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訂單成長的搜尋結果,共5,906筆
宅經濟效益持續發酵,帶動PC/筆電、路由器等需求持續成長,加上伺服器訂單從第一季回溫。法人指出,靜電防護(ESD)晶片廠晶焱(6411)第一季訂單將持續湧入,力拚淡季不淡的成績外,待第二季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後,營運還有機會再衝刺。
亞崴(1530)、程泰(1583)、直得(1597)、上銀(2049)、高鋒(4510)、福裕(4513)、協易機(4533)、東台(4526)、全球傳動(4540)、百德(4563)及瀧澤科(6609)等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訂單,因大陸續推內循環而持續增溫,業者認為,最壞時刻已過,今年營收至少年成長一成。
台股拉回整理,上演「萬六」保衛戰,法人指出,短線需留意電子股漲多賣壓,追高風險增加,建議可將部分關注焦點轉往今年業績成長樂觀的傳產族群,如製鞋相關的鈺齊-KY(9802)、百和(9938)等,有機會挾帶基本面利多,大舉吸納多方資金。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受消息面利空衝擊,早盤一度跌破「萬六」大關,倫元投顧分析師陳學進指出,在資金熱錢效應延燒、市場多方人氣匯集及多頭格局下,由多檔個股接掌兵符,顯見多頭架構仍未改變。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M31(6643)、宏捷科(8086),再選入家登(3680)、鴻準(2354)與超豐(2441)。
直得(1597)來自半導體、5G、醫療及工具機等產業訂單,線性滑軌訂單能見度看到第二季,生產線持續加班趕工。
距離農曆春節不到一個月,今年飯店的外帶年菜賣得如何?答案是:「不差!」,尤其在國內疫情略有升溫後,不少消費者決定改訂飯店外帶年菜與親友或闔家圍爐,估計如飯店吃得下訂單,到過年前都還有一波買氣!
一樣寒流兩樣情!蓮霧與蜜棗可說是春節時的「果王」,品質佳、單價高,是送禮首選。但今年受到3波寒流影響,蓮霧與蜜棗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蓮霧落果率約4成,品質比往年差;蜜棗則拜寒流所賜,皮薄味甜,口味比往年更佳。
全球傳動持續接獲大陸自動化設備、醫療及5G相關產業訂單,目前滾珠螺桿、線性滑軌及滾珠花鍵等傳動系統元件訂單能見度看到第二季,為反映鋼鐵等原物料行情上漲及新台幣匯美元匯率升值,去年底新接訂單報價調漲至少5%。全球傳動預期只要疫情沒有惡化,今年營收及獲利可優於去年。
和大(1536)集團旗下工具機廠高鋒(4510)最近一、二周接獲台灣、大陸及土耳其訂單,總計採購小型立式加工中心機40、50台,金額超過新台幣1億元,預計3月底後陸續交貨。因應年後交機需求,部份產線員工過年期間將提前開工,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年成長一成以上。
傳動系統元件廠營運走出谷底,不僅訂單能見度高、且產品報價也上漲!上銀(2049)、直得(1597)及全球傳動(4540)訂單能見度至少第二季末,其中,上銀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第三季訂單已滿載。另外,反映原材料及運費上漲,直得、全球傳動調漲報價至少5%,上銀部分產品漲幅則逾10%。
受惠於聯發科第一季擴大對晶圓代工廠7奈米及6奈米投片全力衝刺5G手機晶片出貨,加上日月光投控及京元電等測試廠產能滿載,IC測試板暨探針卡廠雍智(6683)接單暢旺,第一季營收可望續創新高。
IC測試載板廠雍智科技(6683)2020年營運成長動能暢旺,受惠台系IC設計客戶擴大下單衝刺5G手機晶片出貨,以及封測廠測試需求暢旺,法人看好2021年首季營運淡季續強、有機會再創新高,全年有望維持逐季成長創高態勢。
經濟部20日公布2020年12月外銷訂單,表現遠超出預期旺到不行,經長王美花接受本報專訪時以「驚豔」二字形容,接單金額605.5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年增率38.3%不僅連10個月正成長、也創下2010年4月來最大漲幅,王美花因此對2021年全年經濟展望感到相當樂觀,認為全年有機會破4%。
外銷接單表現令人驚豔!經濟部公布去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首度衝破600億美元,來到605.5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增幅高達38.3%,為近11年來最大漲幅。新年度1月分表現,經濟部預期漲幅將達44.5%到48.7%,「連11紅」在望。
如果將2020年看作一場測試,台灣可說是通過考驗的優等生。在全球陷入無休止的封城循環之際,台灣經濟已走出困境,經濟成長表現強勁。由於一開始的防疫措施奏效,台灣本地需求波動,遠較其他市場為低,加上全球高科技相關產品需求驚人,出口因此得以維持成長。此外,全球疫苗接種進度加快和經濟復甦,也會為台灣2021年成長提供動能。因此,台灣有望成為為數不多及連續兩年保持正成長的經濟體之一。
近期原物料漲價、缺料,供應鏈充滿緊張氛圍,客戶端為備齊庫存積極拉高需求,銅箔基板廠騰輝電子-KY(6672)指出,2020年12月起就有感受到客戶端動作積極,而目前1月訂單已爆滿,排程滿到2月去,過年期間將不停機保持生產。
紡織股后聚陽(1477)公布2020年第四季獲利,毛利率優於市場預期,20日股價逆勢上揚2.83%,收在200元。紡織股王儒鴻(1476)2020年12月營收創新高,1月業績表現也有機會創歷史同期新高,惟股價創波段高點後走弱,20日股價續跌0.62%,收在399.5元。
聚陽(1477)去年營收249.24億元,雖年衰退7.85%,但因擇優出貨、平均單價提升下,獲利反增,自結2020年稅前獲利27.16億元,年增10.89%,每股稅前獲利12.36元。
去年受疫情打擊的機械業要起死回生了!外貿協會今舉辦「TIMTOS(台北國際工具機展)領袖對談--後疫情智慧機械產業布局」,邀來工具機、機械業產業龍頭業者對談。雖然疫情仍在,但業者對於2021年表現都洋溢正向氣氛,工具機產業認為業績有機會比去年成長15%到20%。
崇友(4506)受惠房市景氣熱絡,新梯在手訂單未認列達4,500台,合約金額高達52億元,創歷年新高水位,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截至2023年第二季的業績無虞;此外,新梯、汰舊換新及維修保養三大業務穩定增長,預估今年整體業績可望有3%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