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留台就業的搜尋結果,共50

  • 《數雲端》104人力銀行與政大簽署MOU 建置境外生求職專區

    104人力銀行一零四(3130)與國立政治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建置「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首次將104人力銀行「境外生友善職缺」直接導入校園系統,整合學校與產業的求職資源,提供境外生專屬入口,減少求職過程中資訊落差與摸索成本,協助境外學生從學涯到職涯銜接更順暢,提高外籍人才留台就業可能性。

  • 不只是補人力缺口 僑生助我提升競爭力

     面對少子女化與產業競才的雙重挑戰,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僑生留台就業政策」,企業也逐步調整用人策略。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日前指出,僑生不只是補人力缺口,更是台灣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角色。

  • 僑生成學工 2成沒念完退學

    僑生成學工 2成沒念完退學

     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截至112學年度,新南向產學合作專班招生1萬4880人,實際就讀1萬3186人,但部分學校師資不足、缺乏輔導、配合仲介等因素,頻傳有學生假借來台讀書名義,非法在台打工,甚至有2成僑生退學,審計部報告要求教育部督促學校改善,以提供僑外生良好學習環境,維護國家正面形象。

  • 義守大學聯手半導體大廠 助菲籍國際生畢業即就業

    義守大學聯手半導體大廠 助菲籍國際生畢業即就業

    在全球半導體與AI產業競爭白熱化之際,義守大學透過創新國際學程與企業合作模式,成功打造國際生留台就業新典範!來自菲律賓的3位國際學生-裴安琪、裴安凱與黃涵娜,今(2025)年6月自義守大學國際學院畢業後,隨即簽約進入國內知名半導體大廠,分別擔任工程師與儲備幹部,實現「畢業即就業」的願景。

  • 僑外生留台 國發會盼開大門

    僑外生留台 國發會盼開大門

     立法院18日聯席會審議《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國發會推估2030年國內勞動力缺口大概是在48萬人,人才短缺漸趨嚴重。鑒於國際人才競逐激烈,國內少子女及高齡化趨勢,考量我國刻正積極規劃推動五大信賴產業、人工智慧、淨零轉型等政策,人才需求孔急,延攬及雇用外國專業人才是重要對策。

  • 國際生搶留台 嘉藥就博會媒合

    國際生搶留台 嘉藥就博會媒合

     就業市場人力缺口大,嘉南藥理大學首屆新南向國際專班生今年畢業,校方13日首度為應屆畢業國際生舉辦就業博覽會,即將踏出學校的國際生也相當期盼能留台就業,業者也肯定東南亞學生普遍較願意吃苦耐勞,爭相攬才。

  • 新型專班嘸人 連2季註冊1成多

    新型專班嘸人 連2季註冊1成多

     為吸引優秀外籍生來台讀書及留台工作,教育部與國發會攜手推動新型專班,但招生情況低迷,113學年秋季班總計366人獲得獎學金資格,春季班註冊132人,註冊率僅1成多,連續2季註冊率不到2成。專家認為,全世界都在搶人才,台灣作法有點一廂情願,沒有掌握各國情況跟想好配套措施,政府應跨部會重新檢討法規,也應該把目的定義更明確。

  • 臺科大徵才博覽會群英薈萃 科技大廠積極攬才供1.6萬職缺

    臺科大徵才博覽會群英薈萃 科技大廠積極攬才供1.6萬職缺

    畢業季即將來臨,許多應屆畢業生摩拳擦掌準備投入職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今(28)日舉辦徵才博覽會,吸引210家企業參與,提供逾1.6萬個職缺,涵蓋科技、半導體、資通訊、製造、金融及綠能等領域,不僅匯聚業界龍頭企業,更有129家廠商提供實習機會,協助學生提前接軌職場,還有34家企業專門開出外籍生職缺,展現對國際人才的高度重視與留才攬才的決心。

  • 東海攜百大企業搶人才 最強就業媒合平台直通職場高薪起步

    東海攜百大企業搶人才 最強就業媒合平台直通職場高薪起步

    東海大學攜手勞動部舉辦中部最大徵才盛事「2025年東海大學就業暨實習徵才博覽會」,吸引逾百家盛名企業蒞校攬才,包括上銀科技、矽品精密、瓦城集團、涵碧樓等32家上市上櫃企業,提供2500個以上海內外求職機會,豐富產業別月薪上看7萬,年薪直破百萬!

  • 東海春節聯歡匯聚全球學子 全新就業輔導計劃共築台灣夢

    東海春節聯歡匯聚全球學子 全新就業輔導計劃共築台灣夢

    東海大學國際處長期重視境外生台灣文化體驗,舉辦「蛇舞春風.寰宇齊歡」(Snake Year Spectacular: A Global Gathering!)聯歡春晚,邀請境外生分享特色文化表演,共度喜慶佳節,亦同步推出全新就業輔導計劃,提升境外生留台就業競爭力,實現未來在臺發展目標。

  • 靜宜大學「校園徵才博覽會」 規模歷年最大 企業搶進校園攬才 學生順利銜接職場

    靜宜大學「校園徵才博覽會」 規模歷年最大 企業搶進校園攬才 學生順利銜接職場

    靜宜大學「2025校園徵才博覽會」登場!有85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釋出逾5,000個職缺,規模歷年最大,現場並進行履歷自傳診斷及職場面試模擬競賽等,供學生體驗,以提前做好就業準備!為提供國際生留台就業,靜宜也接續舉辦「國際生徵才博覽會」,約60家企業跨國攬才,國際學生紛紛準備履歷自傳現場面試,畢業直接就業。

  • 臺師大境外生佔比居全國之冠 打造華語教學殿堂

    臺師大境外生佔比居全國之冠 打造華語教學殿堂

    繼2024年獲教育部認可,升格為雙語標竿大學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再創新紀錄!根據教育部統計處113學年度數據顯示,臺師大境外學位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12.05%,躍居全臺國立頂尖大學中境外學位生佔比最高的高等學府。而僑生佔比保持連續多年第一,今年又較前年更提升為6.65%。這項亮眼成果不僅展現臺師大在國際招生與多元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表現,也凸顯學校長期推動國際化政策的成效。透過雙語教育、跨國合作計畫及完善的境外生支援機制,臺師大正穩步邁向全球化學術殿堂,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

  • 台師大境外學位生逾1700人!成全台國立大學佔比最高

    台師大境外學位生逾1700人!成全台國立大學佔比最高

    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度數據顯示,國立台灣師範境外學位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12.05%,目前突破1700人,躍居全台國立頂尖大學中境外學位生佔比最高的學校。而僑生佔比保持連續多年第一,今年又較前年更提升為6.65%,繼2024年獲教育部認可,升格為雙語標竿大學後,台師大再創新紀錄。

  • 東南亞、港澳生留台工作意願高 學者:刺激外籍生來台就學

    東南亞、港澳生留台工作意願高 學者:刺激外籍生來台就學

    台灣面臨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及國際人才競逐等挑戰,為強化產業發展,以及填補人力缺口,政府過去兩年推動許多留才相關政策,其中包含鬆綁境外生留台工作評點制及就業規定。學者專家觀察,不僅鄰近台灣的東南亞留學生留台發展意願高,近年港澳生畢業留台工作人數成長率也超過3成,既然留台就業意願增,必能刺激來台就學的意願。

  • 僑外生人數破11.6萬人 教育部鼓勵畢業後留台就業

    僑外生人數破11.6萬人 教育部鼓勵畢業後留台就業

    112學年大專校院境外生人數總計11萬6038人,教育部在10月及11月期間,分別在北、中、南、東4個區域舉辦聯合訪視活動,邀請來自101所大專院校及高中的僑外生與各機關代表共698人參與,宣導預防詐騙及鼓勵他們畢業後留台工作。

  • 新型專班外籍生多來自這3國 春季班放寬在台國際生參與

    新型專班外籍生多來自這3國 春季班放寬在台國際生參與

    教育部從113學年起推動「新型專班」,由國內大學與企業簽訂產學合作計畫,共同規畫課程並赴海外招生。教育部表示,「新型專班」113學年春季班共核定22校62專班預計招收1092人,不限招生國別,各校刻正辦理招生,將於明年1月下旬確認錄取結果。

  • 僑生驚傳「整批」護照被校方扣留!國際人權團體關注 僑委會回應了

    僑生驚傳「整批」護照被校方扣留!國際人權團體關注 僑委會回應了

    僑委會成立僑生產攜專班,鼓勵僑生來台就學,並於完成學位後留台就業。不過立委洪申翰指出,有僑生來台就學後護照等文件被學校扣走,有高度違法疑慮,恐有人口販運之嫌,已引起國際人權團體關注。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強調,可能是因為金錢借貸問題,但不支持學校這種手段行為,並承諾清查。召委王定宇則指示,應請檢調或監院等外部單位調查,該移送法辦就送。

  • 外籍生想留台就業 吳鳳科大辦就業博覽會牽線

    外籍生想留台就業 吳鳳科大辦就業博覽會牽線

    為促進外籍生在台就業,今(24日)在吳鳳科技大學旭光堂舉辦外籍生就業暨實習徵才博覽會,涵蓋科技業、電子業、製造業、觀光旅遊服務等嘉義在地重點企業共20家參與徵才,吸引不少有意留在台灣發展的外籍生前來應徵、提前了解就業環境。

  • 培養醫療人才 美和科大、屏基醫院簽合作意向書

    培養醫療人才 美和科大、屏基醫院簽合作意向書

     為促進產學交流合作及提升學術與實務水準,美和科技大學與屏東基督教醫院於日前正式簽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產學合作、學術研究合作、人才培育專班、實習就業、參訪學習、業界師資協同教學、圖書與資訊等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致力於培養具備實務能力的醫療人才。

  • 陸委會及策進會辦理講座 鼓勵港澳生培養跨域職能

    陸委會及策進會辦理講座 鼓勵港澳生培養跨域職能

    陸委會及財團法人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20日與東吳大學共同舉辦「雙北區港澳畢業生留台評點制講座」,由政府機關代表解說最新政策法規,並邀請畢業校友分享求職與創業經驗,分享嘉賓不約而同鼓勵港澳生善用資源培養跨域職能,做好職涯規劃與準備,以利畢業後順利留台發揮所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