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過渡帶的搜尋結果,共06筆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家林草局獲悉,當地時間4月10日23時,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21屆會議上,中國推薦的青海坎布拉和重慶雲陽兩處候選地,正式獲批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至此,中國大陸世界地質公園增至49處,數量繼續穩居世界首位。
基隆協和電廠四接環評大會將於26日召開,民團卻指出台電、環境部缺失頻頻,直指四接破壞壞境、隱匿資料等問題,民團也指出,協和電廠現存機組運轉率低,無需擴建成發電量增為大型燃氣機組,反而應將開發經費投入北東地區的節能與再生能源,而非在水產動植物保護區填海造地,否則將對周邊海域生態造成無可挽回的衝擊。
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第6次環評初審明天登場,除了基隆市工商代表、里長出面喊話支持四接,台電今天更邀集專家學者舉辦記者會,反方、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推派的專家學者則反擊,外木山海域珊瑚生態系是北部海域僅存最完整區域,更包含至少3種未被描述的新物種及隱蔽種,完整保留才是唯一方法,且LNG港不適合設置在協和外海,LNG船進港也必須冒著極大風險。
瑞儀教育基金會地處海港城市「高雄」,秉持推動環境教育初衷,以多元角度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在海洋永續領域中透過繪本推動海洋教育,於2024-2026年間啟動一年一本出版計畫,依序以「潟湖、海港、洋流」為繪本主軸,今(2024)年與社團法人蒲公英閱讀推廣協會及在地公益書店-小房子書舖合作,首度出版海洋繪本《來玩來玩》,並贈書給高雄市243間的小學圖書館,希望將海洋教育傳遞給海洋城市的孩子們。
新北市高灘處暑假期間舉辦4梯次濕地夏令營及2梯次割稻體驗活動,亦透過戶外自然教室,帶領民眾認識新海人工濕地功能與河濱公園之美,從小扎根了解環境保護觀念,並預計於10月26日至11月25日舉辦「新北濕地藝術季」,運用自然素材創作,藉由藝術作品轉換民眾觀察濕地的視野,屆時仍規畫有許多好玩又有趣的體驗與學習活動等著大家來參加
由台灣自行製造的原型潛艦「海鯤」號(SS-711),在2月底由浮塢載運,移至高雄台船港區修船小塢,以進行後續組裝與測試。這次的亮相,讓各方得以一窺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