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技中心的搜尋結果,共1,139筆
國光生(4142)建置的第二條無菌針劑充填線產線將在下半年投產,未來將斥資29億元擴大整體廠區新建研發中心,在下午的法說會中,公司指出,將積極打造全方位生技廠區,未來新的研發中心還會有細胞培養廠、TTA破傷風疫苗廠、倉儲棟,以及流感原液產能擴大,預計將在2022年的7月開始建置,2024年的6月可望完成。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度不如預期,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今於法說會表示,「對不起,讓投資人失望」;因應疫情最新演變,疫苗的劑量必須調整,詹啟賢表示,臨床試驗已經在安排中了,力拚年底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國光生技(4142)董事長詹啟賢下午在法說會直言,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要重做,進度落後,「對不起,讓投資人失望」,目標將在年底進入三期臨床!
櫃買中心本周連三場主題業績發表會,在7、8日接連「生技醫療」、「智慧科技」兩場主題後,今(9)日接續推出「富櫃200」主題,由同致(3552)、兆利(3548)、宜鼎(5289)等3家上櫃公司經營團隊登場;發表會於櫃買中心官網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辦,投資人可線上觀看掌握最新業績資訊。
郭台銘大手筆灑出近50億元以私募方式投資台康生技(6589)5.5萬張,私募價格與本次現金增資價格同價(約90元左右)。台康生技私募案將在近期的董事會提出,並將在6月的股東常會上表決。
櫃買中心7日表示,晉弘科技(6796)已在6日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化學生技醫療業。
再生醫療產業大爆發,吸引投資熱潮轉向,除了大藥廠忙於併購再生醫療公司外,新創的再生醫療也獲投資界青睞,繼Sana Biotechnology首輪公開募資爆紅,帶動那斯達克價格創新高外,IVIVA Medical也吸引台安生技創投、中經合投資入股。
為掌握生物科技產業之發展現況與動態趨勢,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化發展,孫智麗博士在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支持下,2003年成立「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致力於台灣生技之產業分析與策略規劃。歷年針對全國生技相關產業之公司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每年購置全球市場趨勢報告及技術交易資料庫,建立國內外最完整之生技產業資料庫;並運用計畫資源召開專家會議研擬發展策略或政策建議,出版研究專題報告,成為各界瞭解生技產業發展之重要資訊管道。
櫃買中心1日表示,上櫃公司應於110年3月31日公告申報109年度財報共786家,已全數完成公告申報。統計上櫃公司109年營收2兆2,582億元,年增498億元及2.26%;109年稅前淨利2,257億元,年增348億元及18.22%,整體獲利表現出色。
櫃買中心31日表示,配合上櫃公司109年度財務報告公告,規劃一系列之「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將於4月7日、8日及9日接續推出「生技醫療」、「智慧科技」及「富櫃200」等三場主題,發表會於櫃買中心官網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辦(不開放現場參加),歡迎投資人踴躍觀看。
櫃買中心30日表示,同致股票(3552)、合邦股票(6103)、台康生技股票(6589)、台康生技一轉換公司債(65891)等,自3月31日起預收款券並管制撮合作業。
英瑞一KY轉換公司債(15921)、笙泉股票(3122)、台康生技一轉換公司債(65891)自110年3月29日起預收款券,並管制撮合作業;且櫃買中心3月31日將再添三檔股票ETF上櫃掛牌交易,分別為「永豐美國科技ETF」(00886)、「永豐中國科技50大ETF」(00887)及「永豐台灣ESG ETF」(00888)。
新北市府與國產署合作,推動汐止長安段乙種工業區招商案,成功引進嘉里大榮物流公司投資10億元,打造生技產業的智慧物流園區,20分鐘即能抵達台北南港、內湖,並與基隆港連線,可望成為北北基生技物流中心,預計明年完工啟用。
新北市府與國產署合作,推動汐止長安段乙種工業區招商案,成功引進嘉里大榮物流公司進駐,投資10億打造針對疫苗、醫療器材等生技產業所需的快遞、冷鏈物流中心,並串聯南港、內湖與基隆自由貿易區,成為北北基生技物流園區。
櫃買中心26日表示,英瑞-KY轉換公司債(15921)、笙泉股票(3122)、台康生技一轉換公司債(65891)自3月29日起預收款券並管制撮合作業。
櫃買中心25日表示,合邦股票(6103)自3月26日起預收款券並每45分鐘撮合一次;台康生技股票(6589)、台康生技一轉換公司債(65891)自3月26日起預收款券並每20分鐘撮合一次。
櫃買中心22日指出,台康生技公司(6589)上櫃有價證券自3月23日起暫停交易。
許多女性朋友都面臨結婚生子暫離職場的狀況,其中更有不少是一回歸家庭就很難重返職場。謝小姐提到,算一算從年輕到生完小孩又回鍋服務,已在基龍米克斯生技待了10餘年,不僅回到原職,公司給予升遷機會,每年還固定加薪3%~5%,本來只是小業助的她,如今已成為獨當一面的特助了。
在全球股災衝擊下,生技醫療類股近期同步回檔修正,包括:NBI、ETFx健康科技指數雙雙跌落季線之下。法人認為,短線跌幅已逼近波段滿足點,加上過去收復季線後1年,平均上漲1~3成不等,正報酬機率超過7成,顯示中長線加碼時機已經浮現。生醫類股近期重挫,NBI、ETFx健康科技指數短短1個月即跌破季線位置,波段最大跌幅分別達12.3%、17.6%。觀察近10年,兩大指數從波段高點到低點的下跌時間平均1.2~1.3個月,平均波段跌幅各為17.1%、12.2%,無論從時間或跌幅來看,都已逼近滿足點。
國外3家已上市新冠疫苗都做完3期試驗,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准許國內2家新冠疫苗廠只要做完第2期就可獲得緊急授權,學者專家質疑「依據在哪」?另據了解,指揮中心打算用「中和抗體效價」當作免疫替代指標,學者專家反問:不做第3期,沒有對照組,要如何計算保護力?何況就算去國外做第3期,但國外都打完疫苗,沒有未感染者給台灣做試驗了,也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