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處方簽的搜尋結果,共30筆
台灣每年將近兩千億的藥局市場,正面臨整併潮與轉型生存戰,根據KPMG報告,傳統藥局整合「數位工具、政府補助、長照服務」升級轉型,已成關鍵趨勢。數位健康服務領導品牌「鄰近健康」,成立兩年多來,致力於整合社區藥局,數位轉型升級「智慧健康中心」,已協助聯盟藥局提升業績,年增百萬營收,「鄰近健康」短期目標聯盟350家藥局,預計未來三年擴張到1,000家,發展潛力獲得半導體大老青睞投資,也計畫2027年籌備IPO進入資本市場。「鄰近健康」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創辦人暨中康生醫董事長趙國鈞,25日在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精闢分享。
受颱風樺加沙外圍影響,南橫公路台東端新武段路基流失,沿線下馬部落、霧鹿部落、利稻3個部落往台東聯外道路中斷,預計30日搶通。直升機今(26)日預計載送護理師和藥物、物資上山,卻因氣候不佳暫緩。
新北市中和區今(10)日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位55歲多元計程車駕駛吳姓男子肇事後,酒測時出現0.19mg/L,不過他供稱是事前使用含微量酒精的支氣管擴張劑「備勞喘」,同時也出示診所處方簽,抽血後顯示無酒精反應。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噴霧吸入劑含有酒精與類似成分時,酒測時會出現「偽陽性」,不過只有短暫的10分鐘,透過進一步抽血也能分辨真假。
新北市中和區今(10)日凌晨驚傳死亡車禍!1名17歲朱姓少女凌晨1時許結束在永和飛鏢店的活動後,從捷運頂溪站搭乘多元計程車返家途中,車輛行經環河西路左轉光環路口時,與一輛直行的自小客車猛烈碰撞,朱女因撞擊力道過大被拋飛車外,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不治。
花蓮縣境狹長,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花蓮市區,住在偏遠地區的鄉親若要就醫或申請醫療文件,車程往返至少1小時,花蓮慈濟醫院為此開發「慈濟智能健康管家APP」並導入實名制驗證,偏鄉民眾能直接透過手機預約看診,還能建立常用親屬名單,讓一家大小就醫安排更有效率。
受西南氣流影響,高雄市山區連日下豪大雨,台20線南橫路段多處坍方與便橋封閉,山區部落交通受阻,桃源區北三里包括復興、拉芙蘭、梅山部落成孤島,桃源區衛生所長邱孟肇心繫部落民眾健康,除了先掌握慢性病患用藥、視訊看診,2日見雨勢未歇、道路未搶通,決定親自扛藥箱跋山涉水進駐醫療,步行2小時才抵達,讓居民感動不已。
78歲余姓老翁昨(19)日開車闖紅燈衝撞行人,造成3死12傷。三峽警分局今天進行車輛勘驗、遺體相驗等程序,並依據監視畫面研判余翁是因在前一個路口轉彎肇事,慌不擇路才選擇撞擊行人肇逃。
南投縣老年人口比例達22%、居全台第3,縣府衛生局為了讓65歲以上獨居長者能安心用藥,結合逾50家藥局,提供送藥到府服務4年來累計服務逾4000人次,今年建置可線上申請的「送藥到府系統」,子女幫長輩上網預約,藥師將親自送藥到家,還指導怎麼吃藥,服務更簡便。
嘉義市全齡多元樂學發展協會結合衛福部嘉義醫院的資源,在嘉醫打造全市第一座位在醫院裡的社造C據點「全齡樂學嘉醫站」,經試營運1個月後,23日正式啟用。嘉醫院長莊仁賓強調,該站採醫療與長照結合,動線特別規畫分流,符合明年長照3.0的精神。
嘉義市政府輔導全齡多元樂學發展協會連結130年歷史衛福部嘉義醫院資源,在嘉義醫院閒置空間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全齡樂學嘉醫站」,經過1個月試營運,23日嘉醫站宣布正式成立,這座全台第一個位在醫院裡社造C據點,主要由嘉義醫院提供課程、師資,導入醫療知識、常識,讓醫療和長照能真正結合在一起,為讓長輩安心在醫院內上課,院方針對動線進行分流,讓長輩進出醫院時,減少與病患、醫護同處一室的機會。
涉京華城容積、政治獻金案遭羈押禁見至今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父親柯承發日前病逝,台北地院裁定2月27日至3月10日解除他對4名至親禁見,以便討論治喪事宜。柯妻陳佩琪3日2度現身台北看守所探視腰部扭傷的柯文哲,還帶了酸痛貼布,但因相關規定被北所拒收,會面時間約30分鐘。
遠傳(4904)2024年成績亮眼,無論是營收、EBITDA(稅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還是市值,均創下歷史新高,且遠亞合併的綜效提前實現,推動行動業務強勁增長。全年營收和EBITDA均達到歷史新高,稅後淨利更創下18年來新高,市值突破3,000億元大關。遠傳的5G用戶持續增長,數位轉型與新經濟業務也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成功應用,為公司增添更多未來成長動能。遠傳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推動三大策略,實現更高成長。
高雄市三民區某診所陳姓、黃姓等5名醫師涉嫌在2019年到2021年間利用幫病患施打流感疫苗、作健檢時,另外再刷病人健保卡,登載不實診斷內容,向健保署虛報點數,詐領健保醫療費用36萬餘元被起訴,高雄地方法院審理後,分別判處拘役40日至120日,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並須支付公庫1至6萬元不等。
趕搭2024年掛牌列車,泰合(6467)預計30日以參考價每股56元登錄興櫃。泰合董事長暨總經理李世仁25日表示,正在三期臨床的抗血栓口溶膜新藥TAH3311,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第三季送美國、歐洲藥證申請,歐美授權案可望拍板,目標2026年第四季取證搶攻全球逾220億美元市場。
大多數歐美中年人(台灣也不少)早上起床後的例行公事,就是: 如廁盥洗→喝咖啡→早餐→吞藥(白開水)→上班。只要其中同時出現「吞藥」和「喝咖啡」這兩個項目,不論其先後順序,都是本篇文章討論的範圍。所謂「一起服用」的意思是說,在藥物治療的作用期間內,不要喝咖啡,而不是僅僅不使用咖啡吞藥丸而已。
近來醫療院所除了護理人力不足外,也面臨聘不到藥師的窘境。有的醫院、診所徵藥師,卻苦等不到一張履歷,更不用說社區藥局,往往因找不到藥師,只能被迫關門。問題不在國內藥師不足,而是在醫院及診所工作,薪資與勞動力不成比例,加上健保點值不斷下降的前提下,醫院、診所難調高藥師薪水,藥局、診所藥師調劑費用也不相同,導致藥師往可賣保健品獎金多的連鎖藥局流動。
高雄市三民區某診所涉嫌在2019年到2021年間,利用幫病患施打流感疫苗、作健檢時,另外再刷病人健保卡,登載不實診斷內容,向健保署虛報點數,詐領健保醫療費用36萬餘元,被健保署發現申報內容有異,派員查核後確認後,對該5名醫師提告,高雄地檢署21日偵查終結,對這5名醫師依詐欺罪嫌起訴。
為提升民眾就醫用藥可近性,健保署2日宣布,10月起將於牙科診所試辦新的處方箋政策,各項藥品需明確標示「可替代」或「不可替代」,第二階段規劃明年起牙科診所處方簽應標示藥品的成分名。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新制度對於牙醫師、藥師及民眾是三贏的政策。
台中太平區80多歲張姓老翁昨(15日)到住家附近醫院回診,看診結束後卻迷路,經到太平派出所求助員警,員警見張翁高齡且行動不便,遂透過醫院的「處方簽」得知家屬聯繫方式,因老翁子女都在外地上班,熱心的他就用巡邏車護送返家,老翁頻向員警道謝,並直呼「波麗士大人真讚!」
股市偏震盪,但生技醫療指數不畏通膨,包括NBI指數、MSCI醫療保健指數,均維持震盪向上攻勢。法人表示,7月第二季財報陸續公布,資金焦點集中在各股基本面,預估下半年中大型新藥股價成長動能可期;降息及併購題材有助中小型股反彈,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透過主動選股,有望從業務復甦等低價股中,找尋到相關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