較為弱勢的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領域處境更困難,教育部應適度平衡領域人才占比。

  • 「玉山計畫」通過件數再創新高 3人獲加年薪500萬元

    「玉山計畫」通過件數再創新高 3人獲加年薪500萬元

    教育部自2018年開始辦理「玉山計畫」,祭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教授待遇,以吸引國際頂尖優秀人才來台任教。依照最新數據,2024年度共有12校獲審通過,玉山學者通過23件、玉山青年學者32件,共計55件,創下開辦以來通過件數最高年份紀錄,且獲得外加年薪最高新台幣500萬更高達3人。

  • 演化出槌!公錢鰻右生殖腺竟較左邊長8倍

    演化出槌!公錢鰻右生殖腺竟較左邊長8倍

    生物器官對稱是常態,但也有例外。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與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合作,分析近3000尾鯙科魚類解剖資料,發現俗稱「錢鰻」的鯙科具有獨特的生殖腺不對稱性,右側生殖腺體在雌性超過3.4倍,在雄性可比左側長8倍,在生物界相當罕見,可能是「演化的意外」。

  • 學者批政策不給力 高教人才流失難解

    學者批政策不給力 高教人才流失難解

     教育部推動「彈性薪資方案」協助大學留才及攬才,但根據最新統計,新聘且獲補助人才占比每年均未達5%,國際人才占比也未達10%。立委及學者批評,這項政策「不給力」,只能為既有教師加薪以留才,但攬才成效不好,也難加速台灣高教國際化。

  • 1年多領50萬 台大教授仍買不起北市蛋黃區

    1年多領50萬 台大教授仍買不起北市蛋黃區

     雖有教育部「彈性薪資方案」加持,但國內大學攬才仍遇困境。大學說,即使加上彈性薪資,我國在延攬海外人才也缺乏競爭力;至於高科技領域(如AI、半導體),大學在國內搶人也搶不過業界。台大黃教授則表示,除了原本薪水,他曾每年又領50萬元彈性薪資,但也買不起學校附近房子,現在就住桃園。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