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跨鏈的搜尋結果,共31筆
2025年被視為台灣虛擬資產合規元年,市場迎來關鍵發展契機。本土交易平台業者指出,當前正處於「教育普及、法規逐步健全、技術準備完備」的三重利基期,將為虛擬資產產業的長期成長奠定穩固基礎,但若欲持續維持競爭力,仍需積極推進衍生性商品、穩定幣等關鍵應用法制化進程。
虛擬貨幣盛行,吸引大批投資者,但也存在著詐騙、洗錢、交易平台監管不足等風險。根據《洗錢防制法》規定,從事虛擬資產服務的業者(VASP)必須在2024年11月30日後向金管會完成登記才能合法營業。跨鏈科技公司於上月22日完成登記,核准經營「虛擬資產交換商、交易平台、移轉商、保管商」4大業種,成為全台9家VASP業者中,5家同時取得4項許可的公司之一。
在穩定幣的加持下,Web3的潛力已經開始發酵,讓專業雲端服務成為業者不可或缺的助力在新加坡舉行的TOKEN2049大會上,Amazon Web Services(AWS)全球Web3負責人Nile Natsheh發表演說時提到,Web3將為人類開啟更多機會。
比特幣近期再掀投資熱,但許多人對虛幣「想投資又怕受傷害」。虛擬幣專家指出,除了國外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外,金管會近期已核准的首批九家VASP業者中已有「禾亞數位科技、現代財富科技、跨鏈科技、幣託科技與鏈科」等五家可做交易業務,且為了搶占市場大打「無痛換幣」,對於比特幣小白來說,是很好入門的機會。
幣圈人氣王大盤點
歷經半年的過渡期審查,金管會22日公布首波核准名單,金管會表示,共有9家業者(8家舊制業者及1家新業者)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得繼續經營業務。
虛擬幣詐騙案激增,金管會加強監管,22日公布首批通過洗錢防制登記新制名單,共有幣託科技、禾亞數位等9家業者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得繼續經營業務,未完成登記申請的18家業者通通陣亡。金管會指出,未完成登記業者不可以再經營虛擬資產服務業務,否則將面臨2年以下刑責。
金管會證期局22日公布虛擬通貨服務提供商(VASP)通過洗錢防制登記辦法名單,合格的業者共有九家,未完成登記制申請的則有18家。業者坦言,審查機制比預期來得更加嚴格,隨著市場正式走向「完整登記制」的新篇章,台灣Web3金融基礎設施也迎來關鍵進展。
虛擬幣詐騙案激增,金管會監管也趨嚴。歷經半年的過渡期審查,金管會22日公布首波核准名單,金管會表示,共有9家業者(包括8家舊制業者及1家新申請業者)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得繼續經營業務,包括:禾亞數位科技、拓荒數碼科技、現代財富科技、富昇數位、跨鏈科技、幣託科技、鴻朱數位、鏈科、重量科技等九家。
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發行首批兩年期8億港元綠色債券的代幣化,透過區塊鏈完成認購、結算、分紅。隔年並擴大發行規模更大、多幣種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去年大陸農產品馬陸葡萄也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完成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代幣化。
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發行首批兩年期8億港元綠色債券的代幣化,透過區塊鏈完成認購、結算、分紅。隔年並擴大發行規模更大(約60億港元)、多幣種(港元、人民幣、美元、歐元)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去年大陸農產品馬陸葡萄也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完成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代幣化。
「幣想科技」(BitShine)打著「金管會唯一授權」名號,短短一年多在全台詐騙超過1,500人,損失金額達12.7億元,洗錢金流破23億元。金管會指出,幣想科技所謂的金管會唯一授權,是指「洗錢防制聲明」,當時背景,洗錢防制聲明僅為低度管理,目前已進入推動虛擬資產管理專法的立法階段,在此之前的過度期,會依據洗錢防制法規定增訂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登記制,金管會將與公會一起合作管理業者,目前已有30幾家業者送件,但尚未有業者通過。
「幣想科技」(BitShine)打著「金管會唯一授權」名號,短短一年多在全台詐騙超過1,500人,損失金額高達12.7億元,洗錢金流突破23億元。士林地檢署日前偵結,起訴「幣想科技」負責人施啟仁等14人,全案核心人物施啟仁,檢方建請重判25年徒刑。
前行政院院長陳冲認為,台灣各界已漸有發行穩定幣的共識,但對發行台幣、美元或其他或幣為基礎,尚在斟酌。台灣如有意發展線上金融、新台幣虛擬資產交易,應有本土計價單位,換言之想在穩定幣國際舞台上有話語權,新台幣計價穩定幣不可缺。
台南市警察局「數位鑑識實驗室」今年4月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成為南台灣首間通過ISO/IEC 17025認證的數位鑑識實驗室,24日舉辦數位鑑識實驗室授證典禮。市警局指出,目前1年科技偵查業務量約700件,協助法院、地檢署及警察機關迅速掌握關鍵數位證據,提升案件偵辦效率及確保鑑識資料證據能力。
全台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託集團(BitoPro)驚傳遭駭。據知名鏈上偵探ZachXBT於6月2日揭露幣託疑似5月8日遭駭客攻擊,造成多個熱錢包異常資金流出,初估損失金額高達1,150萬美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隨後證實此一事件屬實,並將發函要求幣託對外發布正式聲明。對此,幣託集團強調,用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
區塊鏈領域的靈魂人物、同時也是以太坊(Ethereum)及波卡鏈(Polkadot)共同創辦人的Gavin Wood近期在全球進行巡迴演講,並於19日蒞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分享他所開發的JAM(Join-Accumulate Machine)技術,這也是他首度來台演講,吸引逾百位對區塊鏈有興趣的學生及校外人士到場聆聽、現場座無虛席,共同探討區塊鏈的最新技術與未來趨勢。
隨AI發展興盛及DeepSeek誕生,開發成本將會越來越低,幣圈專家指出,因虛擬貨幣短期衝擊,AI代幣價格下滑約50%~80%,凸顯AI代幣的脆弱性,但長期卻有利於發展AgentFi(去中心化金融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有機會創造更多AI應用及場景。
隨著加密幣交易日漸頻繁,美國各地出現越來越多比特幣ATM,但加密幣去中心化的特性卻讓這類ATM成為駭客及詐騙集團最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