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發債計畫的搜尋結果,共43

  • 賣盤惜售心態濃 Q4公債交易冷颼颼

     展望台債後市,債券交易員指出,今年第四季發債計畫出爐,國庫將發行三期公債共800億元,籌碼未如預期增加,促使賣盤惜售心態濃厚,公債市場交易冷颼颼。

  • 擬推公債發行自治條例  基市府:暫無實際發債計畫

    擬推公債發行自治條例 基市府:暫無實際發債計畫

    基隆市議會日前臨時會中,決議要求市政府針對《基隆市公債發行自治條例》草案,向議會進行專案說明。8日說明會舉行,市府針對自治條例的制定,邀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就「永續發展債券」的發行流程與作業方式進行說明。市府強調,目前基隆市政府沒有發債計畫。

  • 支應放款 公股銀發債搶錢

    支應放款 公股銀發債搶錢

     2025年上半年國內金融債發行動能強勁,雖有市場震盪、資金流向轉變的干擾,公股銀行仍積極發債搶錢。其中土地銀行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共計186億元,輸出入銀行發行金額亦達93億元,領先各金融機構。

  • 台幣強升 發債大戶歸隊 Q2公司債暴增

    台幣強升 發債大戶歸隊 Q2公司債暴增

     第二季受關稅戰的影響趨緩,加上美國降息預期升溫,誘發新台幣掀起新一波升值潮,成為企業發債的大利多,公司債發行量歷經首季低迷後,第二季發行量大增,尤其6月發債大咖魚貫進場,總計發出738.6億元公司債,創去年11月以來的八個月新高,預期在新台幣升勢緩和前,下半年發債量將繼續升高。

  • 債券ETF價格甜 年化配息率飄香

    債券ETF價格甜 年化配息率飄香

     近期債券市場受到美元波動、美債殖利率反彈影響,債券ETF價格普遍修正,法人表示,從收益角度來看,反而提供較佳進場時機。債券投資的核心價值在於穩定息收,尤其在殖利率處於相對高位下,更具中長期配置價值。MG收益優化基金投資團隊指出,美債回檔主因包括,外資調節持債部位、對沖基金去槓桿,以及市場對通膨再起的疑慮升溫,若不知如何挑選債券標的,債券ETF是可以考慮標的。

  • 匯市動盪拖累美債 法人:布局良機

    匯市動盪拖累美債 法人:布局良機

     新台幣狂飆,以美元報價的美債ETF連帶暴跌,投信法人分析,除匯市動盪,市場瘋傳美國恐推行百年零息債傳聞,也是債券暴跌的主因之一,但隨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近15年來高點及新台幣升值,建議反而不用恐慌,應把握進場布局債券資產的美元成本變低的機會,迎接低美元、高殖利率投資契機。

  • 美公債拋售風險暴增,台灣剉咧等? 楊金龍:央行持有不到3,000億美元

    美公債拋售風險暴增,台灣剉咧等? 楊金龍:央行持有不到3,000億美元

     川普2.0推出對等關稅等政策,對市場帶來極高衝擊,4月起不僅造成股匯市劇烈波動,美債價格也大受影響,一度市場還傳出美債拋售潮。由於我中央銀行外匯存底持有大量美債部位,立委擔憂承擔高風險,央行總裁楊金龍8日表示,央行持有美國政府公債低於3,000億美元。

  • 貨幣戰首部曲》央行疑禿鷹炒匯

    貨幣戰首部曲》央行疑禿鷹炒匯

     新台幣近期爆升引發市場恐慌,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5日親上火線提出五聲明、二呼籲,他直言,「新台幣過度波動、abnormal(異常)」,但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重申美方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楊金龍並坦言,這波新台幣升值,確有出現類似禿鷹攻擊的現象,「他就是要來炒匯」,且炒匯金額算是龐大,央行已提出警告。

  • 楊金龍喊「美國沒要台幣升值」!央行聲明全文曝光

    楊金龍喊「美國沒要台幣升值」!央行聲明全文曝光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連續兩個交易日盤中強升逾1元,引發各界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今日(5日)下午4點半臨時舉行記者會,對新台幣匯市發布7點聲明說明。除了再度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也呼籲各界勿以臆測國內匯市相關議題,廠商也不要聽信過度誇大或不實的分析,產生非理性的預期而拋匯。

  • 央行7點聲明 美方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否認「海湖莊園」協議

    央行7點聲明 美方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否認「海湖莊園」協議

    新台幣5月以來連兩個交易日大升值,5日盤中一度見到2字頭,收盤前中央銀行強勢干預,但仍狂升9.19角,以30.145元作收。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新台幣升值是因為預期心理,導致近兩日波動擴大,至於是否是因為美方施壓,楊金龍強調央行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而美國財政部也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 4壽險今年再發債近900億

    4壽險今年再發債近900億

     為順利銜接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金管會已陸續推出四階段協助措施,協助保險業者強化資本體質。因應強化自身資本結構需求,富邦、南山、新光與三商美邦等四家壽險公司,今年將陸續啟動或規劃大型發債計畫,合計總額近900億元,以增強資本強韌性。

  • 接軌台版ICS 富壽發債190億元

     富邦金15日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發行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為190億元,依發行條件不同分為甲券及乙券,甲券發行金額為91.4億元、發行期間為10年,乙券發行金額為98.6億元、發行期間為15年,其中甲券利率為3.7%,乙券利率為3.85%。

  • 關稅戰嘸驚 陸港股逆勢揚 中國科技論壇看好後市

    關稅戰嘸驚 陸港股逆勢揚 中國科技論壇看好後市

     受到川普宣布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影響,亞股27日普跌,但陸港股市卻逆風上揚。統計今年開年以來的陸港股市漲幅領先全球,恒生科技指數今年狂漲近3成、恒生指數更狂飆17.54%,超車台股下跌4.7%。

  • 壽險業籌資 掀海外發債潮

    壽險業籌資 掀海外發債潮

     壽險業拚2026年接軌兩會計制度IFRS 17與ICS,強化資本所需的資金龐大,去年有六家壽險啟動國內發債,但考量國內債券市場胃納量有限,已陸續轉向海外發債,預計今年可望掀起海外發債潮。目前已有三家壽險啟動海外發債籌資,包含去年最早啟動的國泰人壽、南山人壽,今年新光人壽也加入行列,富邦人壽也不排除今年會啟動海外發債。

  • 公司債陷空窗期 前二月僅566億

    公司債陷空窗期 前二月僅566億

     公司債發行進入空窗期,今年前二個月年整體發行明顯萎縮,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前二個月公司債合計僅56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60.5億元,年減達16.7%,且去年3月發行量達720.2億元,第一季合計1,380.7億元,若今年3月還是只有300億元左右水準,第一季發債量恐低於千億元。

  • 新年度發債 綠色債券成主流

    新年度發債 綠色債券成主流

     市場進入降息循環,仍未見企業大量發債,統計2024年整體公司債年縮近千億元,全年僅6,898.83億元,差一點點就站上7,000億元大關。券商主管認為,上半年市場不確定性高,且全球降息步伐放緩,企業發債恐更加保守,今年企業發債可能會以綠色債券發行為主軸,總發行額度有機會超越去年。

  • 提高赤字率 陸將發13.5兆特別債

    提高赤字率 陸將發13.5兆特別債

     為期兩天的大陸全國財政會議24日閉幕,會議宣示,中國將於明年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赤字率。外媒報導,中國將發放逾3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3.5兆元)特別債券。此外,已有8省市公布2025年首季發債計畫,規模逾3000億元,預計大陸各地總額將達2.7兆元。

  • 企業12月發債回溫 綠債發行 今年飛越千億

    企業12月發債回溫 綠債發行 今年飛越千億

     川普2.0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美國聯準會(Fed)放緩降息步伐,市場逐步消化利空,12月以來企業公司債發行逐步回溫,單月發債量回升突破400億元大關,包括中油、台電兩發債大咖持續進場。

  • 新年度發債計畫來了 財部:續採定期適量及二階段公告原則

    財政部新年度發債計畫出爐,其中1月將發行3期,2月、3月及5月各發行2期,其餘8個月各發行1期。發行年期分別定為2年(1期)、5年(5期)、10年(7期,含1期乙類公債)、20年(2期)及30年(2期)。第一季財政部預計發債共1,820億元。

  • 新版財劃法弱化中央財政 莊翠雲:維持支出勢必要舉債

    新版財劃法弱化中央財政 莊翠雲:維持支出勢必要舉債

    《財政收支劃分法》上周在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財政部長莊翠雲強調,新修正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弱化中央財政,衝擊施政能量,且修正後垂直分配讓中央大幅增加釋出財源,將影響財政穩健,水平分配偏重人口及營利事業額指標,將擴大城鄉差距。莊也說,中央稅課收入減少,若要維持支出,勢必就要增加舉債支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