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穀物價格的搜尋結果,共21筆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週五(8日)表示,雖然穀物、乳製品與糖價出現下跌,但7月全球食品原物料價格上漲,達到2年來新高,主要因為植物油價格大幅攀升,加上肉類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卜蜂(1215)今(28)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4.5元,董事長鄭武樾說,豬價維持高檔,豬肉分切廠年底前可望拿到證照,加入營運挹注業績,2025(今)年營運有機會比去年好,不排除有機會追上2023年的獲利高峰,2023年稅後淨利22.68億元,EPS7.7元。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多數走揚,受美元走弱和產量擔憂引發空頭回補的支撐,小麥期貨連兩日上漲,一度升至一個月高點,玉米價格緊跟著小麥價格上漲,漲至兩週高點,因交易商密切關註今年秋季美國玉米收穫的進展,另外,由於擔心大雨可能損壞最大豆粉出口國阿根廷的大豆作物,黃豆價格漲至近一周高點。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報告顯示,11月全球糧食價格創下19個月新高紀錄,主要受到植物油價格大漲推動。專家預測,棕櫚油等商品的價格預期持續上漲,將進一步推動糧價走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報告顯示,11月全球糧食價格創下19個月新高紀錄,主要受到植物油價格大漲推動。專家預測,棕櫚油等商品的價格預期持續上漲,將繼續推動糧價走高。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其中玉米和大豆期貨連四個交易日下跌,並觸及數週低點,因是股市和原油大幅下跌,以及巴西天氣的擔憂,小麥期貨也下跌,因為乾旱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小麥產區預計將出現降雨,緩解供應擔憂,至周四(10/17) 穀物期貨連兩日反彈收揚,其中玉米期貨在震盪中小幅堅挺,因出口需求提供了支撐。
近期雞蛋供應過量加上需求不振,台北市蛋商公會24日宣布,蛋價再降2元,產地價降至每台斤24.5元、批發價從明(26)日降為每台斤34元,蛋價再創3年新低,與2023年一蛋難求,甚至還有黑市蛋價的景像截然不同。學者呼籲,除降價刺激需求,也應加速減產讓蛋價恢復平穩。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掌握中秋節應節商品及重要民生物資價量情勢,有鑒於地緣政治風險仍大、氣候異常事件漸趨頻繁,原油及大宗物資價格仍具波動風險,為提前因應相關風險,行政院拍板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12月底,從源頭減輕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9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考量7月以來,受颱風豪雨等氣候條件不穩影響,國內蔬果價格升高,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升至2.53%,漲幅擴大,加以外食、房租等服務類價格具僵固性,拍板原實施至9月底的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延長至今年12月底。這已是政院第13波減徵措施。
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劇烈震盪,柳橙汁、可可期貨價格在上半年飆升至歷史新高,原油價格隨中東局勢波動,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但鐵礦砂等基本金屬價格則大幅走跌。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錯綜,其中玉米和大豆期貨上漲,因為投資人擔心乾燥、炎熱的天氣會擾亂美國作物在關鍵生長期的生長,但隨後市場對美國作物報告樂觀預期,大豆和玉米期貨跌近四年低價,小麥期貨大幅走低,接著在周五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發布之前回補空頭,周四小麥、玉米和大豆期貨繼周三大幅下跌後收復失地上揚。
經濟顧問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表示,全球不斷上漲的糧食價格將於今年走跌,並有望觸底,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這將減輕部分支出重擔。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5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3月全球糧價指數由2月創下的三年低點反彈,為七個月來首次上揚,反映植物油、肉類和乳製品價格上漲,抵消穀物和糖價下跌。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料庫存大增加上對需求放緩感到擔憂,大豆及玉米本周相繼跌至三年新低,小麥期貨則擴大跌幅至2個半月低點。
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下降,2023年12月全球糧價指數月減1.5%,全年糧價更大跌將近14%,有助進一步緩和全球糧食通膨憂慮。
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下降,去年12月全球糧價月減1.5%,全年糧價大減將近14%,有助進一步緩和全球糧食通膨憂慮。
大陸陷入通縮的壓力加劇,發改委19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指出,2023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整體低位運行,隨著輸入性、週期性、季節性等因素有所改變,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商品服務需求持續恢復,預計2024年CPI將溫和回升。
大陸國家發改委如何看待明年中國大陸CPI的前景?大陸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今天(12月19日)12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預計明年CPI將溫和回升。
新聞提要■日本政府數十年來使出渾身解數打擊通縮,不見成效,卻意外因為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而擺脫。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8日公布,11月全球糧食價格維持穩定,穀物和肉類價格下滑,抵消砂糖、植物油和乳製品價格上漲。不過糧價未見下降恐加重通膨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