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調節免疫的搜尋結果,共97

  • 維生素D防心血管疾病 醫揭殘酷真相:9成台人都異常

    維生素D防心血管疾病 醫揭殘酷真相:9成台人都異常

    維生素D可從日曬及飲食中補充,但據統計,台灣每10人中有近9人維生素D濃度異常。研究也發現,當體脂肪比例偏高時,維生素D會被稀釋或封存在脂肪中,導致血液中可利用的維生素D減少,因此肥胖者體內維生素D濃度往往更低,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從細胞開始年輕 專家曝強化粒線體5營養素

    從細胞開始年輕 專家曝強化粒線體5營養素

    粒線體有如人體細胞的發電廠,提供身體活動所需能量。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粒線體DNA變化與老化呈現正相關,而維持足夠的抗發炎營養攝取,包括Omega-3、多酚、鎂、維生素D與膳食纖維,能有效減少代謝壓力,強化粒線體功能,從根本面延緩細胞老化,達到抗老的效果。

  • 乳製品能助眠  研究:每晚多睡40分鐘  夜醒次數也減少

    乳製品能助眠 研究:每晚多睡40分鐘 夜醒次數也減少

    不少人有失眠的困擾。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規律攝取牛奶、優酪乳、發酵乳、乳蛋白等乳製品的人,不但睡眠時間延長,夜醒次數也較少,平均來說,每晚可以多睡40分鐘,研判與乳製品含有像是色胺酸、褪黑激素、益生菌等有關,有助恢復睡眠節律,降低壓力荷爾蒙,因而提升睡眠的品質。

  • 被忽略的「超級食物」醫:想長壽必吃菇 每周2碗最讚

    被忽略的「超級食物」醫:想長壽必吃菇 每周2碗最讚

    現代人追求健康與長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是一種被忽略的超級食物,富含多醣體、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素,研究顯示,長期食用菇類,具有幫助對抗發炎、穩定血糖、調節免疫、保護腦部與活化長壽基因等功效,建議每周吃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 長期禁慾恐傷身 30歲男「適當清槍」頻率曝 過度下場也慘

    長期禁慾恐傷身 30歲男「適當清槍」頻率曝 過度下場也慘

    不少年輕男性為了挑戰意志力,自發性在11月響應「NNN挑戰(No Nut November)」,因此11月又被稱為「禁尻11月」。但泌尿科醫師陳忠佐今(1)日表示,男性的生殖系統就像車子一樣需要定期保養。以身體健康的30歲男性為例,每周維持約2至3次「清槍」頻率較為適當,過度禁慾反而可能影響精子活動力。

  • 保健食品電商拚雙11 業績進補

    保健食品電商拚雙11 業績進補

     電商旺季首波雙11預購開跑,大研生醫(7780)、漢田生技(1294)、生合(1295)等保健品相關業者行情看俏。大研生醫指出,迎第四季傳統電商旺季,將陸續推出至少五支新品,加上滿額現抵等五重優惠,法人估,整體第四季業績有機會較去年同期增長5成。

  • 改善便祕益生元是關鍵 配合洋蔥、蒜頭3周就順

    改善便祕益生元是關鍵 配合洋蔥、蒜頭3周就順

    有些人即使是多喝水、補充益生菌、多吃菜,還是苦於便祕。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便祕關鍵與腸道菌相失衡有關,當腸道內壞菌多、好菌少,腸道蠕動差,自然容易便祕,想要改善便祕,應讓好菌在腸道活下來,而洋蔥、蒜頭食物,都是能讓好菌存活的益生元食物,天天吃「3周就有感。」

  • 大蒜「升級版」多酚高4倍 每天1至3瓣護肝又排毒

    大蒜「升級版」多酚高4倍 每天1至3瓣護肝又排毒

    黑蒜是由大蒜發酵後所製成,在東亞國家已有數百年歷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今(28)日指出,黑蒜是大蒜升級版的修復組合包,適合三高的高危族群,或肝功能異常、代謝力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每天吃1到3瓣黑蒜,可幫助修復身體。

  • 中裕HIV治療再創突破 全球首創ADC抗體藥物登上ID Week 2025

    中裕(4147)22日於全球感染疾病年度盛會「ID Week 2025」中,發表創新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TMB-365-ADC,展現其在HIV治療領域的前瞻成果與技術優勢。

  •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激推1飲食:降35%風險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激推1飲食:降35%風險

    藝人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讓許多人惋惜。功能醫學醫師許嘉珊表示,除了戒菸之外,健康的飲食與運動也能降低肺癌的風險,研究顯示,以水果、蔬菜、全穀、豆類、堅果為主,少吃紅肉與加工肉品的地中海飲食,最多可降低約35%的肺癌風險。

  • 顧好人體「第二大腦」 留住好菌不路過 醫推最佳食物

    顧好人體「第二大腦」 留住好菌不路過 醫推最佳食物

    想要健康,就得先顧好人體的「第二大腦」腸道,培養好菌是關鍵。醫師張家銘指出,光靠益生菌保健品效果有限,還需要益生元提供養分,其中芭樂因膳食纖維與多酚含量豐富,是他最推薦的養菌食物,建議連皮帶籽吃,才能發揮完整保護力,如果榨汁喝,膳食纖維會被濾掉,等於把好料都丟掉。

  • 自費項目激增 必要性醫療爭議大

    自費項目激增 必要性醫療爭議大

     壽險實支實付險損失率爆衝,壽險業者直指,與近年來PRP(增生治療)、外泌體、達文西手術等自費項目激增有直接關係。壽險高層坦言,「醫師往往告訴有保險的病人,自費醫材較好,甚至建議施打PRP或外泌體等高價療程,反正保險公司會賠。」結果導致理賠金額大幅膨脹,也讓公司與保戶間的糾紛爭議層出不窮。

  • 紅蘿蔔輸了!專家激推維生素A蔬菜王 護眼又強免疫

    紅蘿蔔輸了!專家激推維生素A蔬菜王 護眼又強免疫

    提到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很多人會先聯想到紅蘿蔔,認為多吃有助於視力保健。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其實空心菜,比紅蘿蔔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A,不僅有助於提升眼睛健康,還能調節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加油拌炒更能強化其營養吸收。

  • 黑木耳鐵、鈣含量是肉類50及80倍 醫:3餐都該吃

    黑木耳鐵、鈣含量是肉類50及80倍 醫:3餐都該吃

    餐桌常見的黑木耳,其實是超級食物。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黑木耳的鐵含量,是肉類的近50倍,鈣含量更高出80多倍,不僅是平價的補鐵、補鈣來源,研究發現,黑木耳裡的多醣體與黑色素,能調節免疫、降低發炎、清除自由基,有抗腫瘤的潛力,甚至能幫助延緩老化,建議3餐都可加點黑木耳。

  • 鳳梨酵素濃度最高部位曝 醫嘆:營養精華常被丟

    鳳梨酵素濃度最高部位曝 醫嘆:營養精華常被丟

    很多人吃鳳梨前,會先削掉中間的鳳梨心。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鳳梨之有「超級水果」的美譽,關鍵就在於含有鳳梨酵素,果心是鳳梨酵素濃度最高的地方,食用有助於幫助消化、抗發炎、保護血管與調節免疫力,如果丟掉不吃,實在太可惜。

  • 仙草清熱穩血糖 醫教加2物:冷底也能吃

    仙草清熱穩血糖 醫教加2物:冷底也能吃

    天氣熱來杯仙草茶暑氣全消。中醫師王大元表示,仙草含有酚酸等多種抗氧化物,適量食用有助降低血脂、增加飽足感、穩定血糖、促進排便與預防痛風,不過,仙草屬性偏寒,常手腳冰冷、頻尿、經痛或舌苔白膩等冷底體質者,不宜多吃,或是食用時加入溫熱的龍眼乾、大棗,以免寒上加寒。

  • 吃全穀物 醫喊燕麥是首選:誘導大腸癌細胞衰老

    吃全穀物 醫喊燕麥是首選:誘導大腸癌細胞衰老

    燕麥營養成分高,對腸道有益處。醫師黃郁純指出,在全穀物食物中,燕麥是她的首選,也是對腸道最佳的穀物,除了能支持有益的腸道細菌,還能預防或減輕痔瘡,研究也指出,燕麥中的燕麥生物鹼C,有助誘導大腸癌細胞衰老。

  • 乳清蛋白vs乳鐵蛋白 功效來源大不同

    乳清蛋白vs乳鐵蛋白 功效來源大不同

    牛奶中蘊含多種珍貴蛋白質,其中最受關注的便是乳清蛋白與乳鐵蛋白。雖然同樣來自牛奶,卻在營養價值、應用方式與適用族群上大不相同。如何聰明選擇,成為消費者的共同關心。常令消費者在選購時產生疑惑。

  • 台灣人少不了的辛香料 醫大推薑 幫助身體修復

    台灣人少不了的辛香料 醫大推薑 幫助身體修復

    薑是台灣人桌上少不了的辛香料,醫師張家銘指出,薑不僅能縮小脂肪細胞、減少肝臟脂肪,有助於減重,其活性成分還能幫助身體滅火,幫助免疫系統從破壞走向修復,更有助增加腸道益菌,減少發炎反應。

  • 夏日飲食危機多     颱風天衛生差   補充益生菌護健康

    夏日飲食危機多 颱風天衛生差 補充益生菌護健康

    近期熱帶低壓、颱風環流圍繞臺灣,中南部因接連豪大雨淹水,北部則是高溫濕熱,讓人食慾不振,也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稍有不慎,就可能病從口入。醫師提醒,應依個人需求選擇多吃蔬果、發酵食物或保健食品補充益生菌,有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