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責任準備金利率的搜尋結果,共114筆
2020年銷售破百億元的「神單」共九張,其中有五張是傳統保單,且除了一張為2019年六年繳新台幣固定利率還本險,停售保費遞延到2020年,其餘四張都是美元利變壽險,三張在去年7月1日後都已停售,僅中國人壽的金美好仍在銷售,但也已經調降宣告利率到2.9%。
壽險業每年都有要挑戰的「難關」。保險局正在檢討第六回合生命表,即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同年齡死亡率比過去下降,同時依據市場利率,7月1日很可能面臨新台幣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再降1碼(0.25百分點),兩因素若相加,下半年健康險保費可能要上漲10~30%不等。
2020年因疫情衝擊、全球降息及金管會五指山壓制,壽險業全年新契約保費約近9,200億元,不僅未能突破兆元關卡,更是2008年之後的11年來最低保費,且已連續二年衰退。
趁美元便宜買保單。2020年利率比2019年低,但美元保單買氣卻賣贏2019年,保發中心統計,2020年前11月美元保單約銷售新台幣4,511億元,比2019年同期成長11%,且台幣升破29元後,11月單月銷售446億元,占當月新契約保費約六成,即利率不吸睛,但匯率夠吸金。
2021年壽險業「首戰」,大部分公司按兵不動。壽險公司利變保單元月宣告利率,大部分公司維持不變,僅中國人壽調升一張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由3.1%到3.15%;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遠雄人壽則調降宣告利率5~10個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
利率還要低很久,保戶珍惜手中保單不輕易解約。保發中心統計,2020年前十月壽險保單給付金額近1.49兆元,較去年同期衰退7.8%,是五年來首見衰退,主要是保單解約金減少,可能是保戶沒有更好的資金去處,所以暫不解約出場。
2020年是壽險業強迫轉型年。前十月壽險新契約保費7,610億元,較2019年同期衰退逾29%,應是壽險史上單年最大衰退幅度,主要是今年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兩度降息,又遇上新冠肺炎拉開人際行銷距離,最主要的還是金管會祭出的死亡保障門檻、接軌IFRS17等準備工作,讓儲蓄險賣相大減,降低壽險業的吸金能力。
利率直直落、保費驚驚漲,導致壽險保單買氣持續低迷,2020年前11月的壽險新契約保費較去年衰退近三成,在各種不利發展因素下,傳統型保單持續大衰退,投資型保單衰退幅度略縮減。壽險公會16日公布,前11月新契約保費7,166億元、年減28.9%;其中,傳統型保單年減31.7%;投資型保單前11月年減幅度達19%。
四個月就賣破百億元。中國人壽7月1日後推出美元利變終身壽險金美好,宣告利率2.95%,橫掃壽險市場,7~10月合計賣破百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壽險公司的美元保單,但這張保單12月宣告利率確定降5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宣告利率降為2.9%。
四個月就賣破百億元,中國人壽7月1日後推出美元利變終身壽險金美好,宣告利率2.95%,橫掃壽險市場,7到10月就賣破百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壽險公司的美元保單,但這張保單12月宣告利率確定降5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百分點),宣告利率降為2.9%。
金管會上周正式宣布,明(110)年各幣別責任準備金利率將維持不變,也意味著明年包含外幣保單和利變型保單在內都有望「凍漲」,保費不會再提升,保戶可以先鬆一口氣。
7月1日保單新制及新利率上路,什麼保單還能笑傲江湖?據壽險業者統計,9月熱賣保單有二種,美元躉繳利變保單及月月配息投資型保單,二大爆款各銷量前五大保單,9月新契約保費共172億元以上,占當月近26%業績;若計算7月到9月,這十張保單吸金353億元以上,估計第四季將依舊是這些保單的天下。
保險局12日發布2021年新台幣、外幣保單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保險局指出,為確保壽險業者穩健經營,並使新契約之準備金負債能適時反映市場利率,金管會已完成研議,基於四大理由,責任準備金利率不動,2021年間會再視情況評估檢討。
2021年保費可望凍漲!保險局12日正式發布2021年台幣、外幣保單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保險局指出,為確保我國壽險業者穩健經營,並使新契約之準備金負債能適時反映市場利率,金管會已完成研議,基於四大理由,責任準備金利率不動,2021年間會再視情況評估檢討。
「保險新制」自今(109)年7月1日正式上路以來,包括調降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高死亡保障門檻、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及契約服務利潤(CSM)不得為負數等,連帶影響不少保單因此漲價,其中又以終身型保險和儲蓄險受影響較大,相信不少民眾已感受到保費調漲的壓力;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時指出,明(110)年新台幣或是外幣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沒有要調降、保費不會再提升,這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民眾也總算可以鬆口氣!
2021年壽險保費確定不漲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立法院宣布,明年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沒有要降低,保費不會再提升」,即民眾年底不用再急著投保,明年壽險保費理論上會跟今年下半年差不多。
2021年壽險保費確定不漲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立法院宣布,明年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沒有要降低,保費不會再提升」,即民眾年底不用再急著投保,明年壽險保費理論上會跟今年下半年差不多。
為維持商品競爭力,五大壽險公司主力商品10月宣告利率都不動如山。今年因應市場利率水準變化,還有7月1日責任準備金利率下調等因素,國內壽險公司多次調降保單宣告利率,連龍頭國壽的美元理財型保單也跌破3%,但10月國泰、富邦、南山、中壽、台壽的宣告利率都維持不變。
壽險保單進入銷售的全新戰局。因利率走低、新台幣走強,七成以上壽險公司8月銷售第一名均為美元保單,且多為躉繳、高宣告利率的美元保單,估計整體8月份的美元保單占比已攻下半壁江山,高達55~60%。
2021年初壽險保費應會暫時「凍漲」。低利率環境可能再持續一、二年,壽險責任準備金利率7月1日未「足額反應」市場利率,依公式計算,2021年初理論上還有降責準利率的必要,即壽險保費恐再漲5~10%,但據了解,金管會考量到保戶的感受及需求、壽險公司作業成本,目前傾向暫時先不動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