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部門營收年增的搜尋結果,共95筆
超微(AMD)第三季業績表現意外強勁,但給出的利潤預測僅符合市場預期,在AI概念股可能已經漲過頭的疑慮加劇之下,這樣的表現顯然無法令投資人滿意,難以重振投資信心,超微盤後股價下挫近4%。
蘋果基於新版iPhone 17需求強勁,預期本季營收至少成長1成,可望為蘋果帶來史上最強勁的一季。新機上市協助推動蘋果上季業績成長,營收首次跨越千億美元大關,上季財報和本季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
受惠AI新創與大型企業算力需求飆升,美國三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Google、微軟、Meta上季(7至9月)雲端事業營收全面優於預期,三大業者紛紛調高資本支出,法人指出,這波AI基礎設施投資潮正持續升溫,將催化台系AI伺服器供應鏈,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等廠商,皆可望受惠於三大雲端巨頭的擴產動能。
微軟上季營收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為了滿足持續成長的雲端服務需求,其AI基建支出遠遠超出市場預期,令投資人更加擔憂如此瘋狂砸錢維持AI榮景是否值得。
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等華爾街巨頭,14日均交出第三季財報佳績。因美股創新高,更多企業尋求併購、私有化或辦理上市等,帶動交易業務成長,並不約而同看好美國經濟具彈性。
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等華爾街巨頭,14日均交出第三季財報佳績。因美股創新高,更多企業尋求併購、私有化或辦理上市等帶動交易業務成長,並不約而同看好美國經濟具彈性。
光寶科技(2301)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154.3億元,月減1.4%,年增30.22%,累計第3季合併營收為448.91億元,季增11.06%,為2022年第3季以來單季新高。
資料庫軟體公司甲骨文(Oracle)上季營收獲利不及市場預期,但受惠於雲端業務新合約暢旺,其成長前景強勁。
光寶科(2301)114年8月全球合併營收為156.49億元,月增13%,為111年9月以來單月新高,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表示,下半年是旺季,且AI相關BBU及PSU等產品出貨放量,第3季有信心季增年增,下半年也會比上半年好。
博通(Broadcom)上季獲利超出市場預期且本季展望強勁,更值得注意的是,執行長陳福陽宣布拿下了「某新客戶」價值達100億美元的AI晶片訂單。受此激勵,博通周四(9月4日)股價收漲1.23%,盤後再漲逾4%。
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掛牌股票周一早盤一度飆漲近19%,雖然其上季營收不如市場預期,但受惠於雲端運算部門營收加速成長及電商事業持續復甦,其獲利表現意外強勁。外媒報導阿里巴巴開發出性能更強的AI新晶片,將挑戰輝達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也給其股價帶來巨大的提振。
AI晶片龍頭輝達盤後發布財報,其2026財年第二季營收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並預告第三財季營收將維持50%以上的成長力道,向華爾街釋出AI基礎設施需求沒有減弱的訊號,惟其資料中心事業營收連續第二個季度落後市場預期,且投資人認為其第三季營收展望不夠令人驚艷,周三盤後股價下跌逾3%,稍早前一度重挫5%。
CNBC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谷歌(Google)拿下了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為期6年、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53億元)的雲端服務合約。
光寶科技(2301)2025年7月合併營收為138億元,月增1%、年增7%,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表示,下半年是旺季,且AI相關BBU及PSU等產品出貨放量,第3季有信心季增年增,AI相關產品佔比可望達20%,下半年也會比上半年好。
超微(AMD)上季營收與本季展望優於市場預期,但上季整體獲利表現和資料中心業務增長落後預期,且其晶片恢復對中國出口的前景不明,周二(8月5日)盤後股價跌6.34%,報163.25美元。
光寶科(2301)30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31.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39元;累計上半年EPS為2.89元,年增20%,董事會並通過該季發放每股現金股利2元。
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第二季獲利暴跌80%,主因是航空部門機密計畫在內的項目上季出現16億美元稅前損失,導致業績遜色,股價大跌。
半導體大廠第二季財報季由德州儀器(TI)打頭陣,德儀22日美股盤後公布的業績優於市場預期,然而本季財測保守,令市場擔心關稅帶動的晶片需求激增,可能僅是曇花一現,拖累23日股價跌逾12%。