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花蓮縣政府廣告的搜尋結果,共22

  • 2025縱谷客韻季 米麵雙饗幸福宴 邀請鄉親共享幸福好滋味

    2025縱谷客韻季 米麵雙饗幸福宴 邀請鄉親共享幸福好滋味

    花蓮縣政府主辦的「2025花蓮縱谷客韻季系列活動-米麵雙饗幸福宴」,即將於11月11日(星期二)在花蓮縣玉里鎮鎮民廣場盛大登場。本次活動有精彩表演節目,並結合熱鬧美食市集與馬戲特技表演,邀請鄉親們在立冬之初溫暖相聚,共同品嘗縱谷優質玉里米與玉里麵的幸福滋味。

  • 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登場

    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登場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10月25日至27日在花蓮縣客家文化園區熱鬧登場,今年以「跨區串聯.創新傳承」為主軸,匯聚臺三線、六堆及臺九線等客庄地區的特色產業與傳統技藝,展現客家族群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活力的文化魅力。

  • 花蓮迎向國際舞台 2026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簽約啟航

    花蓮迎向國際舞台 2026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簽約啟航

    為迎接2026年第15屆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IDBF Club Crew World Championships, CCWC),花蓮縣政府23日於花蓮縣運動休閒園區舉辦「2026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簽約暨執行委員會揭牌儀式」。由中華民國龍舟協會與國際龍舟聯合會(IDBF)共同簽署邀請函,正式啟動國際賽事籌備。花蓮縣長徐榛蔚宣示:「花蓮將全力以赴,為花蓮爭光,為台灣爭光!」

  • 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鬧熱登場 展現傳統與創新交融魅力

    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鬧熱登場 展現傳統與創新交融魅力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將於10月25日(六)至10月27日(一)在花蓮縣客家文化園區鬧熱登場!今年博覽會以「跨區串聯.創新傳承」為主軸,匯聚來自臺三線、六堆及臺九線等客庄地區,精選特色產業與傳統技藝,展現台灣客家族群的創意能量與文化底蘊。

  • 2025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節 暨2026 CCWC測試賽盛大登場

    2025花蓮太平洋國際龍舟節 暨2026 CCWC測試賽盛大登場

    國內外菁英隊伍齊聚鯉魚潭 為世界級賽事熱力預演

  • 2025 流星花蓮暑期活動搶先看 音樂X星空X小王子啟動倒數

    2025 流星花蓮暑期活動搶先看 音樂X星空X小王子啟動倒數

    今年暑假,花蓮不只有山海與自然,還有來自B612星球的驚喜造訪!花蓮縣政府將於8月接棒成為交通部觀光署「台灣觀光100亮點」主打縣市,推出《流星花蓮暑期系列活動》,不僅串聯全縣四大觀光重點場域(將軍府、七星潭、鯉魚潭、富里稻草藝術季),更攜手全球經典IP《小王子》,打造跨越天文、藝術、音樂與自然的奇幻夏日盛典!今年暑假一定要到花蓮來一場跨星球的感官冒險。

  •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展 3/18盛大登場 花蓮奪縣市創新應用獎 成果搶先看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展 3/18盛大登場 花蓮奪縣市創新應用獎 成果搶先看

     第十二屆的「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於3月18日至21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登場。來自59個國家地區、141個城市代表與會,花蓮縣政府再度以「智慧號誌執行淨零碳排及消防救護雙模先導計畫」勇奪創新應用獎並獲邀參展。

  • 五大核心價值 花蓮更宜居

    五大核心價值 花蓮更宜居

    治水升級 修繕校園

  • 花蓮轉運站轉運市集 12/14熱鬧登場

    花蓮轉運站轉運市集 12/14熱鬧登場

     花蓮轉運站迎接兩周年,於場站內辦理靜態展暨轉運市集活動,日前展出回顧建置歷史及轉運服務介紹的靜態展,現場設有感謝轉運留言牆,提供拍照打卡即送轉運好禮活動,民眾紛紛踴躍留下溫馨感言!接續登場的是周末12月14日及15日的「轉運市集」,現場邀請Hualien Yo真行平台上的在地特色店家前往設攤與民互動遊戲送限量好禮,讓在地民眾及外地旅客來花蓮轉運站歡慶兩周年,不只轉運還能公運玩起來!

  • 花蓮幸福聖誕城登場 邀請萬國萬民一同團聚

    花蓮幸福聖誕城登場 邀請萬國萬民一同團聚

    「2024花蓮幸福聖誕城」12月13日正式開城,這一向是花蓮縣政府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節日盛會,一起為耶穌基督慶生,也為民眾祈福,感受平安與溫暖。今年的主題是「萬國同頻,平安共鳴」,在於傳遞聖誕節的核心精神:萬國、萬民無論身在何處,以何種形式慶祝,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源頭——主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基督降生在這個世界,就是要帶來平安與幸福,特別當人們面臨艱難與挑戰時,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與幫助。

  • 整建文化資產整合在地特色  打造花蓮優質藝文發展環境

    整建文化資產整合在地特色 打造花蓮優質藝文發展環境

    花蓮縣政府持續整合藝文資源,辦理各項藝文活動、展覽、文化資產保存及圖書推廣,也積極修建具有當地特色及文化意涵,兼具觀光休閒之建設,積極賦予各鄉鎮閒置空間新生命,盼為民眾提供更舒適、多元的藝文場所,打造更優質的藝文產業發展環境。

  • 做育兒爸媽最堅強的後盾 花蓮成為婦幼友善之都

    做育兒爸媽最堅強的後盾 花蓮成為婦幼友善之都

    花蓮縣長徐榛蔚上任以來,盡心營造婦幼友善生育環境,持續提升婦幼照護福利,透過「加碼發放托育補助」、「建構多元托育服務」、「積極布建托育資源中心」以及「提供坐月子到宅服務」等4大貼心政策,讓育兒爸媽安心生養無後顧之憂,全力打造花蓮為友善育兒之都。

  • 縣府積極爭取中央經費2000萬 擴展花蓮影視音基地 打造東台灣重要影視據點

    縣府積極爭取中央經費2000萬 擴展花蓮影視音基地 打造東台灣重要影視據點

    為持續發展並優化花蓮縣影視產業,在縣長徐榛蔚帶領下,花蓮縣政府向中央積極爭取經費,並獲2000萬補助經費挹注。將吉安菸廠閒置空間打造為花蓮影視音第二基地,並辦理影視人才培育課程培養相關人才,打造花蓮成為東台灣重要影視據點。

  • 花蓮縣政府爭取中央114年度清潔車輛、機具補助 提升環境清潔執行效率

    花蓮縣政府爭取中央114年度清潔車輛、機具補助 提升環境清潔執行效率

    為充實花蓮縣清潔車輛及機具,提升環境維護效能並順利推動環保業務執行,花蓮縣政府近年來皆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於113年度共獲補助垃圾車27輛、資源回收車9輛、抓斗車1輛、小貨車1輛、小型挖土機3台及鏟裝機7台,而114年度已再獲中央計畫核定補助資源回收車5輛及挖土機(含小型)4台,核定計畫經費計新台幣2,350萬8,500元(中央補助經費為1,540萬1,290元;配合款為810萬7,210元)。

  • 治水建設 徐榛蔚率縣府團隊積極改善縣內排水系統

    治水建設 徐榛蔚率縣府團隊積極改善縣內排水系統

    由於極端氣候變遷,瞬間暴雨導致嚴重水患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治水工程的長遠規劃與民眾的生命財產息息相關。花蓮縣長徐榛蔚長年重視治水工程,儘管花蓮縣庫連年償債、不甚寬裕,但為保障人民生命基本權益,縣府仍逐年增加治水預算,並積極爭取中央各項治水計畫經費挹注,以通盤治水規劃解決多處易排水問題,進而打造友善宜居環境。

  • 花蓮客家博覽會!邀藝術家齊聚 民眾體驗手作樂趣

    花蓮客家博覽會!邀藝術家齊聚 民眾體驗手作樂趣

    客家硬頸精神,眾所皆知。花蓮日前舉辦「花蓮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不僅結合在地農產品以及精彩演出,更邀請國內各地藝術家齊聚一堂,展現高品質手工藝,另外,活動現場配有DIY體驗區,民眾透過親自參與,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 花蓮「2024 FALI FALI音樂節」 攜手野營與音樂 引領自然永續的文化之旅

    花蓮「2024 FALI FALI音樂節」 攜手野營與音樂 引領自然永續的文化之旅

    花蓮縣政府主辦的「2024 FALI FALI 音樂節」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花蓮縣玉里鎮馬太林文化園區熱情登場。本次活動特別規劃了野營區,讓參與者能在悠閒氛圍中,享受音樂饗宴與露營體驗,並融入自然與文化的和諧。音樂節以音樂(Music)、生活方式(Lifestyle)、野營(Camping)及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為核心主題,並致力於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 創新手法振興觀光 花蓮客家博覽會藉表演藝術增旅遊深度

    創新手法振興觀光 花蓮客家博覽會藉表演藝術增旅遊深度

    花蓮近年持續透過創新手法推動觀光,今年更努力振興花蓮震後低迷的旅遊市場,貫徹縣長徐榛蔚「慢‧精品‧花蓮」政策,7日至10日在花蓮縣運動休閒園區舉辦「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除展示傳統的客家工藝、美食,也透過每天不同的表演藝術,增進花蓮旅遊的深度和文化吸引力。

  • 花蓮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 展現全台客庄工藝及文化

    花蓮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 展現全台客庄工藝及文化

    花蓮縣政府推廣客家文化不遺餘力,首次舉辦「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11月7日至10日邀請全台客家縣市工藝師到花蓮縣運動休閒園區駐村,與縣內客家文化深度交流與學習,也透過展現各自特色工藝品,帶領遊客認識各地客庄及其產業發展,實踐「讓花蓮走向世界,世界走進花蓮」的理念。

  • 花蓮縣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 展現客家文化多樣性

    花蓮縣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 展現客家文化多樣性

    全國首辦「客家產業暨技藝博覽會」在花蓮縣舉行,11月7日至10日於花蓮縣運動休閒園區(舊花蓮菸葉廠)盛大登場,為期四天的博覽會將展示花蓮、新竹、桃園、苗栗、高雄、屏東等多縣市的客家農、特產品、工藝品及藝術品等展示,全面呈現客家傳統技藝多樣性與文化特質之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